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就是摆明要包庇李义府,这也没有什么可说的,韩艺也早就料到了,他只是想争取一个让民安局名誉不受损的结果,这就够了。好在李治还是给予了民安局一个台阶下,毕竟他还是让李洋去一趟民安局,走个流程。
出了两仪殿,韩艺正准备与程处亮出宫,回民安局去,一个宫娥突然走了过来,皇后宣他过去一趟。
韩艺向程处亮道:“总警司,你就回去吧!”
程处亮愣了一下,随即道:“可我回去该怎么办?”
韩艺翻着白眼道:“当然是先撤啊!顺便通知那些告状的农夫明日去民安局一趟。”
程处亮瞧了眼那宫娥,点点头,然后大步离开了。
而韩艺则是跟着那宫娥往后宫那边行去。
来到花园中,但见武媚娘坐在亭内。
“微臣韩艺参见皇后!”
“进来说话吧!”
韩艺来到亭内,武媚娘微微一瞥,带着一丝幸灾乐祸道:“我说什么来着,想不到这么快就应验了。”
韩艺忙道:“皇后明鉴,这与微臣可没有关系,说到底,这也不是什么大事,我之前就是顾忌到皇后,才建议息事宁人,若是李义府愿意配合的话,根本就不会闹到今日这地步。”
武媚娘却道:“但这也怪不得李义府,他刚刚出任中书令,儿子就被你们民安局给抓了,况且你还参与了其中,你叫他颜面上如何过得去,朝中大臣非得认为你要压他一头。倘若李义府要抓你的夫人,即便他有正当的理由,你会答应吗?”
这一句话真是正中韩艺的要害,可见武媚娘也是非常了解韩艺的。因此韩艺也不敢隐瞒,如实说道:“微臣当然不会答应,因此这一回,微臣也并不想冲撞李义府,而是尽量希望息事宁人,我们也为此做过努力,只是当时事出有因,我们不得不采取措施,希望陛下能够出面调解。”
“这事只是小事。”武媚娘笑道:“你明白这个道理,那我就放心了,我不是想偏袒李义府,只是你要明白,这利器可以伤人,也可以伤己,若是你利用民安局去对付李义府,其实同时对付的也是你自己。”
其实她还有半句没有说完,就是也会伤及她的权益,就是权力必须要凌驾于律法之上,你如果将枢要大臣禁锢于律法当中,那你自己也是枢要大臣,你不可能做到完全不犯法,至少陈硕真还在那里,我们是统治阶级,怎能让律法这把剑悬在自己头上了,如果萧无衣犯法了,你是抓还是不抓,那不用说,韩艺肯定会包庇萧无衣的。
韩艺点头道:“微臣一定谨记皇后的教训。”
“教训就谈不上了,你是一个聪明人,我相信你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但是你在某些方面,总是希望做到尽善尽美,可是我认为这是不可能的。”武媚娘轻描淡写的说了一句,又正色道:“这话说回来,这事似乎不简单,不知你如何看。”
好聪明的皇后啊!韩艺道:“回禀皇后,臣也以为这事是有人在背后操纵的。”
武媚娘面色凝重道:“那你可知道是谁在背后搞鬼?”
“具体是谁,我还未查明!但是――!”
韩艺稍稍停顿了一下,道:“但是我从整件事的经过来看,我认为不是朝中大臣所为,而是京城那些公子哥所为。”
武媚娘问道:“此话怎讲?”
韩艺道:“根据民安局的调查结果来看,如果这是有人设计的,那么肯定与当时打猎的公子哥有关,而那些公子哥的长辈在朝中也不是一派的,彼此间素有恩怨,因此微臣认为这是他们自己所为。他们这么做的目的,其实目的不在于李义府,而是在于民安局,他们觉得民安局损害了他们的权益,反而有利于平民的,故此设下这个局,让微臣与李义府自相残杀,他们从中渔利。”
武媚娘抿唇一笑,她哪里听不出韩艺这弦外之音,就是说我们民安局其实在打破民间的士庶间隔,对你还是有利的,这一点她也想到了,但是她只想民安局在民间发挥作用,不要涉及到朝堂上来,道:“难怪你这一回处理的方法与以往是大不一样,原来你早就察觉到了。不过长安这些纨绔子弟,都不是善类呀,竟敢挑起当朝宰相之间的斗争。”
说到这里,她轻轻一笑,又问道:“那你打算怎么办?”
韩艺笑道:“我认为那些人不过只是跳梁小丑罢了,与他们一般计较,也只会自降身份,而且如果我们继续追究下去,他们肯定也会反击的,这事只会闹得没完没了,因此微臣以为给予一点警告就是了,不再继续追究下去了。”
“跳梁小丑?”
武媚娘轻轻一笑,道:“我虽也赞成这么做,但也仅限于这一回,但是不要再有下回了。”
她最担心的就是韩艺与李义府自相残杀,如果他们两个有所折损,那对于她的伤害太大了,其实她是不能容忍的,只是这回她知道也抓不住对方的把柄,说到底没有人逼李洋去踩踏庄稼的,而且,你追究的话,那这案子就肯定没完。
韩艺道:“微臣明白。”
武媚娘随口问道:“对了!不知是谁将这事捅到陛下那里去的。”
韩艺愣了下,道:“应该杜中书。”
武媚娘点了点头,苦笑道:“这两个中书还真是水火不容啊!”
韩艺点点头,心中突然冒出一丝惧意来。
正当这时,忽听有人喊道:“皇上驾到!”
但见李治从外面走了进来,武媚娘、韩艺急忙迎上,“臣妾(微臣)参见陛下。”
“免礼!”
李治忽然瞧向韩艺,诧异道:“韩艺也在啊!”
武媚娘笑道:“最近太子不是一直念着韩艺总是未找他玩么,因此臣妾听闻韩艺入宫了,便将他叫来,好好数落他一下,可不能这一而再再而三的敷衍太子。”
日!你脑筋转得还真是快呀,但是也用不着这么说吧!你这不是给皇帝借口发挥的机会么。韩艺心中一阵郁闷。
果不其然,李治冷冷笑了一声,“这可不能怪韩艺,韩艺担当重任,又得去民安局,又得去户部,还得去人家家门前吃午饭,哪还有空够去东宫找太子啊!”
武媚娘听得抿唇一笑。
韩艺尴尬道:“微臣知罪。”
李治忍不住又说一句,“就你小子事多。”
韩艺垂头不语,心里却觉委屈,分明就是李义府惹出来的,怎么又怪我事多了。
李治心里当然明白,但是他跟韩艺最熟,而且韩艺辈分最低,不只有数落他几句,道:“朕也有几日未去查看太子的课业,就一块去吧。”
于是三人去往东宫。
来到东宫太子书房外,只听得里面传来李淳风的声音。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又听得一阵读书声,“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李治和武媚娘对视一眼,又与韩艺轻步来到窗外观看,但见李淳风站在中间,一手持书,一手负于背后,而周边还坐着几个不到十岁的小孩,坐在正中间的就是太子李弘,这太子读书,肯定会有书童陪伴左右,不然一个人读书多么无聊啊!
忽听李弘说道:“老师,这话的意思是善于治国者,要让百姓变得愚昧,不要让百姓变得聪明么?”
李淳风摇摇头道:“当然不是,这一段话的‘愚’指的是淳厚朴实,而‘智’是指智巧诡诈。”
李弘若有所思道:“可是君主如何教百姓淳厚朴实呢?是不是让百姓不要读书,不要知道的太多,只要让他们懂得去种田和织布,不受饥寒就可以了,这样他们就不会变得智巧诡诈,而变得淳厚朴实,利于国家的安定、和谐。”
淳厚朴实是教不来的,只能去驯化,就跟驯马一样。
李淳风稍稍迟疑了下,才点点头道:“也可以这么说,若是百姓都衣食无忧,这天下自然太平,因此教百姓种田、织布,实则是为百姓好,也是为国家好。”
其实不管是老子,还是孔子,都有这种思想,因为他们的终极目的是一样的,不管是无为而治,还是有为而治,都是为了创造和谐社会,百姓种田织布,服从命令就行了,如果人人都满腹经纶,去想着如何治国,那谁还会去种田,不天天寻思着如何做皇帝了,让每个阶层都做好自己的本分,不要去奢求更高的地位,这样的国家才会和谐。
这是愚民思想吗,当然是的!不管老子这句话中的“愚”、“智”,究竟是什么意思,其实都带有愚民思想的,什么是淳厚朴实,不就是安于本分么,你种田,你子子孙孙就都种田,不要去读书,不要想太多,但只有愚昧无知的人才会安分守己,聪明的人当然想要更好的生活呀,自然会力争上游,凭什么你们在上面享福,我在下面种田,但这在当代你不能说错,如果个个都是陈胜吴广,那怎么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国家怎么发展。
这可是储君呀,李淳风当然不敢随意更改何种愚民思想,只能说是的。
李弘又问道:“那为何母后要建昭仪学院,供那些百姓的儿女读书,这不是要大兴教学么,可读书会让百姓变得聪明。”
武媚娘不禁看了眼韩艺。
韩艺郁闷了,什么意思,不会这你也怪我吧?
这一句话可算是把李淳风给难住了,自古以来,只有有身份有钱的人才能读书,寻常百姓是没有资格读书,还是武媚娘开得先例,他突然呵呵一笑,道:“关于这个问题,恐怕得请窗外的几位智者来问殿下解答了。”
李治反应极快,小声道:“这交给你了。”
靠!韩艺惊慌道:“陛下,臣也没有读过几年书啊!”
武媚娘道:“但这是因你而起啊!”
说着,她也不给韩艺辩解的机会,跟着李治走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