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章 罗马人的盾桥战术,汉末第一兵法家,南宫我梦,免费小说导航

第四百七十章 罗马人的盾桥战术
    十月,二十六。

    破南和城之后,第二日。

    这日清晨,李孟羲妥妥的又是一觉睡到天亮,又起晚了。

    起床一看,小砖不在。

    李孟羲叫了两声,小砖没应,倒是帐外来了刘备亲兵。

    亲兵道,“玄德公留话说,军师吃过早饭,可去城中。”

    说罢,又出帐去了,不一会儿,端来了吃食。

    李孟羲匆匆吃过早饭,早饭谈不上味道,肉蛋饼粥,粥则是肉粥,看样子,是昨晚剩的。

    想起昨天晚上的事了,昨天晚上,众人把鸡鸭羊鹅乱七八糟的肉给剁成肉糜,然后去煮,也不知,用了多少只瓮,有多少人负责烧瓮。

    这多麻烦。

    其实,煮饭分由各什自己煮就好,但煮肉什么的,量又不大,支两个大锅,足够煮下够全军人吃的份量。

    关键是,竟是没有大锅。

    饭吃完,李孟羲端起碗快出帐去找水把碗洗了,而后,去城中找刘备。

    扎营地离城就三四百步远,李孟羲走出营寨,还没走多远,远远的看到了东城墙左角,刘备帅旗在那儿。

    看人影,一伙人儿在护城壕沟边,不知干嘛。

    李孟羲径自走过去。

    小砖可又爬刘备脖子上了,李孟羲也是无奈。

    见李孟羲来了,刘备转头朝李孟羲点了点头,李孟羲同样点头回应。

    自顾往前两步,李孟羲走到壕沟前,低头往下看。

    壕沟底,石头和遍地落箭还在,壕沟又陡又深。

    一般天然形成的沟,应该是两边有缓和的坡的,可眼前的沟,陡的一面几乎是直上直下的陡,另一边靠近城墙的那一面,才有一节坡度。

    往前看,紧挨着壕沟的就是城墙根,在城墙脚下,窄的就一熘地儿。

    昨天攻城的攻城梯还留在原地,李孟羲看到,攻城梯虽然是抵在地上,在城脚立稳了,但壕沟梗上,都是攻城梯出熘下来的一道道划痕。

    可以想象的出来,当时攻城,黄巾一推梯子,梯子就往下出熘,梯子稍往后滑一下,就是个斜坡,根本放不稳当。

    脚边有一颗小石头,李孟羲脚轻动,把石头踢了下去。

    石头顺着地势,滚进了深壕中,砸在了一块大石头之上,又反弹至别处。

    李孟羲皱眉,这条护城深壕最深处足有三四米深,壕沟不仅深,还宽。

    难怪,昨日攻城,攻城士下了壕沟之后,竟就屈在了坑中。

    一护城壕沟,竟能给攻城一方造成这么多麻烦。

    站在坑边,李孟羲不由便思索起来,下次再遇到护城壕沟该怎么办,他努力回想所有看过的古装电视剧中,有关护城壕沟的画面。

    好像,是会有人提着筐子装土,然后把护城河给填平了吧。

    应该是这样,攻城一方会驱赶流民,或者干脆让士兵担土填河,化深壕为平坦。

    这时,刘备看了李孟羲在壕沟边发了好一会儿呆,刘备走过来,问,“羲儿,此壕深且宽,可有破解之法?”

    李孟羲点了点,目光看着壕底乱石,道,“倒想起一法。令士卒用筐挑土,填平壕沟。”

    李孟羲甚至想到,军中一直在着人编篓,要抬土填壕,篓子肯定够。

    刘备听完李孟羲说的方法,不由笑着,“羲儿所想破解之策,竟与某所想一样。倒是与二弟三弟所想不同。”

    李孟羲惊讶了,转头看向关张二人,遥问,“两位将军又有何妙策?”

    关羽抚须,面上浅笑,走来道,“妙策谈不上。某想之破解之策,为盾阵。

    羲儿你且看,此沟虽深,然,未深过两人。

    若着人于沟底起盾阵,盾盾相接,以成平地,再使盾阵起立,盾阵高与人高,后来者履盾如履平地,如此,深壕减深一半,为浅壕也,我军攻城士卒,不至为壕阻拦而至攻城乏力。”

    关羽道完,李孟羲瞪大了眼睛,好一会儿,他恍然大悟的奥了一声!

    是盾阵!

    想起来了,罗马人玩盾阵非常叼,有时,城墙矮的时候,罗马人会到城下,把盾抵到城墙上,一面盾接着一面盾,从高到低,人为的搭起一道斜坡似的盾墙,然后,攻城士卒连梯子都不要了,一个助跑,直接踩着盾墙就跑到城头上了。

    有时,罗马人甚至还会搭人梯组盾桥,高处的人踩在下边的人的肩膀上,一层搭一人,如此,盾墙最高高度,会是两三个人的身体高度,也就是三五米高。

    再加上人的爬越能力,三四米高的盾墙,助跑跑到盾墙最高处后,攻城士兵再一个跳跃,怎么也能跳一米多吧,加起来,就是五米。

    不用任何梯子和任何器械,低于五米的墙,罗马人直接搭盾墙就攻进去了。

    由此,倒又涉及了另一个问题。

    此次攻城战开始前,还在练兵的时候,李孟羲就意识到,抬攻城梯之时,人力交替的过程,跟接力跑简直一模一样。

    由此李孟羲联想,可能很多体育运动,其原身很可能脱胎于战争和战场。

    抬攻城梯的动作,与接力跑有关联,那么,跳高这一运动,会不会就是因为罗马人特殊的攻城方式?罗马人会用盾阵搭盾梯来攻城,经常会需要士兵助跑之后跳跃翻过城头,而因此,跳高渐渐就演变成了一项运动,一想,很有可能。

    毕竟,东方传统运动,没有跳高一项,倒是东方有拔河一项特有运动。

    据说,拔河是春秋战国时就有了,拔河被是用来训练士兵拉拒能力的,这个拉拒能力,跟春秋战国时的主流步战兵器“戈”有关,戈这种兵器,没有枪头,只有横刃,主要的攻击方式,凿和拉两种。

    尤其是列阵密集作战时,戈兵勾住敌军的盾,用力往回拉,勾住敌军的戈,用力回拉,戈往敌军人堆里一砸,然后用力一拉,能勾划伤不知多少人,戈这类兵器,勾划拉拒动作,是其最主要的战术动作。

    因而,到底是因为戈兵的勾拉演化成了拔河,还是某些军事家特意发明了拔河来强化士兵的勾拒能力,这就不太清楚了。

    据说,拔河还是管仲发明的呢。

    东方有拔河独属,罗马有跳高独属,大概率,都是和战争有关。

    跳高此动作,或许真的可能是罗马人攻城时经常需要踩着盾梯跳入城墙的吧。

    那为何,东方未有盾梯和跳高动作。

    大概是因为,作战环境,还有军事技术的不同。

    罗马人可能跟蛮族作战比较多,那些蛮族部落,大抵筑的城不会太高,普遍也就三五米的木墙,盾梯一搭,刚好也是三五米。于是,对手是这样,作战环境是这样,罗马人很多时候就不需要做攻城梯,直接搭盾梯乃是最高效最适用的技术。

    于东方,从春秋甚至更早时期,中原地区的造城技术已十分发达,不说闻名天下的雄关了,就是普通的小城,城墙也是夯土甚至是石头垒的高墙,小城的墙高也高数丈之高。

    此时,别说盾墙搭两层,人一个摞一个,就算搭五层人墙,盾梯也根本够不到城头。

    因此,于中原,盾梯战术因为造城技术的普遍发达,盾梯根本没有发挥用处的时候,因此,也就没有发展出盾梯这种极端战术。

    关羽说盾墙,严格来说,其实是盾梯。

    因为护城壕沟深,又不至于太深,关羽便想到让士卒到沟底站起,盾一面接一面顶到头顶,直接就起了一面盾墙。

    如此,深壕就变成浅壕,攻城之士于是就不用爬坡了,也就不会因费力爬坡变得前后不继,而致攻城乏力。

    关羽所想的战术,跟罗马人的盾梯有异曲同工之妙。

    想到这里,李孟羲道,谓关羽曰,“何不召来盾兵一试?”

    关羽于是令传令兵,立召三百刀盾士前来。

    传令兵领命而去。

    片刻后,刀盾士三百集结而来。

    关羽和李孟羲两人过去,详说一遍盾阵要领。

    简单来说,跟攻城时候的盾阵,无大的差别。

    只是,攻城的那会儿,为减少腿部和身体的暴露面积,刀盾士摆盾阵的时候,都是蹲下,把盾顶在头上的。

    新的盾阵,李孟羲和什长们交代,不能往地上蹲,得站起来,且,得用盾,从沟这边的沿儿,到沟另一边的沿儿,跟铺席一样,给铺满。

    交代完,便让刀盾士们自去下沟忙碌。

    沟里还没清理,攻城的时候,城头黄巾丢的石头,射的箭,满沟都是,没有落脚的地儿。

    刀盾士们先把沟里给清出了一段,然后由各百夫长,协调着来商量怎么能把盾墙站着给摆好,还能从这头,摆到那头。

    刀盾士们忙碌,李孟羲就蹲在沟边,饶有趣味的看着。

    虽说盾阵只是从蹲着,变成了站起,可动作的改变,也会带来了新的麻烦。

    李孟羲在意的就是,新战术摸索过程中的这些麻烦。

    在盾阵的动作中,站立的盾阵也是有的,刀盾士们也已掌握。

    在攻城队冲锋至城下的时候,士兵们手中的盾就斜举对着上方,这样就遮掩住了头部和半个身体,来自城头抛射的箭支如果落下,就会被挡住。

    说让把盾举到头上,刀盾士们挨着站好之后,依然是一手刀一手盾,盾举头上,刀拿手中。

    这到底该说是如今战兵训练充足,训练的成果不由自主的就展示了出来,还是说思维不够灵活呢。

    防箭的时候,箭动能就那么大,单手也能举着盾也足够防御。

    可一会儿的盾桥是,人会踩在盾牌上面跑,依然单手举盾,就撑不住人体的质量了。

    一段时间之后,刀盾士在百夫长和什长们统筹之下,把盾桥给搭好了。

    刀盾士们确实是按李孟羲所说的,尽可能站的密集一点,把盾牌从这头壕沟抵到那头壕沟,铺的跟席子一般密实。

    李孟羲一看,便又看出了问题。

    问题在盾牌上,军中现在军备完全不能统一,盾牌方圆不一,大小不齐,盾桥因此就不可能严丝合缝,而是这里一个窟窿,那里一个窟窿。

    再有,刀盾士们按固有的思维,一手刀,单手举盾,并不是双手把盾举在头顶,这样一来,力量肯定不够。

    看差不多了,李孟羲招呼人下沟,爬梯子。

    几个刘备的亲兵立刻照办,为首一人,后退几步,勐的向前冲去,跳过了沟坎,踏的一声落在盾桥上,这第一个人,一脚踩下去,下边的单手可就撑不住了盾了,盾一斜,人脚下一崴,直接就踩空踩下去了。

    第一个冲的勐的人,一下骑到下边举盾人的头上了,一片哄堂大笑。

    李孟羲也是暗笑。

    后边的几人一看,不能冲太勐,留了个心眼,慢慢的跳入沟里,然后跟踩桩子一般,一脚踩到盾,跨大步立刻又往另一盾上踩。

    这过程中,依然是因为刀盾士们单手举盾,力量不足以支撑起一个成年人踩踏的力量,盾东塌西陷,上面过盾桥的人也是走的东倒西歪,摇摇欲坠。

    过盾桥五人,三人前后摔倒,一人在边上,看眼看要倒,直接冬的一声跳下去了,唯有一人,磕磕绊绊的冲过了数丈宽的壕沟,冲到了对面坡,然后爬到了梯子处。

    李孟羲抬头看向关羽,道,“盾得两手举,一个手不成。”

    关羽深以为是。

    后边,关羽亲自跳下沟,他令盾阵散去,再又交代众人一遍,令众人双手举盾。

    这过程,又有一小插曲。

    说双手举盾,有一士卒问,“刀放哪?”

    关羽想都不想,“刀放地上。”

    不就该如此?刀要么放地上,要么拿手里,环首单刀又不重。

    旁边李孟羲却为此皱起眉头。

    环首刀虽不重,但份量还是有的,手里多两斤刀重,总归是多耗费许多体力。

    至于刀放地上,万一忽然下令刀盾士冲锋向前,这有人还得低头拿刀,不就一下把队伍搅乱了。

    支撑盾桥的刀盾士,刀随手插进腰间刀鞘里,是最合适的。

    可想到这里,李孟羲忽然惊觉,没有刀鞘!义军现在大多数战兵,手里的环首刀,就一把单刀,没有鞘,也就没有办法把刀插入鞘中。

    这刀鞘,细思挺重要,能极大方便刀具的携带。

    方便携带,就如平时,刀有地方插,不至于吃饭休息的时候,刀随手插地上,而造成锈蚀;又比如现在,要双手举盾,刀就可以收鞘,要到拔刀时,轻松顺手一拔,便利非常。

    看来,若条件允许,刀鞘能做还是要做的。

    关羽重新交代完要领之后,令刀盾士们全都双手举盾。

    刀盾士领命,统一改变了举盾方法。

    然后,刘备亲兵再一次过沟。

    这次,刀盾士手稳盾稳,过沟之人踩在盾上,如踩平地。

    因为此一人高的盾桥在,深壕变成了浅沟,刀盾士从沟这头跳下去,踏踏跑几步,瞬息又跑至沟的另一边,然后稍微往前跨一大步,稍微冲一下,就到了梯子边。

    很明显,盾桥有用。

    若昨日攻城,有此盾桥,说不定城墙早攻下来了,不至于那么大的伤亡。

    再往深处想,哪怕沟再深,一人高的盾桥没用,可以再摞一人的。

    盾桥搭城,盾桥上再站一层人,再搭一层盾桥。两个成年人的身高加一起,三米半以上了,直接能填平三米深的深沟。

    至于说,下边承重的人,肩膀上站人,能不能承受的住,短时间是完全可以的,一脚踩一人肩膀,两脚踩两人,甚至可以,四人抬一盾,盾上站一人脚,一个人的重量,就分由八个人分担,这点重量,支撑一两个时辰都没问题。

    而拿此次攻城战来说,从战起,到最后城破,还不到一个半个时辰就结束了。

    也就是说,盾桥和人梯只要搭一两个时辰,城可能就破了。

    针对护城深壕的第二个破解之法有了,第一个破解之法是担土填壕,第二个破解法,盾桥人梯法,经过实践,也非常实用。

    初步测试完毕,李孟羲依然心心念念罗马人的盾桥战术,索性试一试。

    叫来刀盾士数十,李孟羲亲自安排战术。

    首先,城墙根不行,也不知南和城谁人设计的,城脚非常恶心,都没落脚的地儿。

    不方便借城墙操练,索性,去了城里。

    在城墙背面,过道处,贴着城墙,李孟羲绞尽脑汁认真想了所有和搭人梯有关的记忆,这些记忆中,有杂技团的表演,武校的表演,还有某些部队的对外演出,这些所有记忆。

    凭着这些一知半解的记忆,李孟羲边想,边拉人,拉站位。

    首先,靠着城墙,左,四个人,前二后二,这四个人,手中各举一盾,防着自己头顶的同时,左一之人右肩,右一之人,左肩,第二排,左二之人右肩,右二之人,左肩。

    这四个成四角站位的人,共用肩膀,支撑住一面大盾的四角,把盾支在肩上。

    然后,同样的布置,右边再紧挨着,同样四人,再支一盾。

    这样,就支起了两处一人高的踩踏点。

    本来,李孟羲想的是,一个人,腿分开,一脚踩一个踩踏点,可是实际操作一下发现,不行,

    因为以八个人四四排列的跨度,分的太开了,人得噼叉。

    只好一个踩踏点,就站一人。

    李孟羲令刀盾士站上去,刀盾士站上去之后,李孟羲一下发现了另一个问题。

    盾牌方寸之间,人站上去,两脚几乎就跟立正一样,脚得并拢站,众所周知,这样站,不稳固,稳固的站法是,脚分开,两腿以三角形状站,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这样才站的稳。

    这个问题,一时也想不到解决办法,暂时只能先放下,日后解决。

    第一排,人排好了之后,共计,底层是共八个人,有两个踩踏点,站了两个人,

    然后,继续往下排人。

    最低一层,八个人后,再跟八个人,第第二组,又有两个踩踏点,又两个人可以踩到第二层。

    然后,再第三组,又第四组。

    共计,在第一层,三十二个刀盾士,第二层,八个刀盾士。

    此时,李孟羲令,第二层八人,前两人,站着盾双手顶头上。

    中两人,弯腰,盾顶头上,后两人,半蹲,盾顶头上。

    如此,三个高低差异悬殊的台阶出现了。

    李孟羲皱眉想了好一会儿,这也不对啊,这是台阶,不是罗马人的盾桥啊,罗马人的盾桥,是跟一个斜坡一样。

    想了又想,明白了。

    高低之间,还缺平滑的过度。

    于是再上人,令人于高的盾和中高的盾之间站住,然后站的姿势处于站直和弯腰之间,头顶盾牌,盾牌斜顶,盾牌接高盾和后面的中高之盾,竟然刚好,把两个高度接起来了,并且,过度平缓,是一个缓和的斜坡。

    李孟羲一看,这对了。

    照此法,再往人往缝隙里放,于弯腰站着举盾,和蹲着举盾的人之间,插一跪着举盾的人,此人手中的盾,也承接前后,也是一个缓和的斜坡。

    然后,从上到下看,高——过度斜坡——中——过度斜坡——矮,一熘直下。

    李孟羲觉着,盾桥成了。

    还剩后续完善。

    因为第一层,所有人都是站着的,那么于地面的人来说,是不可能一跳一人高,跳上去的。

    所以,得再搭出起始点。再找数人,续了数层,人从站到躬身,到半跪,到蹲,盾牌接着从高到低,一熘码到地。

    此时再看,人墙两层,从最高处,到最低处,落差从两个人的高度,到最低到地面,跨度平缓的一个斜坡下来。

    虽说,这还不是完整盾桥,只是一熘单桥而不是一整个大的斜坡,人力投放速度还是不够快,但这跟印象中的罗马盾桥,一样了。

    再者说义军的盾牌有缺陷,罗马人作战很依靠盾阵,罗马的盾又大又长,还有弧度,盾压盾一摞,严丝合缝的,跟屋顶一样。

    义军现在,盾大小各异,因此,盾桥搭成,并不太完美。

    李孟羲叉着腰,一脸自得的指给关羽看,“关将军你看,这用盾搭了个平坡,最多,可搭三层高,也就是三人高。

    要是低矮城墙,不用攻城梯,盾墙一搭,人顺着就能跑城头上去。”

    不用李孟羲解释,关羽看着盾桥已出神良久。

    一边,李孟羲着人登盾桥一试,一士卒踩着盾桥,噔噔噔几步就爬到了最高点,其身形一点不晃,就跟爬坡差不多。

    李孟羲摸着下巴,若有所思。

    李孟羲忽然就想到了一件事,盾桥放在中原,于攻城无用,因为中原地域之中,但凡是个城,其高度绝对不低,盾桥就绝无建功之可能。

    李孟羲想起,昨日破城之后,跟刘备巡城,见到几个士卒在踹门。

    李孟羲想起,当时是想到了给攻城士配备手提的单兵破门椎,以方便破城之后挨家挨户的撞门搜捕溃兵。

    不仅搜捕溃兵有用,万一敌军龟缩城主府等高墙深院之地,破门椎也能有大用。

    现在一想,盾桥攻不了城,只能攻两三人高度的低矮建筑,不正好,可以用来翻民居,或者攻城主府之类的地方。

    城主府围墙高度,往高了算,三人高的高度就不错了。

    盾桥能发挥用处的地方找到了,是破城之后,遇到敌军缩到民居里,或者缩到城主府中,此时攻城椎慢腾腾的没到,又没梯子,索性,直接搭盾桥,刀盾士三二十人,就能搭起一座盾桥。然后,士卒过墙如走坡,一秒,跑进城主府三五人,不一会儿,城主府就被攻破了。

    有此盾桥战术,但凡日后破城之后在城中激战,我军士卒,十息可起盾墙,二十息可过墙,百息可克城主府,无往不利。

    甚至,不仅城中混战时盾桥有用,日后,攻城用投石机,投石机把敌城砸塌了,可城墙塌了,不可能直接塌完的,五丈高的城墙,塌了三丈半,还有一丈半。

    此时,还是需要攻城器械。

    又或者,盾桥直接就发挥了用处,刀盾士百十人聚集城下,搭三层盾桥,直接抵到城墙缺口,整个过程,耗时不过三两分钟,速度比从后方调集攻城器械还快的多。

    然后,攻城士沿着梯桥,一大群人腾腾腾腾就跑上去了。

    这兵力投放速度,远非攻城梯可比。

    一堆人沿着坡冲上去,挤也能挤进去了。

    说不得,于敌城坍塌之时,盾桥是最快的从缺口处入城的方法。

    盾桥用法,李孟羲至少知道了三种,一是,盾桥填壕沟,二是,盾桥翻屋过府,三是,把敌城砸塌之后,盾桥乃兵力投放速度最快之攻破缺口之方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