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可卿死封龙禁尉啦,顺便来捋一捋一些阅读感悟。从第一回到第十五回,各方人物你方唱罢我登场。第一回以娲皇氏补天的神话为引,引出通灵宝玉下凡体验五光十色的人间烟火和绛珠草还泪神瑛侍者的传说为文章铺了个浪漫主义的开头。这一段值,得注意的有几个点。
其一,曹雪芹先生专门强调空空道人抄录的石头记“无关时世”,不断强调为“荒唐言”,声称书中所记载的朝代不可考证;其二,第一回的偈中“无材可去补苍天”一句;其三,这个看似是神话故事中的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
个人理解为曹雪芹先生之所以强调“无关时世”,可能是因为当时清朝文字狱现状极为严重,文人噤若寒蝉,出于政治考量,曹雪芹先生特意说本书“无关时世”。且《红楼梦》开篇曹雪芹先生就直接了当地说“将真事隐去,借通灵一说撰写成书”,可见,作者并非真的想“把真事隐去”,文字背后依旧藏着“有关时世”的自我感悟。也是从这里,历代读者关注到了红楼梦中的谐音,以此为线索溯本追源,进入曹雪芹先生的艺术世界。
而对于“无材可去补苍天”一句,个人认为这是作者的自嘲。以前一直搞不懂为啥娲皇氏补天采集了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石头,却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余下了一块石头。而如果把这石头上的偈“无材可去补苍天”当作是作者的自嘲,没有做官的才能”,补不了大清的天下,以至于富贵荣华过眼云烟,举家食粥酒常赊。同时对于注意点三来说,这块石头也是后来贾宝玉的通灵宝玉,与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有关,勾连着太虚幻境,是书中重要的线索。
后文的癞和尚、跛道人是茫茫大士、渺渺真人的化身,他们二人常常每隔十几二十章节便会出现,同时重提开头娲皇氏补天剩余一块石头的传奇以及神瑛与绛珠的往事。在这样前生与今世的交织,在有预言意的《红楼梦曲》的牵引中构成了一个精妙的轮回式结构,营造了“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艺术张力。浪漫的神话传说后,便是血淋淋的现实世界的呈现一“菱花空对雪嘶嘶”的幼女被拐案;极其沦丧的《好了歌》;“钗于奁中待时飞”的投机倒把风气盛行;官场上的护官符;为满足龙阳之好让好人逢冤、;葫芦僧乱判葫芦案、爬灰....这也是作者对于当时所谓盛世背后存在的危机的敏锐捕捉。同时黛玉、贾母、凤姐、宝玉等主要人物依次登台一有经典的‘“这个妹妹,我曾是见过的”(此句既表达了宝玉初见黛玉的好感又暗合绛珠与神瑛的前世,一句两得)点出了宝黛的木石前盟以及宝黛二人心心相印的独特默契;也有与后文形成对比的一贾府此时能轻易拿出张太医开出的人参,而后面凤姐病重时竟几尽找不到药材;更有人物的多面刻画,比如凤姐在林黛玉进贾府时对贾母的察言观色;对于好色的贾瑞凤姐毒设相思局;秦可卿死后凤姐又以个人之力料理好秦氏的葬礼,颇具管理能力...不过四大家族的好戏,才刚刚开始^_^在这里立个flag每天抄录一页红楼的诗词曲赋,争取活动结束前抄录完,给我的第五次阅读画个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