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北进第十七章,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常乐无言,免费小说导航

第五部北进第十七章
这一段时间,孙波又干了几件分风光的事情,头一件是组织了以一团一营为主体,另以三营配合的一次主动出击,端掉了石龙镇据点,全歼日军一个小队和二鬼子的一个大队。(WWW.noveldh.com)

第二件事是派出了重新组建的飞狐部队,化装潜进了沔阳县城,招摇撞骗的在县城里面大吃大喝了两天三夜。最后打开了县城监狱,炸掉了军火库和粮库,然后大摇大摆的开着鬼子宪兵队的大汽车闯了出来,还没忘了给孙波捎来了一个沔阳作菜最拿手的厨子,现在孙波就一边喝着小酒,一边笑眯眯的品尝这个厨子作出来的正宗沔阳三蒸。

沔阳三蒸可是仙桃的一道传统名菜啊,馆子里有名堂的即粉蒸肉、蒸珍珠元子、蒸白丸。后来又发展出蒸青鱼、蒸猪肉、蒸蔬菜,驰名于“九省通衢”的武汉就有“蒸菜大王,独数沔阳,如若不信,请来一尝”的歌谣。

清代、民国,武汉三镇不少餐馆挂“沔阳三蒸馆”招牌。后来,“三蒸”发展到了北京。北京虎跑坊有餐馆悬牌“湖北三蒸馆”。据这厨子讲,当日,东北军少帅张学良在护卫簇拥下,途经虎跑坊,见“湖北三蒸馆”,不知何谓“三蒸”,便进馆品尝,大饱口福后题联:一尝有味三拍手,十里闻香九回头。

这厨子看孙波吃得高兴,知道自己这条小命算是保住了。虽然说不知道这山大王什么时候放自己回家……

心情放松之下就指点着桌上的菜肴讲起了古:这沔阳三蒸传下来至少有600年了,相传元末渔家子弟陈友谅在沔阳揭竿而起率众起义,在攻陷沔阳县城后,为犒劳兵士,陈友谅地夫人潘氏亲自下厨,这位夫人别出心栽,将肉、鱼、藕分别拌上大米粉。配上佐料,装碗上甑。猛火蒸熟。蒸出的肉、鱼、藕味美质融,兵士啧啧称赞,从此民间常用“三蒸”款待宾客,喜庆佳节。义军吃上这样好饭菜后,士气大振.常打胜仗,柴桑一战,大挫元军。促成了陈友谅在九江称王之举。

孙波一听到士气大振,常打胜仗,更是摇头晃脑,喜不自胜,没想到这厨子不单单菜烧得好,还挺会凑趣来事,当下大赞:

“好,想不到这菜竟然还有这个典故。既然如此,本团长现在就特招你入伍了,从今天起你就是团部的炊事班长了。”

当下也不管这厨子哭丧着脸的模样,打着哈哈就出了大门往外查哨去了。现在这日子舒坦啊,真是给个神仙都不干,自从兴化那不明不白的一场败仗之后。孙波就带着部队一路往西,在两个师团的鬼子的沿途“护送”之下,前面地国军早就闻风而散,因此孙波的一团是穿州过府,一路直下湖北,跑地时候是慌不择路,又一直没有接到潘杨的命令,一路转战之后就来到了着鄂中。

没想到湖北这地方还真是不赖,先不说这里局势犬牙交错,日军的势力就不说了。在这里并不占有优势。国军方面呢?算得上字号的就有嫡系的汤恩伯部、王劲哉部的杂牌一二八师,还有品种繁多的打着各种旗号地地方武装。另外还有南京的汪伪部和还未成多少气候的新四军游击队。这各方面势力纠缠在一起,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孙波率部来到这里之后,先是和王劲哉部遭遇,然后狠狠的干了一场之后,在这里站住了脚跟,随后收编了几支打着共产党新四军旗号的游击队,在沔阳地区扎下了根。

孙波是潘杨一手在缅甸提拔起来的亲信,出身是缅甸华人,说实在的,小伙子打仗是一把好手,作为一个团长,在中级指挥员的位置上干了也有些时日了,可相应地来讲,缅甸出身的这一批人,在政治上却缺乏对共产党的认同感,也就是说,这小子算是个唯潘杨之命是从的家伙,其实不光是他了,挺纵的另外几个团级主官,也全是这种出身。

要搁在平常的时候,这老潘还在地时候,那这些家伙是说一不二,服从命令听从指挥。这年月,这些草根出身的军人讲的是有情有义,潘杨对他孙波上有提拔重用之情,下有战场袍泽之义。别说是打鬼子了,就是要借脑袋去使唤两天,那也没什么不可以的。可现在潘杨不在了,没有潘杨的命令,其他人来那可就对不起了,要打鬼子可以,可率部千里北上,孙波当即可就不伺候了,于是乎靠山吃山,便在这沔阳附近扎下根来了。

自从收到潘杨的死讯之后,孙波首先是不相信,随后就下定决心要把老潘给找出来,用一句最粗俗的话讲,那就是生要见人,死要见尸,遍寻无果的情况下,这小子也没别的办法好想,干脆就自己打出了潘杨的旗号,在周围四处活动,自己地大名先后退一步,把功劳拱手送给了潘杨。

按照孙波地旨意,手下这三个营以潘杨部队的名义,在沔阳周边地十余个县域内先是贴满了布告公告之类,一会儿宣布捉拿宪兵队长,一会儿宣布通缉守备司令,今天在这里打上一个伏击,明天在那里拔掉一个据点,一时间整个以沔阳为中心的区域内鸡飞狗跳,到处都在传说潘杨打到鄂中来了。

孙波在这里埋头苦干,其余那些被打散后重新集结的挺纵旧部可就坐不住了,先不说齐宇等高级指挥员的想法,就说那些个团、营、连长吧,都一门心思想要重新找到潘杨,突围之后因为日军步步进逼,原本还能使用的两部大功率电台因为电池用尽也无法和中央取得联系了,这样一来,那些被空降下来的政治委员们就无法制止这些军事干部们的行动了,于是乎,挺纵余部在齐宇的命令下,开始向最先闹出动静的沔阳地区靠拢,反正当时在日军的追击下,也已经跑到了鄂皖边界了,为了引起心目中真正潘杨部队的注意,这些家伙也就打着潘杨的旗号一路行去,这才有了遍地烽火四起,潘杨无处不在情况的出现。

其实这些人都想差了一点,一直以来他们都认为潘杨的身边应该有一支不大不小的部队的,没想到潘杨突围的时候打得如此之惨,身边根本就没剩几个人,因为要照顾身负重伤的柳青言,躲在了人蛇混杂的大武汉,所以齐宇等人与潘杨派出的人员接上头,已经是数月之后的事情了。

其实不管是面对着柳青言也好,蔡京华、孙波、齐宇也好,潘杨都不敢告诉他们自己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

轰轰烈烈的北进失败了,就像历史上数次无疾而终的北伐一样,诚然,这次的兴化之战是自己指挥上的失误所造成的,可按照当时的情况,就算不在兴化城下被日军击溃,这支从杭州誓师北上的队伍究竟还能继续走多远呢?答案很简单,同样是前途渺茫。

是啊,前途渺茫,挺纵的行动,至少是挺纵的实际情况,包括兵力的多寡,以及领军的人物这绝对是一个秘密,誓师北上虽然轰轰烈烈,但无关人员知情的人不多,行动的目的、出发的时间也曾经作为一项机密严格限制了知情人,为什么这边一动,那边鬼子就派出重兵围剿呢?诚然,这中间不排除鬼子间谍和国军那边泄密的可能。可潘杨在当日抱着柳青言从悬崖上滚落下去的时候,曾经冒出过一个疯狂的念头:会不会是自己人在中间作祟呢?自己会不会成为了一个政治上的牺牲品呢?

一想到这里,潘杨就不禁浑身发冷,作为一个从未来回来的人,潘杨参加**的动机无疑是有问题的,最开始的目的说出来都让人觉得好笑,那就是活到全国解放之后,混上一个离休待遇。

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自从靠着所知历史的帮助,一步步的搀合进这段历史之后,潘杨对党的忠诚,一方面是建立在大势所趋的前提下,另一方面,无疑也是受到了那个年代卓越的领袖们人格魅力的感召。从潘杨所能了解和接触的历史来看,党无疑是一个辉煌而永远正确的组织。

可越来越融入到这个年代之后,潘杨在改变历史,同时历史也在改变潘杨本人,潘杨模模糊糊的觉得,党作为一个组织,也是由人组成的,这里面人的思想和能力又有许多不同,仔细辨别和分析,这里面的人都是人格高尚和纯洁的吗?战争不仅仅是战争,更多的还是政治斗争的延续,能征善战的战将多了,自己如果不是熟知历史,借力打力,是不可能有今日之成就的,当初自己手中最大的筹码就是全美械装备的210师,可现在美械装备师已经交到了华东军区手中。挺纵虽然堪称精锐,可区区九千余人绝不是一支不可缺少的力量,会不会是……

ps:全局民警大会,不能不参加,耽误了更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