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华宫内,王镇瑜顾不上吃饭,便将众人聚在一起,说了入宫后的情况,只是把自己热血上涌,冲动之下主动请缨代替康王出质,说成是庆王指定由他去。
冯管家和李大娘是看着阿满长大的,早将没有主人架子的阿满视为亲子,想着他失忆未愈便接了这送命的差事,很是担心却又无可奈何,冯管家心里有千般嘱托,想他在方方面面能照顾好自己,更想把自己一辈子为人处事的经验全都灌输给他,免得受人欺负,吃亏受气,但说上几句,又觉得光说又有何用,只得在旁唉声叹气;李大娘抹着眼泪,嘴里不停的碎碎念叨庆王的不是,全然不顾冯管家的阻拦,对庆王的怨气可不是一般的大。
反倒是镒比较镇定,王镇瑜说完,便不再出声,紧紧捏着拳头坐在一边,安静得像块石头;
青鸢问道:“公子入质岚国,大王可有说何时能归?”
王镇瑜摇了摇头:“未说!想必归期不可预吧!”
话音刚落,阿呸便“呸呸”两声,也不知道是在呸庆王还是在呸王镇瑜。青鸢轻轻摸了摸阿呸脑袋,也不再多问,站起身道:“公子身为庆国王子,既为国事,青鸢便不多问了!公子饿了吧?午食按您吩咐备了鹿脯和鱼羹豆饼,现在备上吗?”
王镇瑜道:“嗯,端上来一起食用吧。信华宫清冷,我早已视各位为亲人,如今分别在即,心中多有不舍。从今后,便同桌共食吧!”他虽然与信华宫众人相处短短几日,但心里是真的将他们视为自己最亲的人,所以也不再自称公子,觉得即使此刻是阿满醒着,也会说出同样的话,做出同样的决定。
冯管家还想推辞,被李大娘一掌拍在后背:“别废话!现在起没有公子,只有阿满!青鸢,和大娘一起去备食!”李大娘也是性情中人,毫不扭捏,高高兴兴的拉着青鸢去了庖厨,阿呸不想和三个大老爷们待在一起,跟着一起飞了出去。
这顿饭吃的其乐融融,什么食不言之礼早被抛诸脑后,开始时冯管家和镒还有些放不开,但随着李大娘不停的讲起阿满和镒两人小时候的种种趣事,也变得话多了起来,没了主仆之分,真如一家人般。
青鸢话不多,只是不停的抿嘴偷笑,看向王镇瑜的眼睛闪闪发亮。李大娘给阿呸也准备了一个小碟,时不时的放些肉脯,它吃得津津有味,还总能适时的呸呸几声,逗得大家开心大笑。
午食之后,出质岚国的事便无人再提,仿佛没有发生过。
过了未时,宫里的封诏和封赏下来了,信华宫众人却没有多少喜悦之情,只是当着宣诏官的面,把对王镇瑜的称呼改了改,封王之后的王子,见者不再称“公子”,而是改称“殿下”,至于那套庆王年轻时征战沙场的甲胄和佩剑,则被恭敬的供了起来;赏赐的靖王府,王镇瑜更是看都没去看过一眼,只是嘱冯管家在自己走后携众人迁去,遇事可找康王帮忙。
时间过得很快,冬日里难得见一次的太阳落山后,郭医官背着药箱准时出现在了信华宫,王镇瑜没有像往常那样推三阻四,爽快的服完丹,在地上滚了几圈后仍觉腹中绞痛,勿勿去上了个厕所,郭医官诊过脉后表示无碍。一老一少的聊天时间里,王镇瑜将出质岚国之事说了。
郭医官听完,抚须沉吟了片刻,似做了个重大的决定,严肃的说道:“与公子相处这些时日,甚是投缘。晏无长物可赠,唯有一身医术可授,公子可愿入我医家?”
王镇瑜知古人对自己的一身技艺传承都很是看重,这可比送些黄白之物珍贵多了,而且郭医官博学多才,除了医巫双术之外,对上古秘闻也了解甚多,况且还有一面与死镜子类似的法器铃镜,说不定以后查探死镜子下落的过程里,多多少少能提供些有用线索……自己能当他徒弟,是祖上烧了高香才有的好事!
当下激动的站起身作了一揖:“郭医官医术高绝,不嫌小子愚鲁,自是求之不得!”虽不知这年代的拜师礼仪如何,仍按影视剧中的场景,从桌上双手捧起茶杯前举高过头顶,跪下恭敬的叩了三首,朗声道:“师父在上!弟子褚麒满得幸入门,日后必事师如父,勤勉求学,秉训行义,不辱医家门楣,不没师父威名!”
郭医官接过茶杯,抿了一口,将茶杯放还于桌上,笑道:“这是哪里学来的奇言怪语?为师性淡,何来威名?既入医家,一些训诫不可免,需得用心记下!”
“师父有威名而不自知矣!坊间下民皆在传您仁心施药不取分毫的事迹,就连我这信华宫里,也有师父的拥趸,时常在徒儿面前念叨您的好呢!”王镇瑜诚恳的拍着彩虹屁。
“为师亦被人说过有医术而无仁心呐。”郭医官显然对这些坊间传言不想多说,神色又复严肃:“徒儿且听医家规训!
人之所贵者,仁也;情之所寄者,慈也;道之所存者,精也;医之所善者,诚也。习我医术,应心定神清以求术精,常思不足而时时醒策,不可骄逸忘形,不可徒搏虚名!若所学有成,谨记秉恻隐之心,弃贵贱之分,存救苦之志,负拯治苍生之责!此乃开创医家的秦缓祖师的原话,切不可忘,以免误入歧途!”
王镇瑜再次叩首后,一脸崇拜的道:“弟子铭记在心!我们医家的规训以苍生为重,字字珠玑,秦祖师必是医术、品性高绝的圣人,不会是籍籍无名之辈,为何史册典籍未见记载呢?而且此前也从未听闻过医家,只知获医执的正式医者皆归医卜司管理,却不知这医家和医卜司是何关系?”
郭医官扶起王镇瑜,示意他坐下,抚须道:“莫急,医家弟子自是应了解医家渊源,且听为师细说。”
王镇瑜忙给郭医官斟了茶才坐下,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
“前朝武帝毁兵巫后,允医术自成一系传承,然残损错漏颇多,又经岁月变迁,药饵药理药性更是杂乱不全,以致多有医者诊死病人之例。后经秦祖师采摭古方,以身试药,一番补漏改错创新后,以毕生心血著成《医典集略》,分为《内经》、《外经》、《难经》、《脉学》、《病论》、《术法》、《药理》、《丹方》、《补经》、《毒经》、《杂集》和《旁问》共十二卷。
秦祖师传徒九名,携医典各至一州之地,集医者研学共论,增方添术,历三代,医典所载趋于广博实效。天下医者感念秦祖师著典之功,遂以上古传说中的神医扁鹊之名尊称共奉之,故史所载非祖师本名,亦书为扁鹊。
秦祖师年八旬,再无力四处行医问诊,遂居于蓬鹊山,创立医家,每十年举行一次‘医论会’,研疑难杂症,偏方术法、药性药理等,后秦祖师仙去,其关门弟子,医家二代燕无疾祖师承师志,有感医典集略渐趋完善,又念坊间百姓问医无门,便传典授徒。
燕祖师遣亲传弟子深入坊间传医,择徒只论心性,遇有心从医的纯良仁厚者,不论出身即收入医家,上至士族公卿,下至黎民百姓,皆一视同仁,十年一次的医论会亦成定制,医家由此兴旺。
自此弟子众多,医才济济,每有医术新进,便会回医家补录病症、丹方、心得经验等,渐成传统。时至今日,世间医术典籍、偏方、杂病治论等,俱藏于医家‘博医楼’中。
医家弟子皆可依个人兴趣喜好,入博医楼观阅典藏。为师少时便对巫术甚有兴趣,拜入医家后,学医之余,便入楼刻意寻些巫术简集习阅,此前为你所施移魂之术便源于楼中藏简,现时所炼丹方及你服丹后的症状,亦是为日后回去补录之用。
医家弟子皆须明药理药性,方可对诊下药,渐有了专攻毒术的弟子,入世后渐得当权者青睐。久而往之,善医者除病去疾,以救治术彰显于世;善毒者枭敌擒凶,以暗杀术隐于暗处。
医、毒同宗同源,故重医轻毒者称为医师,重毒轻医者称为毒师,皆以炼丹的三足圆鼎区分术之高低等级,绿鼎白足为医,黑鼎红足为毒,入门者由其师上报医家即可,弟子从“聚鼎”境始,历升承鼎、显鼎、慧鼎、灵鼎、圣鼎、神鼎、鼎成、鼎镇共计九境,每境又以鼎足分三阶,一足为初,三足为顶。每年的季春之月,弟子可回宗门,任选医、毒之术行升境提阶考校,通过者赐鼎牌为证。
达‘显鼎单足’以上者,方可入仕为医官或投效军中,又或自荐于公卿成其门客;不喜拘束者,则可研学药理丹方,或流连山川河流找寻珍稀药材……师长从不干涉。唯有当医家弟子无故害人性命或同门相残,便会由‘清淤堂’高手清理门户,致死方休。
如今威朝势弱,各诸侯称王,征伐不休,各国深感医师和毒师重要,便纷纷设了医、毒两司招揽医家弟子,朝堂司衙与医家无关,亦无从属关系。
如此,可明了?”
王镇瑜听得心潮澎湃,激动不已,这就是江湖!自己也成了江湖人士!影视剧中脾气怪异的绝世神医,令人防不胜防的施毒宗师形象在脑中逐一闪过,一时不知道自己是做个受人景仰的神医好,还是做个人人谈之色变的施毒高手好……直到郭医官讲完了才回过神来,忙道:“弟子身为医家一份子,颇感自豪!弟子该从何学起?”
“习以渐进方能大成,为师先传你聚鼎心决,明日会为你准备粗略的药性药理典籍和施毒术法,在岚国若不遇医家高手刻意针对,自保不难。”
“谢过师父!”
“医家入门称为聚鼎,即需炼出自身丹鼎,这便是常人与医家弟子的区别。”郭医官说完,右手一翻,掌心向上,一只三足小鼎便出现在掌中,鼎身有赤、黄、青三色之气萦绕,看得王镇瑜又是惊叹又是羡慕。
不等王镇瑜发问,郭医官将手掌前推,那小鼎便飞出向地面落去,下落过程中越变越大,最后“铛”的一声闷响,小鼎变得约有一人高,稳稳落地,三色之气更浓。
“他日徒儿练至‘显鼎’境,便能聚自身元气为鼎,使之显现;若升至‘慧鼎’境,便可如为师般,控其大小,将其实化;往上诸境,将有各色元气依附鼎身,且以心火炼丹时,能助你去除药饵杂质,获质纯效高之丹;至最高‘鼎镇’境,赤、黄、青、蓝、紫五色元气同现,据传能以天材地宝为药饵,炼出天下至绝之丹!”
“师父神技,叹为观止!师父当前可是到了‘神鼎’境,距离圆满不远了?”
“嗯。虽只差两境,却难如登天!为师心性和资质有限,在神鼎境顶阶停留已逾七载,恐无再进之望!纵医家历代奇才,唯有一人至鼎镇初阶,可惜这位师祖在冲击二阶时便陨落了,至今尚未有人可达圆满,当代医家宗首亦止步于鼎成二阶。此时与你说起这些为时过早,需知根基稳固为善,切莫好高骛远扰了心境!”郭医官显然不想多提境界之事,又道:“且牢记聚鼎心决!”说完便将心决念出。
在王镇瑜默背心决时,郭医官又露了一手,当场启鼎,从药箱中选了各式药材放入,以心火炼丹,不过片刻功夫,变魔术般从鼎中取出一枚香气四溢的金丹,这如主播带货般的现场直播,让王镇瑜想学的心情更加急迫。
同样出自郭医官之手,这枚金丹的卖相比起每日交给王镇瑜的愈神丹好太多了,色泽金黄自带香气,让人一看之下便想吞下。
将丹递给王镇瑜,嘱他服后,便要心无旁骛的盘膝闭目默念心决,尝试从气海中召唤一缕元气,引其穿过气海穴后遍行任脉一周,最后归于气海便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