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三二章萧宗大行
大秦,可算是中州历史上最强盛的一个封建王朝,如同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一般,大秦开国一百多年,正值旺盛之期。(www.noveldh.com)
先后五位帝王,除了成宗帝丝毫没有建树之外,其余四位皇帝要么是一代明君,要么就是一代枭雄,丰功伟绩,开创大秦盛事。
五位帝王的皇陵分为东西两座,各距京城东,西八十里,故称‘东陵’和‘西陵’。
两座皇陵始建于‘武德’八年,秦龙登基称帝的第八年,各占地面积2000平方公里,规模庞大,是以大晋皇陵为基础建立,其寓意是,就算是死了,也要压过前代的王朝。
龙帝皇陵最大,位于东陵正侧,地面由紫花石铺满,内设东暖阁,有一佛楼,木雕非常精美,陵地宫规模庞大,雕刻精细,是其他帝陵无法比拟的。
墓的地宫隧道长十三丈五尺,宽一丈,深三丈五尺。地宫分为前后两层,各有考究的石门。
第一层殿内陈设各种祭器,正中是石香案,两旁排列着用五色绸缎制作的侍从宫人,殿内还有几个大红箱,箱内存放着秦龙生前使用的器物衣服等,中间挂二盏‘万年灯’。
第二层石门内是安放石棺的大殿,共九间。内有石床,高一尺五寸,阔一丈,上面安放着龙帝秦龙的石棺,至于秦龙的尸首是否在石棺之中,哪…谁有能知道?
秦氏第五代帝王秦萧宗。
宣武十年,在老宰相李卫的建议下,扩建京城的同时,也开始修建自己的皇陵,至今已经二十五年。
他的皇陵位于京城以西八十里外西陵之中。
西陵,内有宫殿三十六座,其中最大的宫殿内有六十四根金龙盘玉柱,用极为珍贵的黄花梨木构成,金龙用弹簧控制,龙头龙须可随风摇动,金光闪闪,似真龙凌空,扶摇直上,充分反映了这位君王的独到用心。
……
……
皇帝从死亡到葬入陵寝,要经过多道繁杂的手续,日程也拖得很长,比如,老皇帝的老子文帝,从六脉初绝到葬入东陵,耗时将近一年,花费白银上百万两。
皇帝断气,经过一系列整扮容貌后就穿上殓衣,称为小殓。
尸身覆以陀罗经被,黄缎织金,五色梵字,而且经过和尚念经持咒,非常贵重。
这时宫中所有的人,皇后妃嫔,太监宫女,皇子皇孙都要着白布孝服,放声举哀。
官员们要立刻摘掉帽子上的红缨子,拟定主管大臣名单,准备国丧活动。
皇帝尸体入棺称为大殓,新死还没有谥号的时候,称大行皇帝。
皇帝的棺材因用梓木制作称为梓宫。
大殓后,大行皇帝的梓宫放在皇帝寝宫,灵堂也设在这里,因为这里是皇帝生前的正式寝宫,取‘寿终正寝’之意。
皇帝的梓宫在灵堂期间,要举行多次祭祀活动,然后才选择黄道吉日移到陵墓地宫。
老皇帝死,禁忌繁多。
继位的嗣皇帝穿孝衣,截发辫,行三年丧礼,一百日以内上谕用蓝笔,百日以后在御门听政。
皇子皇孙以及主管丧仪的王公大臣,百日之后才可卸丧服,在京的军民百姓要在二十七天中摘冠缨,服素缟,一个月内不准嫁娶,一百天内不准作任何形式的娱乐活动,四十九天内不准屠宰,二十七天不准搞祈祷和报祭。
所有人一百日以内不准剃头。
京城自大丧之日始,各寺,观鸣钟三万次。
帝衣物烧掉七百三十四件梓宫在寝宫停放二十七天后,移至殡宫暂安。
无论梓宫停放在哪里都要举行各种祭礼。
每次祭祀,不仅要举办筵席,还要焚烧若干祭品。
凡是死者生前用过的衣物,除了分送亲属留作纪念的部分,其余都要烧掉。
所烧的衣物数量、价值都非常可观。
十月二十七日殿祭礼焚化:天鹅绒冠一顶、蓝江绸棉袍三件、石清江绸面褂三件、湖色青绸夹袄一件、蓝宝地纱衫一件、月白青绸棉中衣一件、纺丝中衣带一条、白布棉袜两双、青缎凉里尖靴一双、蓝绉绸夹帐子一架、绉绸棉被一床、蓝绉绸大枕头五对。
十二日,十五日,十九日,二十一日各按照此规格焚化一次,此后满月,二满月……周年、三周年……每次都要焚烧二十到四十件。
梓宫葬入崇陵地宫焚化九十六件。
三年来共焚化多达七百三十四件。
从出殡到入葬细节繁琐从梓宫出殡到陵寝地宫安葬,也要大费周折。
行前要祭告天、地、祖宗,行程中每日行朝夕奠礼,到了山陵要行祭告后土、山神礼。
仪式大致相同,祭酒、跪拜、读祝词、随梓宫行。
在梓宫入地宫后还要在行升附太庙礼。
一般而言,这样的典礼开始,嗣皇帝由太庙左门入,文武大臣从台阶下上,北面序立。
大臣启牍,大学士行三叩礼奉神主(老皇帝)牌位置于题案上,后嗣皇帝与众大臣就拜位,上香,读祝官读祝文,献三爵酒,并送燎炉焚化。
嗣皇帝至宝座前跪拜,奉神主牌位置于黄启行。
仪式庄重而神秘,出错自然要受到重罚。
…..
…..
可是,这些繁文缛节到了新君秦元明这里,便成了一张白纸:一个字——简。
能简化的东西,通通简化。老皇帝秦萧宗被烧得连尸体都没有,还安放什么?
大秦正值动乱之期,乱党犹在,而,百官奇缺,再如此大葬,必然引起事端。
被秦元明拿着把柄的百官敢说什么?什么都不敢说,天子没有追究兵变一事,便是万幸之事,此刻,进谏等于自己往刀口上撞,还不如自己在家上吊舒服。
再则,身为后宫之主的大秦太皇妃月清明都没有站出来为自己死去的丈夫说两句,自己这些官员还折腾什么?
于是,
短短三天的时间!
在这位恐怖天子的旨意下,老皇帝的入殓仪式通通被简化。
但,出殡送往皇陵的仪式是万万不能简化,依然是由嗣皇秦元明亲自送老皇帝的梓宫出殡到陵寝地宫安葬。
卯时(五,六点左右。)
京城西门大开。
西门大街之上,白帐如雪花飘舞。
宫鸣太和钟大鸣,皇帝起驾,钟声止,鼓乐声起,大典正式开始。
此时,西南悬天灯,烟云缥缈,烛影剧院摇红,给人以一种非常神秘的感觉。
大秦新君秦元明领着身穿丧衣,或披着白灵,带着白带的百官登上位于京城城北的丘陵坛。
前三日皇帝开始斋戒,前二日书写好祝版上的祝文,前一日宰好牲畜,制作好祭品,整理神库祭器。
皇帝阅祝版,至皇穹宇上香,到丘坛看神位,去神库视边豆、神厨视牲,然后回到斋宫斋戒。
前夜,由太常寺卿率部下安排好神牌位,供器,祭品,乐部就绪乐队陈设,最后由礼部侍郎进行全面检查。
在丘坛共设七组神位,每组神位都用天青缎子搭成临时的神幄。
上层圆心石北侧正面设主位—龙帝神牌位,其神幄呈多边圆锥形。
第二层坛面的东西两侧为从位--日月星辰和云雨风雷牌位,神幄为长方形。
神位前摆列着玉、帛以及整牛、整羊、整豕和酒、果、菜肴等大量供品。
单是盛放祭品的器皿和所用的各种礼器,就多达七百余件。
上层圆心石南侧设祝案,皇帝的拜位设于上、中两层平台的正南方。
丘坛正南台阶下东西两侧,陈设着编磬、编钟、鎛钟等十六种,六十多件乐器组成的中和韶乐,排列整齐,肃穆壮观。
祭拜先祖神位之后,吉时一到,
大秦新君秦元明从昭享门(南门)外东南侧具服台更换祭服后,便从左门进入圜丘坛,至中层平台拜位。
此时,乐奏齐鸣,秦元明至上层龙帝神牌主位前跪拜,上香,然后到列祖列宗配位前上香,叩拜。
回拜位,对诸神行三跪九拜礼。
今日的秦元明依然穿着明黄的龙袍,在龙袍之外,加了一条白灵,他脸上庄严肃穆,仅限帝王之威,原本枯瘦的身子,在短短三日之内,变得硬朗挺拔,七尺的身高配合威严的气势,不得不让人想起十余年前,身为大皇子的秦元明曾经是威震蒙熬,令人草原部落闻风丧胆的龙将。
身为大秦宰相的韩非今日紧跟秦元明身后,这位人称精相的老狐狸,今日也难得步态轻盈,他似乎知道,今日一过,大秦将在身前这位新君的领导下,开创更大的基业。
韩非其后,有资格跟着的文武百官多达六七百人,而,神坛之下还有上千官吏,场面何其壮观。
祭拜先祖之后,齐声哀乐鸣。
皇城午门大开,
128抬的‘独龙杠’,带着老皇帝的棺柩开始绕着皇城一周,之后,再从西门出城朝皇陵。
这种杠是用一根前镶龙头,后嵌龙尾的大杠,龙头、龙尾均为金箔罩漆,杠上涂以黄漆,以这根主杠为轴心,两旁相你地各拴小杆,抬杆,每边各用六十名杠夫抬着,以表示‘真龙天子’归位。
轴心大杠下,悬着黄云缎加绣金龙的大棺罩,罩顶上,饰以金葫芦火焰形的顶子,罩的四角上各系一条黄绸带,披于前后两侧,以杠夫四名,每人各牵拽一头,缓缓行进。
杠罩两侧,各有杠夫十二名,每夫各举拨旗,红漆竹竿,上挑横两尺,竖三尺,长方形,黄地白圆光,上书‘皇室奉安’字样的小旗。
杠的四角各有一名手持约两尺长和一尺长的老红木的木尺各一根,以指挥、协调杠夫们抬灵操作和行进的步伐。
抬杠的杠夫都是皇宫和卫所属的差役。
按定制,要求他们前三天即要斋戒,沐浴,剃头,刮脸,全身衣帽皆新。
头戴青荷叶帽,上插朝天锥式的黄雉翎,身穿紫色团花麻驾衣,土黄色套裤,足穿白布袜、青布靴、上盖黄色靴护,手上还要戴上黄手套,以示极度庄重、严肃。
这一次秦萧宗大行,
司礼监,内官监,御用监,司设监,御马监,神宫监…涉及到了宫中所有的宦官机构。
此刻,
通往西门的大道上,百姓回避,纵然有路人也是面朝背面,五体跪拜,唯有皇帝棺柩过去之后,才能抬头看看。
浩浩荡荡的队伍,分成两批,现在从皇城午门而来的是抬着老皇帝秦萧宗棺柩的大队。
走在最前边的是一座一丈多高的大幡。
其形状为一红漆四方木架,中间装置一根红漆旗杆,杆顶为一金箔罩漆‘火焰’形的葫芦顶,顶下悬挂着一面绣有金龙的黄帛直幅,垂至杆底,四周以红色‘火焰’为饰,上系铜铃,走起来叮当作响。
其后,紧跟着浩浩荡荡的旗队,全都是清一色的白色锦旗,锦旗上绣着,飞虎,飞龙,飞凤,飞熊,飞豹,飞鲤,等物,光是举旗的人就是三百多人。
金立瓜,金钺斧,金天镫,金兵拳,金指掌,金卧瓜,金皮槊,金督各一对。
金轮枪,金螺枪,金伞枪,金盖枪,金花枪,金罐枪,金鱼枪,金长枪各一对。
大黄云缎座伞一把,高丈许,由两名执事夫牵黄绸带前行。
如意亮轿一乘,四人抬,背似如意头,上有黄绫靠垫,并铺以豹皮一张。
大掌扇一对,走在日照影伞的两旁,表示为大行皇帝打扇。
拉号,官鼓,唢呐,海笛,笙,九音锣,跟锣,数百名身穿丧衣的宫廷乐师,跟在其后,一路上哀乐不断,一直要吹到皇陵。
乐师之后,便是老皇帝秦萧宗的棺柩,一百二十八人抬着的独龙棺柩神坛,占据了大路的三分之二,其亭宫殿顶盖,敞门但罩以黄纱帘,棺柩左右各大黄云缎座伞一把,高丈许,由两名执事夫以黄绸带拉幌。
老皇帝棺柩之后,便是身穿孝服的妃嫔们。
老皇帝秦萧宗生前所不好女色,但,后宫妃嫔也有数百人,这些嫔妃被身穿盔甲,起着清一色白马,盔甲和长枪上都系着白灵的御林军押着,一个个要么放声哭嚎,一个个要么双目茫然地跟着老皇帝的棺柩。
除非嗣皇秦元明开恩,不然,这些老皇帝的女人,哪怕是连一次都没有被宠幸过的女人,都只有一个下场——陪葬!
一旦先帝驾崩,这些顶着皇帝女人名头女子,放回民间不是,养在宫中更不是,不然,新君继位之后,岂不是还要多出一大群后妈来?
大秦开国之后,虽然取缔了活人陪葬的习俗,但,那只是针对兵将而言,只是针对一般的王宫豪门而已。
一国之君的大丧,依然需要活人陪葬。不光是妃嫔,就连抬皇帝棺柩入陵的人,也不能再出来。
三千名御林军随着老皇帝的棺柩终于出了西门。
“呜~!”
随着几声号角,一直久候在京城西门左右的清一色大军也开始调转方向。
离城门最近的大军,是前都城两万步兵,个个都是全副武装,黑压压的方阵,望望望去像是一片黑色的海洋。
在步兵前面,是这次平乱的功臣,后都城一万铁龙骑!
黑盔,黑枪,黑马,黑压压的一片骑兵,每一个人身上都散发这一股浓浓的血腥味,他们身下的骏马像野兽一般低吼着。
一万铁龙骑分成左右两翼,各五千人。
三万兵将如同两条巨龙,盘踞在西门外数里的大地上。
“前!”
待棺柩行至一半的时候,位于铁龙骑最前面的将领,巨剑一挥,军旗迎风舞动。
哗~!
一万铁龙骑齐刷刷调转马头,旋即,两万步兵同一转身,只感觉大地微微颤抖,咄咄之声,踩踏沙土的声音顿时震响起来。
算上护送的御林军,近四万大军护送着老皇帝的棺柩,远远望去,就像一把苍茫巨剑,朝着西方缓缓前进着。
这还只是这支大队的前半,老皇帝的棺柩一离开城门处,嗣皇秦元明所率领的大队也来到城门。
文武百官,宫廷仪仗,皇亲国戚,外加三千御林军,还是那位太皇妃月清明都在这队伍之中。
也并非所有的文武百官都有幸去皇陵,被太常寺选中的官员才能参加,这些官员几乎都是朝廷的三品以上的大员。
其他官员只是把棺柩送出门即可。
而,太子秦九玄身受重伤,无法起床,因而没有跟随。
各部各机关的要臣,侍郎等官吏也没有跟随。
如此浩浩荡荡的队伍,足足连绵数里,就像一条五色斑斓的大虫,在京城西面宽阔的平原大地上,缓缓爬行着。
辰时(七,八点左右)出发,八十里的距离,人每个时辰可行七八里,走到皇陵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五六点。
所以说,皇帝大行也是一个累人的活儿。
要是往日的话,皇帝大行并不需要这么多兵将,文帝大行的时候,老皇帝秦萧宗仅带了八千兵将。
不过,新君秦元明在这种时候,从京城抽调四万兵将保护自己的安全,也说得过去,但,换句话说,如此一来的话,京城的防御不就空虚了吗?
话说,一只黑鹰在此时此刻,已经来到京城数百里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