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法师、余华和鲁迅,山间夺笋,以诺若虚,免费小说导航

弘一法师、余华和鲁迅
    一直很喜欢弘一法师,但是对律宗深表怀疑。很多人怀疑律宗主要从弘一法师寿数上看的觉得不应该。而我觉得他们发祥地环境过于脏乱差,体现不出“律”字。如果把一个形式化的字单独拿出来作为宗派,难道不是应该“终日乾乾,反复道也”吗,庙堂都做不到极度整洁,律体现在哪里呢。

    可以改名叫苦宗。

    中国人有一种喜欢佛道脏乱差的文化传统。像红楼梦里的坡脚道士、癞头和尚,聊斋里流着鼻涕住在脏水里的和尚,济公,越脏法力越大,不知道为什么。

    我理解不了这种喜好。从救世角度看,牺牲便已是爱。何必低贱、作践,才算救赎世人?

    亦或者赖活着是救赎他人的一种象征。所以很多人读《活着》感觉到了救赎?

    所以日本文学热衷于好死。中国文学喜欢赖活着。

    所以鲁迅的气质是那样的。以好死的心描写赖活着的现实。弘一法师也是如此。

    冯仑说过,中国人说“你把人给尊重一下”大概意思就是贬低一下自己,让对方高贵。中国人有一个“人上人”的概念,人是相对的人。你贱方显我贵。吃得苦中苦,方能骑到你头上。

    如果能好死,鲁迅就不会骂。川端康成、芥川龙之介就不骂。他们只有极致的美和复杂的现实。如果认为赖活着理所当然,也不会骂。余华就不骂,性格好的很,十分温和。鲁迅的骂是两种截然相反的文化碰撞出的结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