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迁都,汉末之三国未满,指天阙,免费小说导航

第一百四十二章迁都
    刘诚虽然没有参加讨董联军,但是在190年二月发檄文历数董卓罪状,强烈谴责董卓乱政,不承认刘协的皇位,要求让刘辩重新上台。檄文到达洛阳时,董卓知道刘诚不会下场,便没再理会,反而杀死了刘辩。

    刘辩死亡的消息传到幽州,刘诚命幽州缟素二十七日,自己理了个平头,明言国贼不除,永不蓄发。袁绍听闻消息大喜,给刘诚修书一封,劝说他加入讨董联军。适时鲜卑、夫余同时进攻幽州,刘诚只好拒绝了袁绍的请求。

    关东军还在筹备中,人数每日都在增加,董卓决定在关西地区征兵讨伐关东军。尚书郑泰阻止道:“政在德,不在众。明公出自凉州,从少年时期便进入行伍之中,一路战功擢升太尉,袁本初这种公卿子弟不解行伍,张孟卓、孔公绪这种只会清谈,纵观各路忤逆,哪个能在军事上与明公相比。况且关东承平日久,民不习战,哪能与凉州铁骑相提并论。各路人马互不统属,犹如六国伐秦之时,这些人不过是跳梁小丑,哪用明公征兵。”董卓觉得郑泰说的非常有道理,便不再提征兵的事情了。董卓调回了正在河东郡讨伐白波贼的牛辅,为了防备白波军,将李傕、郭祀、贾诩三人留在河东。

    董卓不提征兵之事,其实有自己的小九九。他的根基在关西,关东对他来说犹如无根之萍,虽然手里有兵但并不能让人放心。现在白波军闹得厉害,万一这些人占据了崤函通道,自己便有被困杀在洛阳的危险。他占据洛阳拿到大汉的话语权后,便萌生了迁都的想法。很快迁都长安被提起,大臣们听到这个提议,各个跟鹌鹑似的,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司徒杨彪站出来阻止迁都事宜,董卓大怒:“我对你们不说言听计从,也非常尊重各位的意见,你们不让征兵,我便不征。现在我一个小小的提议,众位推三阻四,这是什么意思。”太尉黄琬站出来替杨彪说话,司空荀爽出来打圆场,并表示支持迁都。朝议结束后没几天,董卓便找了个借口,罢免了黄琬和杨彪,王允得以出任司徒,成为董卓手下最信任的士人之一。

    董卓其实并不担心迁都的事,在洛阳,他拥有压倒性的优势,真正担心的是长安现在并不在他的掌控中。京兆尹盖勋曾经与刘虞、袁绍结为同盟共讨宦官,虽然宦官已经被杀,但是董卓做的比宦官更绝,盖勋一直在积极联络众人反董。得知自己被征为议郎后,盖勋前去劝说同样被朝廷征为城门校尉的皇甫崇,希望皇甫崇能跟他一样站出来反董。皇甫崇的长史梁衍也劝说道:“董卓把持国政,迁天子来长安,是绝佳的机会啊。将军帅军前去迎接皇帝,然后奉旨讨伐董卓,将军在西,袁氏在东,董卓就是瓮中之鳖,还不是手到擒来。”

    大汉建国几百年,朝廷虽然成为了董卓的一言堂,在大多数人心目中仍然是正统的存在。皇甫崇此人非常爱惜羽毛,对汉室更是忠心耿耿,诏令出自皇上,他不愿意拒绝,便拒绝了盖勋和手下们的提议,放弃了屯守在扶风的三万精兵,前去赴任。盖勋虽为京兆尹,但是手下兵丁不多,实力孱弱不足以成事,只能前往洛阳。

    迁都的提议提出后,董卓杀鸡儆猴,选了几个他厌恶而且有一定影响力的官员抄家灭门。初平元年二月十七日,董卓让汉献帝和文武百官先行一步前往长安。

    “我家主公曾经与相国约定,如果相国想要迁都,我们幽州要一千户人和皇家藏书。”在李儒的引荐下马明见到了董卓,他直接表明身份,开门见山的说道。,刘诚曾经给过马明一份名单,那个名单中都是刘诚希望他能结交的人,李儒赫然在列。两人已是多年好友,关键是他投靠董卓后,之前的好友都纷纷离去,只有马明还一如既往。

    头发虽然已经被销毁,诅咒也已解除,但是董卓还是非常忌惮刘诚的。去年他志得意满,刘诚说他要迁都,还嗤之以鼻呢。“我与公信老弟相交莫逆,既然答应了公信老弟,那我肯定会做到的,皇宫中的藏书,我们要带走一部分,剩下的归你们。”

    回到家后,马明召集二十几人,说道:“皇上车驾已行,洛阳城内外民众迁移的日子也不会太远,散播消息,让民众准备好粮食。”

    刘诚虽然不知道董卓迁都的具体时间,不过这段历史还算得上熟悉。所谓熟悉不过是知道董卓强迁洛阳百姓,在路上死了不少百姓。洛阳城的规模刘诚太知道了,再加上周边各县的话,人口绝对有一百好几十万。董卓入驻后,肯定不可能让洛阳人外逃,一定会实施措施的,这样算来,迁徙的人口很可能会超过一百万,毕竟后来他将洛阳烧成了废墟,毛都没给联军剩下。马明入京前,刘诚详细的跟他说过未来几年内的形势。

    董卓八月底入京,到现在不过五个多月,繁华的洛阳城一片萧条。如刘诚所料,不堪其苦的京都民众抛弃祖业,流亡他乡,董卓哪能同意,下达了禁令,不准擅自迁移,违者斩立决,情节严重者夷三族。

    “主公洛阳城内满是相国要迁民的消息,我们捉了好几个人了,这些人怎么处置?”

    “妖言惑众,你们直接杀了就行,还用汇报给义父。”吕布瞥了瞥嘴说道。

    “里面可有信道之人?”李儒问道,弑君之后的他是董卓的绝对心腹。

    “大多数都是。”

    “恩,天神传话,相国迁民,延续汉祚,功在千秋。”李儒的话让董卓心中一喜,说道:“既然天神借道人之口说与我听,张榜发文,明日便开始聚集民众,迁往西都。”

    董卓下令洛阳及附近民众迁往长安,并以各种借口逮捕城中的富豪,没收他们的财产,焚烧他们的房屋,断绝他们的后路。仅仅十几天,洛阳百姓便开始被驱赶上路。张济负责押送民众入长安,董卓命令他尽快完成迁移工作,好开展下一步工作。张济便命令军队驱赶民众,让他们加快速度,致使踩踏事件频有发生。虽然马明等人提前预警,但仍有许多百姓仅带了一点粮食,不少人饿死在路上。真要做个对比,确实比真正的历史上少死了不少人,但仍然达到了史书上所说的‘积尸盈路’。十几批洛阳民众用了四个月的时间才全部离开洛阳,曾经繁华的京都洛阳变成了“二百里内,空屋荡尽,无复鸡犬”的光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