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大宋奇观+1,北宋振兴攻略,吾谁与归,免费小说导航

第四百三十七章 大宋奇观+1
    燕京府内是一片又一片的工地,没有大卡车、水泥车和搅拌机的工地,是极为安静的。

    只有木香的味道在空气中淡淡的传开,比赵桓预想的极度恶劣的工地环境,相差甚远。

    毕竟没有噪音污染,没有空气污染和粉尘污染,天蓝的像个蓝宝石的燕京城,赵桓真的没有见过。

    风轻轻吹过了街面,御街依旧是汴京一个样式修建而成。

    而这条御街也是整个燕京府花销最高的地方,砖石地面的地砖都是来自苏州的金砖。

    而这种金砖,光滑细腻,还略带金黄色,敲起来铿锵有声,但是烧制起来是非常麻烦的,至少要二十多道工序。

    在户部的报备中,整个御街连带着赵桓修的皇宫,需要整整一亿一千万块这样的金砖铺地。

    而这样一块砖,从苏州运到燕京城,需要整整七百钱,大宋七百钱一贯,也就是说一块砖一贯钱。

    赵桓直接把户部侍郎柳成卿骂的狗血淋头!

    这是在浪费国帑和内帑!大宋富有,也没有富有到这种地步!

    赵桓劈头盖脸的骂了柳成卿后,陈冲及时的献出了金砖的制作工序,才算是把这件事平息下来。

    为此陈冲在朝堂上,留下了长袖善舞和八面玲珑的名头。

    这不是在骂陈冲,而是陈冲由一个读书读傻了的人,向着合格政客的转变。

    赵桓收到陈家的配方之后,也是一阵的心痛啊!

    这砖就是值这个价!

    运输一块砖算上折损费用,真的价值一贯一块!

    但是不算折损运输费用后,一块金砖也就两百钱的样子。

    而燕京城外的金砖坊,就是工赈监兴建,专营金砖的金砖坊,铺满御街也花费了三百多万贯。

    而铺面了整个皇宫更是花费了三千万贯。

    但是这笔钱,工赈监赚了回来。

    因为烧制金砖是一件垄断的活,毕竟是皇家御制金砖,怎么说都是一个极为响亮的名号。只有苏州苏家和山东韩家有这个生产的资格。

    孙博让建好的金砖坊,开始按每块三百五十钱给燕京城新修的宅子供货,和苏州苏家的供货价格一样,供货整个燕京所有的在建的宅子,获利颇丰。

    当然孙博为了不让八面玲珑的陈冲难堪,还专门每块给了苏家二十钱的利润。

    皆大欢喜的局面是孙博的追求,有些智慧真的自古就有。

    而赵桓就看到了这个满地金砖的燕京城。

    可惜的是,金砖这个买卖赚回本之后,开始填补其他城建的窟窿,剩下不是很多。

    赵桓打算下次倭国的海船来的时候,给日本的鸟羽天皇和崇德天皇一人带过去一些样品,试试样,看能不能打开一个新的财源。

    嗯,赵桓坑起人来,都不用过脑子,直接就是一个又一个的坑,挖的贼深。

    他走过御街之后,就来到了朝臣们阻拦赵桓北上,最重要的一个理由,担心官家受委屈。

    燕京行宫太过寒酸。

    整个燕京行宫,支出最多的就是铺了一亿块的地砖。

    其他的都是按照赵桓的要求,能省就省的指导方针下,这个皇宫在朝臣们看来,有些破烂,不够精致,不足以彰显皇家威严。

    赵桓始终觉得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艮岳宫倒是建的极为精美,难道赵佶就有皇家威严?

    自己弄出来的这个大城,不禁创造了就业,而且小气的没用什么金丝楠木、鎏金瓦、烫金窗纸、红木宫器等等乱七八糟的奢靡之物,就没有皇家威严了吗?

    燕京大朝会用的大庆殿,琉璃瓦居然不是纯粹的明红色,居然是五彩斑斓,这在帝王的规格中,实在是过于不伦不类。

    但是,反而有人夸赞他的绮丽,连燕京城的大多数房上的瓦,都成了如此模样五彩斑斓。

    赵桓没觉得丢人,恰恰相反,赵桓觉得自己非常的有威严。

    一个皇帝给国民带来了尊严,就是黑色,都能冠以五彩斑斓的黑来夸耀。

    从迹不从心的中原王朝,就是这么实在。干得好,就会有人夸。

    赵桓通过午门踏进了这座燕京行宫。

    赵英指着正前方说道:“大庆殿!面阔十八间,进深五间,长三十丈,宽十丈,高约八丈。丹陛台宽约十步。”

    “我让你装的避雷针你装了没?”赵桓问道。

    他很关心这个问题,高二十四米的建筑物,在这空旷的地方,不是找着挨雷劈吗?

    赵桓可不想自己上朝的时候,一道闪电划过,自己这大庆殿就没了,这样的人场面,实在是有些让人害怕。

    “那是必然,官家。”赵英赶紧点头。

    虽然不知道那是什么原理,但是自从官家拿出那个奇形怪状的叉子,插在汴京的双铁塔和大庆殿之后,真的再没有雷殛了。

    赵桓点了点头,这种宫廷失火很容易引得朝臣议论,避雷针的原理并不复杂,赵桓简单描述之后,大宋大庆殿用的效果是极为不错的。

    他不希望因为什么狗屁倒灶的宫廷雷殛,让大家丧失了信心。

    赵英陪着赵桓继续往前走说道:“官家,按着周礼,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太庙在左边,社稷坛在右面,行宫正前面是朝臣们处理公务的三省衙门,皇宫后面是集市。”

    “再往后走就万岁山了,是挖开护城河后,堆叠的土堆出来的小丘,已经修成了庄园,漂亮谈不上,但还算宜人。倒是整个燕京最高的地方。”

    赵桓心里咯噔一下!这个万岁山,怎么听得这么背后发凉呢?

    “赵英,我问你,这万岁山上,有没有一棵长歪了的槐树?”赵桓问道。

    “官家,臣早一步到燕京,这万岁山的山顶,确实有几棵长歪了的槐树,不过树木曲折乃是自然之理,官家。”沈从在旁补充道。

    他早早的来到了燕京,布防亲从官和清理整个皇宫里的垃圾,将户部早就准备好的皇家用品,搬进宫中,忙活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

    “砍了,万岁山上的树,只能直着长!”赵桓说道。

    这让沈从有些莫名其妙,一向对万事都不是很在乎的官家,怎么突然和几棵树较上劲儿了?

    不过他点头称是,让园丁好好修建,让槐树长得周正些,他还是办得到的。

    赵桓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这要是战事不顺,连弑帝神器老歪脖子树都备好了吗?

    他现在非常理解孙博为什么要弄祭祀河神再筑堤了,心里安慰啊!

    “官家,走累了吗?”朱琏小心的给赵桓擦了擦额头的汗。

    官家依旧是那个官家,除了最近临幸她的次数多了点,没什么奇怪的地方。

    她有些担心,是不是官家的身体吃不消了。

    赵桓摆了摆手,示意自己没事。

    “走吧。”赵桓自嘲的笑了笑,自己这是大宋,又不是大明,一棵歪脖树而已。

    赵桓率先走到了月台之上,看到了常朝用的文德殿和寝宫延福宫。

    但是燕京行宫也是一大片的工地,至少还要一年的时间,这个城市的主要工程才能结束。

    比如六局、浣衣院等地方,都还在修建当中。

    朝臣的劝说是有道理,早上十八道菜,中午三十六道菜和晚上十八道菜的宫廷御宴,这会儿肯定开不起来了。

    不过赵桓早就习惯了赵英的小食堂,倒是无所谓,就怕朱琏不习惯。

    赵桓对这些不是很精致,但是别有一番风味的大宋翻刻版本的紫禁城,极为满意。

    “不错,督促工匠建造就是。”

    “对了,朕让建的文庙武庙建好了没?”赵桓笑着说道。

    赵英为难的说道:“文庙没有,武庙倒是建好了。官家。”

    “官家文庙主祭的仓颉,国子监和太学联名反对,到现在德配天地道冠古今牌楼、万仞宫墙、棂星门、泮池、大成门、大成殿、明伦堂、尊经阁等配套的都建好了,就是立不起来主祭来。”

    “哦?”赵桓满含深意的笑了笑。

    他不立孔子为主祭,但是并不是不祭祀孔子,他很尊重孔子的各种经典和人生哲学,那是泱泱中华史上的璀璨的明珠,和他一样站在一起的是先秦的百家争鸣,照亮了整个中华的思想领域。

    但是现在的儒家过分解读孔子的言论,整个儒学早就和孔子的思想不同,甚至有些地方背道而驰。

    儒家在独尊儒术之后,慢慢变了味儿,赵桓并没有想一下子打破这种局面,现在的主要矛盾还是和金人的矛盾。

    正常的文庙里有的都有,赵桓只是在二圣之上,加了个仓颉而已。这帮文臣们就受不了了。

    措大,迂腐。

    “武庙主祭武成王姜太公,没人反对吧。”赵桓问道。

    沈从笑道:“武庙建成,还没武将去祭祀,都还不知道这个事,可能是比较忙吧。”

    赵桓哈哈大笑起来,这个忙用的极为精妙。

    武庙主祭武成王姜太公,配享的是张良。

    这都是历朝历代武庙的主祭和配享,赵桓也没有改变自从赵匡胤传下来的武庙配祭的十哲和两庑六十二人。

    只不过大宋的武庙和唐朝的武庙略有不同,唐朝立起来的十哲之一,杀神白起,被降到了两庑六十二人。

    这是赵匡胤的个人喜好,把白起从十哲席位上去掉了,赵桓又把白起换到了殿上十人。

    赵匡胤的理由是白起杀已降,不武之甚,何为受享于此?

    而赵桓没打算留金人俘虏,自然悄悄的把白起升回来才是。

    这一切都悄无人知,因为大宋的武人,毕竟不像文臣那么清闲,忙着和金人打仗的他们,哪有空管这个?

    赵桓向着武庙走着,该有的忠魂铭碑,昭勋阁,也加入了武庙的规制建筑套餐之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