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里怎么劝解国君呢?国用税,君用赋
根据《皇疏》,皇侃的《义疏》,引江熙先生的话。
江熙是晋朝时代的经学家,他也有一个《论语集解》,跟何晏他的题目是一样的,都叫《论语集解》。
何晏的《论语集解》,主要是反应汉朝时代大儒他们的注疏这种思想;江熙的《论语集解》,是反应了晋朝这个时代主要的这些先儒的批注,也是很有价值的。
他这里讲,“为家者,与一家俱足,乃可谓足,岂可足一己而谓之足也”?
为家者,这就是当家的,像一国之君这是当家的,或者是大夫,他是为家者。应该是什么?
当家的这个人,就是家长,他要跟一家人一起富足起来,这才可以叫足。
怎么能说我自己一个人足了,足一己,那怎么能叫谓之足?
自己满足了,自己收入多了,那岂能叫足?你自己收入多了,家人要是收入少了,那就还是不足。
假如家人都丰足了,你也跟着足了,因为你是当家的。
所以有若跟他讲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百姓都丰足,百姓就像一家子家人一样,家人都丰厚起来了,你不就是水涨船高了吗?
你也就丰足了。换句话说,『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百姓要是贫穷了,你又岂能够说丰足?你跟百姓是一体的。
这就说得通了。
但我们一深思,当时鲁国,我们都知道三家专权,季氏为带头的三家,所以他们的势力很广大,田地很多。
所以鲁国的很多这些税收,可以说大部分都由这三家给夺去了,三家中饱私囊,所以鲁君的收入反而很少。
所以,纵然向农民征税征得再多,鲁哀公的收入也不见得会增加多少,因为这些税收都是到了三家手中。
所以有若这里讲的,“百姓不足,君孰与足”,也是暗指这个事实。
所以与其是这样,让民众增加税收而贫困,你也得不到什么好处,那不如干脆把税率降低,让人民丰足一点。
人民丰足了,感你的恩,对你就更加效力,那你也会慢慢丰足起来,你有民心。
这样的话,三家的势力就会削弱,你可以把政权慢慢收回来。
当时,孔子也曾经帮助过鲁君收复三家的权力,但是不能成功,孔子曾经提出堕都,就是把三家的城墙给堕掉,就是为了把这个权力收复到国君手上,但是后来失败。
降低税率,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政策,所以有若这样跟他建议,实际上,那都是为国着想。
这个不能写,自己就是食利者,如果是殿试讨皇帝欢心,这个倒是没问题。
“姚氏鼐”,姚是姓,所以叫姚氏,名字就叫鼐。姚鼐是清朝安徽桐城人,他跟方苞、刘大櫆三个人创立了桐城派
桐城派,庐江、舒城、桐城这三个城,就是桐城派的发源地。
这位姚鼐先生他也是很有才学,他在批注《论语》的时候,他这样讲,他是在《惜抱轩经》说的,这是《惜抱轩全集》里头的,因为姚鼐自己号惜抱先生,他的住所叫惜抱轩。
他在批注当中说,“与,犹谓也,周人语多如此”。
这个与是君孰与不足、君孰与足这个与,这个与就是当谓,这是周朝人很多是这样讲话,也就是说孰谓足、孰谓不足。
底下说,“有若言百姓足,即当谓之君足,君用小乏,亦不害其可谓足也”。
有若这里讲百姓足,这就可以说是君也足了,国君跟百姓是一体的,百姓丰足起来了,国君不也就水涨船高了吗?
所以也可以说君足。可是,如果百姓不足,那就真正可以说君不足了。
这就是完美的,从这里下手。
所以君用小乏,稍微少一点费用,也不害其可谓足也。
像鲁哀公他抱怨自己费用少了,那是他自私自利的考虑。他要是站在民众的立场上考虑,他就不会说这个话。
即使自己费用减少一点,人民富足了,那自己不也就富足了?而且这种富足是可持续性的,人民对你更有信心了,更拥戴这个君王了,那你可以长久的丰足。
即使赋收入少一点,“君用小乏,亦不害其可谓足也”。
蕅益大师《批注》当中说,“格言良策,万古不刊,当与去食去兵章,刻于宫殿”。
这一段话,有若讲的这个话,可谓是格言良策,格言就是真理,可以传世的言语;良策是优良的政策,国家要是真正用这个政策,那一定是安定繁荣。
万古不刊,这个应该是万古不易的真理。这一章应该与“去食去兵”章,就是前面子贡问政,孔子告诉他这个回答的问题这一章,两章应该都刻于宫殿。
宫殿是国家,国君办事的地方,应该刻在这些地方,使国家来借鉴。这是第九章讲到这。
很好,就这个作为总结。
削减田税的税率,改行“彻税”即什一税率,使百姓减轻经济负担。
只要百姓富足了,国家就不可能贫穷。
反之,如果对百姓征收过甚,这种短期行为必将使民不聊生,国家经济也就随之衰退了。
这种以“富民”为核心,那就是本篇八股核心了。
曾賦加矣,尚将援之以更端焉。
夫二非周制也,公若曰:昔之人而既加富之矣,何论于今哉。
告有若曰:自古闻有忧贫之民,未闻有忧贫之君。
君而忧贫,已可耻也,忧贫而人又不信,其奈之何!
轻轻着笔,何其多风。损上益下,子为儒者安得不云尔乎?
少卿语,用来呜喂入妙。然今日之鲁,子未知耶?
为民父母,讵不爱民,然爱民亦当思全上也,笔态曲折之甚。国用十倍于前矣!
问我周制赋之初,史书大兵大役者几事,敬承古制,敢不守常,然守常亦当思御变也,天时迭见其凶矣。
问我鲁开国之始,农告无麦无禾者何年,出题如闻鲁哀初脱千口。彻而可行,胡为乎前日已二哉!
诚令吾鲁国用饶足,何难下诏免一年之税。若反议加而为二,必非人情。
构一笔。乃二也,改前人之制而祖宗心许之,其亦知子孙之无如何耳!
至于今而子孙之求谅于祖宗,知又有在矣。如听弹華,声泪俱下矣。
诚使寡人府库充积,何难颁恩蠲数岁之逋。甚至复古之非二,岂不甘心。
乃二也,沿加派之法而臣民共安之,其亦体朝廷之不得已耳。至于今而朝廷之相商于臣民,或更有说矣。
夫食君之禄者,百端侵冒自食其力者,语语入情。重累输官君之求民,实情所不便,幸古来如此,寡人亦相忘耳。
可谓妙舌。惟二可免于告匮,故昔人变法而不辞。
惟二仅免于丰年,故今日踌躇而有待。上加意以惜民,其虚惠也。
民竭蹶以应上,其实祸也。
多取于民,诚理之不顺,庶以渐而加吾民不相惊耳。
以为二之取下未奢,为君父者,岂不轸民情。
以为二之取下过多,为臣子者,又当相国势。
嗟嗟!讲道非救饥之方,富国非空言之效。二犹不足,何彻之云!
一篇八股文作下来,柳湘莲自我感觉相当一般。没什么出彩的地方。
赋税说,规劝君王都是常见范文,考官压根就没想在这为难大家,大家都可以想到。
这道题只是出偏了一点,要求审题,这才是重难点。
最后就是试贴诗了。柳湘莲看着题目,同样很唏嘘,这回考这么简单吗?题目是《赋得“万紫千红总是春”》
“万紫千红总是春”出自朱熹《春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柳湘莲一想,算了,我刻画个“千”字吧。
暖入三三径,寒消九九天。
春光无远近,花意总便娟。
丽紫晴烘日,酣红晓破烟。
柔枝都旖旎,老树亦新鲜。
隔水浓如画,寻源望若仙。
是谁工设色,使尔巧争妍。
众窍风吹万,长江月映千。
发生由一气,此理妙难传。
试帖诗的内容要求
格律
格律上同律诗,注意粘联、对仗、韵律等。
风格
诗歌有“赋比兴”三法,一般诗歌多用“比”、“兴”的手法来描写,然而试帖诗则很少用“比”、“兴”而多用“赋”,在“风雅颂”三体中更接近“颂”。
试帖诗中不可以用不吉利的字,例如死亡、破败、污秽等字眼一概不能出现。
同样试帖诗既不能写成纤秾浮华、满是脂粉味的香奁体诗歌,要注意庄重典雅,而且更得防止大不敬,除非你像袁枚一样遇上个好老师。
袁枚二十四岁参加乙未朝科考时,试题是《赋得“因风想玉珂”,得“珂”字》,他想刻画“想”这个字,便写道“声疑来禁院,人似隔天河”。
当时的总裁官们一看,好嘛,这是来了个不怕死的啊,便要以“语涉不庄”的理由不予录取。
幸亏当时的文华殿大学士兼军机大臣尹继善竭力争取,说袁枚年少有才、肯用心思,如果皇帝要问就由他一个人来承担责任,这才没让袁枚名落孙山。
用典
用典不能太过偏僻,如果考官看不懂你的典故,恐怕是不能给你高分的。
比如上文:“三三径”出自杨万里《三三径》诗序:
东园新开九径,江梅、海棠、桃、李、橘、杏、红梅、碧桃、芙蓉九种花木,各植一径,命曰“三三径”。
“九九天”见于杨允孚《滦京杂咏》:
试数窗间九九图,馀寒消尽暖回初。
梅花点徧无馀白,看到今朝是杏株。
“便娟”,指轻盈美好,出自《楚辞·大招》:
丰肉微骨,体便娟只。
东方朔《七谏》:
便娟之修竹兮,寄生乎江潭。
“吹万”,风吹万窍之意,出自《庄子·齐物论》:
子綦曰:“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
“长江月映千”见于《五灯会元》:
千山同一月,万户尽皆春。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最后就是通用的避讳了:
一定要在写到皇帝、皇宫、园林、圣人等处注意挪抬,常见的如:
抬一格:空一格
宫室:紫禁、彤廷、凤阙、九霄、丹宸……
园林:上苑、华林、禁树……
抬两格:空两格
皇帝的行为:睿虑、皇恩、帝泽、圣衷……
本朝:圣朝、盛世……
抬三格:空三格
天、庙、祖………
院试第二场同样考六个时辰,考试只放排一次,到时间后,周学政站起身来。
让众考生停笔,就好像后世高考答卷到时间后收卷一般,不得再进行任何增改。而所有糊名的考卷会被放到信封之中,衙差依次将信封放在木匣里,待收完卷之后,考场才开锁放排,考生依次离场。
最后一场,周学政一点小动作都没做,中规中矩。周学政可能是觉得,大部分人的应试能力不够,不能猜出他想考什么。但他错了,柳湘莲猜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