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把教师比作园丁,这确是最切合不过的比喻了。在各个工作岗位上,当然有许多有意义,使人欢欣鼓舞的事,但是,就我个人感觉,在没有比教育少年人,使他们成才,成为祖国社会有用的建设者,更能令人欢愉和感到莫大的快慰了。
在我短短的教学生涯中,就曾发生这么一件事。这事发生在三年前,当我刚到一个乡村中学任教的时候,我教的是初一。班上,有个名叫沐子兮的同学。他不大说话,人很内向,也没什么特长,相貌也平平无奇,在一班四十五个同学当中,真正是所谓貌不惊人,才不出众。最初,他引起我的注意,是由于劳动。有一天,班里组织去挖野菜,体验学生的业余生活。那块菜地土质很硬,锄头落下去,一跳多高,好几锄才能挖一小块。挖了一个上午,大家都有点累,放学铃声一响,都迫不及待地丢了锄头就走。但沐子兮却咬着嘴唇,一锄接着一锄地挖着。
我看到所有学生都走了,便走上前问他:“沐子兮,你怎么不回去吃饭啊?”他抬头看了我一眼,又垂下眼帘。看样子,和老师谈话,他感到有点拘束。
“昨天,听说今天要挖菜地,我带了点馍馍,不回家了。”他说话的声音很轻,锄头却举得老高。我走过去,握住他的手,才发现他手上已经打起一溜紫葡萄似的血泡。“你看看你,手上打这么多泡也不休息。快到医务室擦点紫汞,缠块纱布。”我责备道。
他不声不响地依从了,但等我下午再来,却看到他一个人在“吭哧、吭哧”地挖着,大概早回来了。后来我问其他同学才知道,从上学期以来,每逢劳动他都是这样的,因为班上年龄小的同学多,他才总是挑最苦、最麻烦的事情做。
菜种下去大约个把来月,就到放春假的时节了。那正是早春露头的时候,每天都是晴天太阳,晒得田地开了裂,学校吃水都得到三里路外的大河里去挑。刚刚嫩芽的,呈现出蓬勃生机的鲜嫩菜苗,被太阳一晒,一天天枯黄焦萎,眼看将要干瘪。此时,学校又给我一个临时任务,让我去下乡了解一个资料。过了半个多月才回来,看见菜苗不但没干枯,反而比之前更加青葱茁壮。可是这一段时日都没有下雨呀!这是谁挑的水救活的呢?作为一名班主任,班上出现了一个这般爱护集体利益的好学生,当然让人很欣慰。我兴致勃勃地问学生,谁也不知道。我心想,这也好,你自己不肯讲,让我自个找吧!当我站在讲台上,用探索的目光,注视着每一位学生时,沐子兮依然低垂着眼帘,样子显得很拘束。这一来,不问自清,什么我都明白了。
他的劳动好,功课确不大好,语文不论是“每周日记”,还是“读书随笔”,都很难“集中主题”或者是“文笔流畅”。数学也常常只能挂在及格边缘。有几次,熄灯铃声响了很久,他还躲在昏暗的油灯下,悄悄地在念功课。
日子一天天过去,功课给他的压力,似乎越来越繁重了,甚至一响起铃声,都会给他带来一阵隐隐不安和苦恼。有好几次上晚自习,他在我的办公室走廊前徘徊,像是要表达什么。但偏偏这么凑巧,每次他一进来,周围都会有其他同学或者老师在场,他紧跟来的人,匆匆问了个课本上的问题,又匆匆地离去。
他是否有什么思想上的问题呢?我几次想找他单独谈话,但那两次忙于期末考试,便耽搁下来。谁知,一考完,他就找我来了。
像往常一样,他进门就低着头,连眼皮也不敢抬一下,嘴唇翕动着,显然他有什么事要对我说。
“有什么事吗?坐下谈吧!”我放下手中正在批阅的考卷,语气平和地说。
“老……老师,我想要休……休学!”他结结巴巴,说的很难。很明显,这些话是他犹豫斗争了很久,现在鼓足勇气才说出来的。
“休学?为什么?”我吃了一惊。虽然,我知道他在功课上感到很吃力,但却不知道他有这个打算。
“我功课不行。”
“功课不行,努力赶上嘛!”
“赶过了,老赶不上。我脑子太笨,别人读一遍两遍就能记住的,我读三四遍也不行。看来只有去劳动。”
“那你就在困难面前逃避吗?”我很不冷静,就这么训了他一句。沐子兮在班上,我是作为好学生看待到。平时经常表扬她,爱劳动,和同学们团结好。谁知,这个我心目中的好学生,竟要求中途退学,这怎能让人不失望和生气呢!
如此一来,他只好又不吭声了。我看着他脸上痛苦的表情,以为他认识了自己的错误,便开导他:“要知道,世界上没有所谓绝顶聪明的天才,也没有所谓天生的傻瓜,事在人为,只有付出才有收获,才能得到成功。万事开头难,只要肯登攀。”
当时,我的年纪也轻,经验也少。总以为,只要搬一些大道理,就可以说服人,消除一些落后的思想。因此,在二十多分钟里,我动用了很多好听的言词,看着他也没有再坚持自己的要求,便挥挥手,让他回去了。
怎知,事实恰恰相反,我说的那些话,在他听来不过是耳旁风,一个礼拜不到,他就不来上学了。
起初两天,我以为他生病了,但又过了好几天,仍不见来,又没见请假,才知道事情不妙,我又气又恼。我打定主意,一定要把他找回来。当天下午,我就到他家去找他。
沐子兮的家离学校大约五里多的路程,路不远,却不好走,一路泥泞一路斜坡。在烈日下,我走得满头大汗,到村子里一问,一个小伢告诉我,他和李大伯下田薅秧去了。
他和李大伯在田里干得正欢。我喊了他一声,沐子兮抬头见是我,似乎没料到我会来,吃了一惊,赶忙跳上田坎来,招呼我到他家去坐。
到了他家,他端烟倒茶,挺殷勤,也挺活跃,全不像在学校见了老师那么腼腆、拘束。
我略略问了几句这些天的事情,便问他为什么不上学。一提到上课,他活泼的笑容就消失了,眼光也立即低垂了下去。但他随即抬起眼睛,仿佛下定决心似的,勇敢地直视着我:“老师,您知道,因为家里的关系,我上学读书晚,功课赶不上。每次,我看到别人都是满分,而我,用尽力气还都只是大鸭蛋的时候我的心里也不好过。在教室里,有时别人看我一眼,或者聚在一起,悄悄交头接耳,或者突然哄堂大笑,分明与我无关,我也敏感的觉得他们似乎在嘲笑我。再说了,”他咬着嘴唇,仔细选择着字眼:“我觉得,反正是要回农村劳动的,念不念书也没多大用处,又难学,我就不想念了。”
哦!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同时又深感工作不深入。
“我不是故意逃跑的。”他望着我,求助似的说:“我实在搞不清楚,应该怎么办?我能劳动,也爱劳动,您不也经常表扬吗?既然如此又何必再读下去呢?”
“这不能怪你,只能怪老师,”我深感惭愧,没有尽到责任,同时尽力把语气放柔和:“读书究竟有没有用,这不是三两句话讲的清楚。但是你要知道,不读书,再爱劳动,都没有技术,技术是怎么得来的?就是念书,读懂书中的知识点研究出来的,不读书,怎么拥有真正的技术带动乡村振兴呀?怎么吸取插秧收秧的技术,增进农业发展呀?现在,你先跟我回学校,其它以后再说。”
他听到我喊他回学校,起初有点犹豫,但立即毅然答应。洗了脚,穿上鞋,跟我回学校来了。
自此以后,沐子兮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进步很快。两年后,他初中毕业,服从村里生产队的分配,用书本上的知识,科学方法试种的三亩水稻,长势很好。
今年,我又调往一所学校。翻开日记,这是一个很有教育意义的故事,我决定写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