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谋士被苏州府知府留在身边,但是在刚开始的时候苏州府知府并不会让钱谋士接触什么深层次的东西。
想必刚开始的时候谋士和主人家的相处方式就大概都是这样的。
毕竟,也没有谁会在了解还不是很深入的时候,就交给谋士去做一些什么很重要或是跟自己关系很密切的事情。
但是,在后来很长一段时间的相处过程中,苏州府知府发现钱谋士虽然是一个很有才华和谋略的人,同时,却也发现钱谋士,嗯,怎么说呢,有点死脑筋。
就是钱谋士自己认准了的事情,只要是钱谋士觉得对的事情,那一向就是很坚定的认为,再然后就很难在改变了。
即便苏州府知府作为钱谋士名义的主子,也不能改变钱谋士自己的想法。
钱谋士这样的性格,可着实不是很讨喜,但若是偏偏是这样也就罢了。
主要是那钱谋士后来也发现苏州府知府好像有些事情做得并不是很对,严重违背了钱谋士自己的是非观念。
那是必然的啊,钱谋士自己是一个非常正直的人,但是苏州府知府,从他贪污苏河治理的银子就可见一斑,绝逼不是什么好人,还从来没见过哪个好官会去贪污苏河治理那么重要的银子的。
苏州府知府做事往往以自己的利益为中心,但是钱谋士却从来都是以天下大义为先,在这样的情况下,钱谋士和苏州府知府会产生分歧和矛盾就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了。
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苏州府知府自然是发现了钱谋士的才华和谋略了的,这样一个人,即便是想法和观念与自己不相合,在许多时候也还是能够提出许多有建设性的意见的啊。
于是,苏州府知府感到非常矛盾,又不喜欢钱谋士那股誓死不改其心的固执劲儿,又舍不得其满腹才华。
就在这时,苏谋士出现了。
苏谋士原本就是个肚子里没什么东西的蠢货,但是却也得到了苏州府知府的看重,自然是有他的原因。
而究其原因么,居然是因为苏谋士他狗腿!
是的,苏谋士非常的狗腿,主要是会拍苏州府知府的马屁,就算他自己什么都不知道,他也会拍苏州府知府的马屁拍的苏州府知府心花怒放。
像苏州府知府这样的为官的,自然是喜欢有人跟在自己屁股后头到处宣扬自己的功德啊,苏谋士就是这么一个甚合苏州府知府的意的蠢货。
苏谋士蠢没关系,对于苏州府知府来说,只要这蠢货会为自己
歌功颂德就可以了。
而好巧不巧的是,有一天苏州府知府再召集了谋士一起讨论问题的时候,居然还发现了苏谋士的新功能、
这项苏谋士的新功能就是——和钱谋士对战!
因为双方价值观的不同,钱谋士的观点,苏谋士却往往是想不明白的,因此,苏谋士就经常会在钱谋士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之后,出言反驳。
渐渐地,到后来,甚至只要是钱谋士说了什么,苏谋士就会形成一种出言讽刺加反驳的条件反射了……
但很巧合,苏州府知府他喜欢苏谋士这样不知所谓的和钱谋士对抗啊。
是的,在上位者的眼里,谁聪明或许并不一定能够获得重视,但是,谁若是听话的话,那比聪明的人会有更大的概率会得到上位者的重用。
而苏谋士就是这样凭借自己出色的狗腿能耐被苏州府知府看重的人,苏州府知府自己不好意思去反驳钱谋士看起来很大义凛然的话和观点,但是,苏谋士这蠢货可以啊。
例如有一次,苏州府知府召集谋士共同商议有关苏河治理的事情,那钱谋士说自己的观点自然就是将国家大义,百姓安危放在第一位,但是这样的说法苏州府知府明显是不会喜欢的啊、
要知道,苏州府知府根本就不是一个为国为民的好官,若是钱谋士的想法放在一个为国为民的好官那里,自然是被十分高兴的采纳,可是,苏州府知府只是一个大贪官,哪里会喜欢钱谋士这样的想法。
问题在于,苏州府知府不喜欢钱谋士的观点也就罢了,但是苏州府知府身为苏州府的知府,他就是那种做了什么还要干嘛立牌坊那那种人。
明明自己就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大贪官,还非要表现出一幅自己是一个十分爱民的好官,为百姓着想。
所以,即便是苏州府知府内心非常不喜欢钱谋士这样的言论,他自己却也不出口反驳,而是,十分违心的夸赞钱谋士的想法非常好。
那么就是这个时候了,苏谋士就会出言替苏州府知府来控诉钱谋士的提议是多么的丧心病狂,究竟吧苏州府知府自己的利益置于何地。
那次在钱谋士说完自己的观点的时候,苏谋士立刻就拍案而起,大喝道:“钱谋士这话说的诛心啊!若是真的如你所说的这样,那你身为知府大人的谋士,又将知府大人的利益至于和地啊!”
你别看这苏谋士说的话似乎是和我们常常认为的仁义礼智信相违背,但是,你就挺苏谋士这大言不惭的声音,那就是歪理他也能给你说出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来。
关键还是苏州府知府喜欢听苏谋士这样的言论,这样知道为他自己考虑的,才是深得他心意的谋士啊。
于是,钱谋士和苏谋士的争论往往都是以苏谋士的胜利而告终,在最后的时候,苏州府知府还会做出一副我本不愿如此,但实在是苏谋士太过为我考虑,提出的提议也还算可行而结束,
若是刚开始的时候,钱谋士还会觉得是苏谋士太过自私自利的话,那渐渐地过了许久,经历过许多次这样的情形。
若是后来钱谋士还是看不出苏州府知府真正的面目的话,那钱谋士才是真的傻了呢!
钱谋士早就发现了苏州府知府的真实面目,但是由于当初签订契约的时候,一下子就签了十年之久。
当时钱谋士怎么也不会想到外面传的十分善良又仁爱为国为民的好官,居然就是这样一个“好官”。
但是,现在在说什么都为时已晚。
钱谋士忍者内心对于苏州府知府的抗拒,尽量不去发表一些不利于苏州府知府的言论,反正,那些不符合苏州府知府的利益的想法,即便是钱谋士说出来,也不会被采纳,还平白无故地引起苏谋士对自己的反驳。
但是,钱谋士也仅仅是能够如此罢了,他还能在做别的什么吗?自然是不能的,只要他还是苏州府知府的谋士,只要他还在苏州府知府的府邸,他就躲不开很多事情。
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地过去,钱谋士唯一希望的就是当初和苏州府知府签订的十年契约能够快点结束快点到期,然后自己好早一些回去老家。
钱谋士觉得,即便是当一个小小的教书先生,也好过整天在这苏州府知府的府邸看苏州府知府的脸色。
对于当初和苏州府知府签订十年契约这件事,钱谋士真的是悔不当初。
就算是当初真的就放弃了府城的繁华,回了自己的老家,也不至于每天都过得如此憋屈。
钱谋士收敛起自己的才华,秉持中庸之道,就静静的等着十年期满,自己就立刻离开苏州府知府,回去老家开私塾教书。
可钱谋士许是命途注定坎坷,这还没等到十年期满,却先等来了意外的发生。
云清澄的到来就是一个很大的意外。
那日云清澄来到苏州府知府的府邸的时候,恰好被钱谋士瞄见了一个风流倜傥的背影身形。
对于云清澄那样的人来说,自然是连背影都是十分美好的。
钱谋士因为那个极其美妙的背影还特意去询问了伺候苏州府知府的那个愚蠢的奴才,从那愚蠢的奴才的口中得知原来今天是皇上亲自任命的治理苏河的河政史到了苏州府。
也正是因为云清澄那一个皇上亲自任命的身份,使得钱谋士对于云清澄的敬重之意更甚。
钱谋士虽然还未正面见过云清澄,却就已经在心里自己勾画出一个品德高尚、芝兰玉树的美好形象。
于是,有了这个前因,才有了那天在苏州府知府的书房里钱谋士听着苏谋士说的难听而忍不住反驳苏谋士的后来。
而那个钱谋士忍不住和苏谋士争吵的后来,又结出苏州府知府要处理掉钱谋士和苏谋士的后果。
至此,整个事情的发展才算是完整了。
苏州府知府示意那愚蠢的奴才将钱谋士和苏谋士都处理掉,结果没想到愚蠢的奴才竟然也是和钱谋士一样心怀善意的人。
虽说那天守城的小官兵去求见苏州府知府却被那愚蠢的奴才给一脚踢了出来。
但是,若是换一个角度想不想,若是那愚蠢的奴才没有自作主张将小官兵给踢出去苏州府知府府邸,而是任由小官兵求见苏州府知府。
那……
愚蠢的奴才尚且是觉得小官兵在谎报军情,难道苏州府知府又会聪明到哪里去吗?
说不定,若是真的让那小官兵见到了苏州府知府,然后在苏州府知府没有接到有河政史要来苏州府的情况下。
那小官兵必然是会被动作在谎报军情,然后再联系到苏州府知府的脾气性格,嗯,那小官兵绝逼不是仅仅被一脚踢出去苏州府知府府邸那么简单。
如此一想,那小官兵或许还得感谢感谢那愚蠢的奴才?
好吧,一切只是猜测和假设。
言归正传。
子衿和钱谋士还在继续询问对方的遭遇和讲述自己的故事。
子衿听完钱谋士对于之前的事情的讲述,又问道:
“那既然苏州府知府那狗官说要处理了你,你又是怎样躲过了一劫呢?”
对于钱谋士最后说的因为和苏谋士争吵而惹得苏州府知府厌烦,后来却还能够躲过去,子衿非常担心。
钱谋士看着眼前这个瘦弱的少年,明明他比自己的遭遇更加悲惨,却还在为自己担心,不由得一阵难以言说的感动。
于是,钱谋士继续跟子衿讲了自己在苏州府知府府邸的地牢里发生的一系列事情。
从那姓苏的蠢货是怎样“呜呜”地亲生断送自己的最后一线生机,到自己是怎样在那位伺候苏州府知府的张姓老奴的帮助下顺利脱险。
子衿听了,也对那位伺候苏州府知府的张姓老奴产生了极大的感谢与敬意。
而那位伺候苏州府知府的张姓老奴到底是谁?
呵……愚蠢的奴才是也!
至此,子衿和钱谋士两个人才总算是搞清楚了对方之前的悲惨遭遇,也算得上是同命相怜了。
忽然,子衿想起来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钱谋士还没有地方可去呢!
钱谋士这既然是被苏州府知府下令处理掉,而后自己又逃了出来。
那这苏州府,又哪里会有钱谋士的安生之地呢?
子衿皱起眉头细细思索。
钱谋士对自己有救命之恩,自己是绝对不能不管的,但是,管的话,连自己现在都是寄人篱下,又能怎么管呢?
就在子衿苦苦思索的时候,忽然脑子里闪过一个主意。
或许,可以从苏州府知府贪污入手?
“钱谋士,你既然在苏州府知府府邸呆了将近十年之久,那你可曾注意过苏州府知府有什么贪赃枉法的地方?”
子衿不敢直接就问钱谋士知道不知道苏州府知府其实他贪污了治理苏河的银子,于是像这样循序渐进地问。
听到子衿的提问,钱谋士一愣,心道子衿只是一个教书先生,平日里在苏州府知府府邸的事情不过就是给苏州府知府那两个儿子讲讲课罢了,怎么会知道这些?
“知道一些。”钱谋士十分慎重的回答,毕竟是涉及贪赃枉法这样的大事。
子衿眼前一亮,追问钱谋士道:“那你知道多少?”
但是子衿现在这样就更引得钱谋士怀疑了,这子衿,莫不是真的知道些什么?钱谋士暗自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