第1194章 山陕大抓捕,大明都督,奔叔,免费小说导航

第1194章 山陕大抓捕
    推陈布新,挽救大汉民族,这是以毛文龙为首的所有孤臣党的心愿。

    结果几乎所有的人,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着这个突然提出推毛文龙上位的人,杨嗣昌当时大怒:“你给我闭嘴,你知道你这么做是什么结果吗?是真正的谋逆,是将真正忠君爱国,实干兴邦的毛帅和我们推到了万劫不复的地步。”所有的文臣武将,都纷纷点头,斥责这个冒出这句话的家伙。

    这就是现在的大明,这就是现在所有的人的人心。

    在这个时代,无论是杆子造反,还是流寇举义,没有一个人提出登基做皇帝的口号,最大的也就称一个王。

    究其原因,大明的朱家天下300年,正统的地位已经深入民心,虽然所有人都在反抗压迫,但是所有人反抗的都不是老朱家,不是那个高高在上的皇帝。他们反抗的都是那些贪官酷吏,反抗这个腐朽的世道。

    即便是最终席卷天下的李自成,百万大军围困北京的时候,还是向崇祯皇帝上书,请求崇祯皇帝封自己为西北王,然后自己甘心情愿的带着百万农民军去关外打击满清。而就在进北京,崇祯皇帝吊死梅山的情况下,李志成依旧掌握着朱明王朝的太子,拒绝自己登基。就在太和殿前,被手下所迫,不得不承诺大家,用自己的弓箭射那个那个牌匾,如果正中牌匾中心,我就登基称帝,然后一箭射出,却射偏了。

    以身经百战的李志成的箭术,无论如何也是不可能射不中那巨大牌匾中心的,之所以如此,还是他不敢或者是不想成为皇帝。

    之所以后来又草草的登基,一个是一片石大战,李志成的农民军大败,他已经知道这个天下即将被满清所占据,第二一个是这场大战彻底的打击了农民军的士气,他需要找一个机会,振奋军心民心。

    而各地农民军称王称帝,是从满清搬入北京城之后,才有的事情。而反清复明的口号,贯穿着整个清朝的统治300年,从这种种迹象看出,大明朝廷正统的概念,是多么的深入人心。

    这个时候,大明朝廷更没有进入崇祯皇帝的那种风雨飘摇之中,尤其是经过毛文龙的帮助指点,天启不再厌倦皇位,而是兢兢业业经营着这个破烂的帝国,他的威望如日中天,更没有造反的可能。

    想要造反成功,不是一两个人,不是一个党派,不是一支军队所能实现的,他必须有广泛的社会基础,最广大的百姓支持。没有这样的支持,不过就是一群乌合之众,跳梁小丑罢了。

    杨嗣昌阴冷着脸训诫着这个官员:“这样的话以后不许任何人再提,现在立刻派出人,保护在西安的亲王和郡王们,一旦有人趁乱冲击王府,杀无赦。”

    众人轰然应诺,纷纷行动。

    山陕的卫所其实早已经烂了,但是自从杨嗣昌上任之后,为了稳定地方,施行了北宋厢军的办法,将流民中的汉子尽可能的招募到军队里来。然后利用手中掌握的钱粮养活他们,对他们进行约束,然后对他们展开训练,用他们去剿灭那些不服朝廷的流寇杆子,真的是一举两得。

    但是这个制度,按照毛文龙的规定,只不过是一个过渡,这些汉子的服役期只有5年。5年就已经足够了,不但让他们获得了一部分钱粮活下去,而且还可以将他们继续组织起来,进行修水利,开荒田,铸道路,也可谓是一举多得。

    现在就用上了他们。

    整个山陕的各地将士,在得到总督杨嗣昌命令和分发下来的名单,对于分派给他们的任务,没有一个问为什么,在大家的心中,正所谓,吃谁的替谁卖命。在他们的眼中,不说杨嗣昌是这山陕最大的官,就一个活命之恩,让大家和大家身后的老小能得温饱,就足可以让大家为这个总督卖命,自己不是朝廷的兵,而是杨嗣昌总督的兵。总督大人让干什么,大家就赴汤蹈火的遵行干什么,这不是职责所在,是恩情,不是在执行任务,这是在报恩。

    杨嗣昌这些年日夜奔忙,执行着国家的未雨绸缪计划,但从整个计划的大局上看,他虽然没有得到毛文龙指示,但也隐隐约约的看出来毛文龙是在布局后路。大家都是聪明人,都是肚子里明白的。其实,在当初自己加入孤臣党之后,杨嗣昌就在暗夜里仔细的掂量过得失。一心为国,这是根本基础。但更知道,一旦加入党派,就要面对党争,党争的结局是惨烈的,尤其面现在的党争已经没有里大宋党争的优雅绅士,而是赤果果的你死我活。所以他也在为自己寻找着后路,这样一来,在推行救灾的基础下,也在利用自己掌握的权利,也是实际需要,用实干的孤臣党替代那些总是腐朽坏事的东林,替代总是捣蛋的阉党,到现在,在山陕几乎没有多少其他党派成员了,大部分都是实干肯干的孤臣党了。

    至于最嚣张的东厂和锦衣卫,天高皇帝远的,早就被杨嗣昌将他们剥夺了一切他们赖以嚣张的权利了。

    现在的山陕兵权政务都完全掌握在了杨嗣昌的手中,剩下其他两党和锦衣卫根本就所剩无几了。

    随着杨嗣昌的一声令下,一队队的士兵从各地开始聚集。然后如水银泄地一般冲向了各个地方的太监镇守,东厂和锦衣卫驻地,将这些地方包围起来,直接冲进去,抓捕那些锦衣卫和太监。

    其实锦衣卫和各地的太监们早已经得到了魏忠贤的指示,让他们看紧孤臣党的官员的动向。但也知道这些地方官员手握重权,也不敢轻举妄动。

    结果杨嗣昌突然发难,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再想反抗已经来不及了。只是转眼之间,山陕的锦衣卫和东厂太监就被抓捕一空,有敢反抗的,那些士兵就毫不犹豫的砍翻他们。

    随着对锦衣卫和太监们的抓捕,一对对的士兵,直接撑起了各个衙门,按照名单上开始抓捕那些阉党和东林党人的官员,在这样的抓捕过程中,这些士兵只获得了嘴皮上的抵抗。不过是一夜之间,整个山陕就成了东林党的大本营。

    就在这风声鹤唳的时候,杨嗣昌给八贤王写了一份公文,请求八贤王再调十万石粮食入山陕,其目的就是要试探一下坐镇信阳的八贤王的态度。京城的消息已经彻底的被隔断了,但八贤王一定会知道点什么,用这种试探,也能明白皇帝或者说是八贤王对孤臣党,对毛文龙的态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