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称霸中原的主要对手是南方的楚国,楚国的建立者叫做熊铎,他的祖先在远古时期,是管理火种的祝融氏。熊铎因为祖先以及自己的功勋,在西周初期,被周成王册封为第四等(子爵)诸侯,封地在楚蛮地区,都城在丹阳(今天的湖北)。
熊铎及其后代,在江汉平原,披荆斩棘,开创基业,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地域辽阔的大国,因为对自己子爵的称号不满,就擅自提高自己的称号,自称为王,竟然与周天子平起平坐,当时的周天子,已经没有了讨伐边疆地区的楚国的实力了,只好听之任之,中原各国都把楚国看做异类,说楚国是蛮夷之国,与中原华夏诸侯不同。
春秋时期,周天子权威丧失,天下诸侯蠢蠢欲动,大鱼吃小鱼,开始争夺起来,没有了秩序,也没有人管了。
楚国趁着混乱的局面,就一口气在南方吞并了几十个小诸侯国,成为疆域纵横千里的大国,超过了当时的任何一个诸侯国。楚国扩张的势头很猛,其矛头直接指向中原华夏族的各国。
到了楚成王继位后,对内安抚百姓,广施恩德,对外与周围诸侯国恢复关系,并且派人向周天子进贡,周天子赏赐给楚成王祭肉,对楚成王发出旨意说:“好好镇守南方,不要侵犯中原。”周天子根本没有把楚国看成自己人,只希望楚成王在南方老实呆着,楚成王希望周天子承认楚国地位的愿望没有实现。
楚成王不仅没有能够跻身华夏先进诸侯国行列,还遭到了中原国家的两次联合打击,使得楚成王壮志未酬。
首先是齐桓公,姜小白(齐桓公的名字)靠着管仲的谋略,打着“尊重周天子、打击排挤蛮夷戎狄落后民族”的旗号,组成联军,浩浩荡荡地远征楚国,联军的战车有上千辆,兵力超过楚国,而且打着正义之师的旗号,给楚国很大压力。
楚成王一方面积极组织大军对抗,使得齐桓公的所谓联军不敢轻易南下,因为中原各国的战车是不敢轻易到南方水乡的;另一方面,楚成王派遣文武双全的外交官屈完去到齐国军营,与管仲交涉,屈完不卑不亢,最终迫使齐桓公见好就收,与楚国避免了生死之战。
此次交锋,遏制了楚国背上的势头,中原各个小国,得到霸主齐桓公的保护,暂时避免了被楚国侵扰的命运。
好景不长,齐桓公死了,齐国走上了下坡路,内乱不止,根本无力保护各国,楚成王趁机扩张。宋国的迂腐君主宋襄公想模仿齐桓公,成为号令中原的新霸主,不料,因为实力不济,被楚成王戏弄了一番,成为天下的笑柄。
北方晋国的流亡公子重耳回到晋国,人才济济,国内人心稳定,上得到周天子的支持,下得到秦国、齐国等多个国家的帮助,称霸势头很猛。
楚成王掂量着,楚国难以与晋文公比肩,本想避一避晋文公的风头,不想,晋国千方百计地逼迫楚国,惹得楚国大将子玉,不顾楚成王的劝阻,执意在城濮与晋文公的联军决战,最终大败而归,子玉自杀,楚成王抱恨而归。
楚成王在位四十多年,始终没有能够称霸中原,他在晚年时,想废掉自己的太子商臣,因为他觉得,商臣这个儿子眼睛长得像毒蜂,声音似豺狼,是一个残忍的人。
商臣得到了消息,找来谋士潘崇求计,商臣问道:“先生,我怎样才能证实我的父王要废掉我太子位置的消息呢?”潘崇想了一会儿,说道:“你如此这般……”
商臣按照潘崇的计策,宴请了楚成王的一位姓江的宠妃,酒席间商臣故意表现出对江妃很不恭敬的样子,江妃很生气,就说道:“你这个不懂事的家伙,难怪你的父王打算废掉你。”
商臣得到了准确的消息后,就与潘崇商议对策,潘崇问商臣:“你能够侍奉自己的弟弟做大王吗?”商臣说:“我做不到。”
潘崇接着问:“你愿意逃离楚国吗?”商臣摇摇头。
潘崇追问:“你有勇气做大事吗?”商臣点点头,他明白潘崇的意思。
商臣发动自己的追随者,保卫楚成王的王宫,攻破王宫后,抓获楚成王,要处死楚成王。楚成王说道:“厨师为我做的熊掌快要熟了,能不能让我吃了熊掌后动手。”
商臣不答应,下令将父亲处死。
楚成王虽为一代明君,但是,生不逢时,恰巧与两个大枭雄齐桓公、晋文公相遇,被对方的光芒压制;而其最后的结局,预示着后来的楚国国君,将是更加强有力地强人,最终使楚国实现饮马黄河,问鼎中原的百年美梦。
杀死父亲楚成王之后,商臣做了楚王,他继续扩张版图,先后灭了六国、蓼国等,商臣去世后,他的儿子楚庄王继位。
楚庄王继位之后,下了一道命令:“不准进谏,否则就要杀头。”然后,他日夜饮酒作乐,不理朝政,周围的诸侯国知道后,都不把楚国放在眼中。
楚国的那些忠心的大臣很着急,而那些奸佞之臣却很高兴,这些奸臣逢迎楚庄王,为楚庄王变着法子取乐,忠臣们扼腕叹息。
连续三年都是这样,大臣伍举实在忍不住了,冒死来到宫中,伍举看见楚庄王左手搂着漂亮的邓国美姬,右手搂着妖艳的越国美女,众人在欣赏着鼓乐,伍举心中很生气,他勉强按耐着怒火,向楚庄王问道:“大王,我有一个疑问。”
楚庄王睁开醉眼,问道:“什么问题啊,来烦我,没看见我正在欣赏音乐吗?”
伍举说道:“山上飞来一只不知道名字的大鸟,卧在树枝上,既不飞翔,三年时间也没有鸣叫一声,请问这是什么鸟?”
楚庄王答道:“我知道你的意思,这只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你下去吧,我要继续听鼓乐。”
过了几天,不见楚庄王有什么动静,另外一位大臣苏从忍不住了,气冲冲地来到宫中,他要劝阻楚庄王。楚庄王假装生气地说:“你不怕死吗?竟敢劝我?”
苏从说道:“我死了,国家能够变得政治清明,我死得值得!”
楚庄王立刻像是换了一个人,请苏从起来,自己严肃地坐了起来,把美女鼓乐赶走,他认真地对苏从说道:“我用三年时间,知道了谁是坏人,谁是国家栋梁。”
楚庄王任用苏从、伍举等人执掌朝政,杀死那些逢迎自己淫乐的大臣几百个,开始整理朝政,百姓大为欢喜。
楚庄王在整顿好国政之后,兴兵灭了庸国,讨伐宋国,俘获宋国战车五百辆。接着,楚庄王打着攻打游牧民族陆浑戎族的名义,兴兵中原,打败戎族,饮马黄河。
周天子派大臣王孙满来慰问楚师,楚庄王试探地问王孙满:“周天子的九鼎有多重?”九鼎是天子权力的象征,楚庄王这样问,难道有取代周天子的意图吗?王孙满决心打消楚庄王的这个可怕想法。
王孙满委婉地回答说:“拥有天下,关键不在鼎的重量,而在于德的高低。楚子你兴兵击败戎族,保卫华夏,就是有德的表现,假如问鼎中原,恐怕就会失去天下人的拥护了。”
当时的周天子,虽然没有了实力,但是,仍然被天下诸侯视为“共主”,假如取代周天子,恐怕就会成为天下公敌,楚庄王知道,自己的野心太过于不符合现实,只好暂时放弃。
楚庄王发兵进攻郑国,以教训郑国追随晋国,反对楚国的立场,在晋国军队救援之前,楚军就攻破了郑国都城,郑国国君赤着膀子,出城投降,为了收买人心,楚庄王下令,恢复郑国,并且与郑国结盟。
晋国救援大军渡过黄河,遭到楚军大攻击,郑国不但不配合晋国,反而与楚军一起攻击晋军,晋军大败而归。
过了三年之后,晋军再次兴兵,要教训郑国,楚庄王兴兵来援,第二次打败老对手晋国,中原各国看到楚国势大,纷纷投靠楚国,楚国取代晋国,成为新霸主。
楚庄王接着出兵讨伐晋国的小伙计宋国,晋国不敢出兵救援,就派出勇士解扬,前去欺骗宋国。解扬前往宋国途中,经过郑国,郑国与楚国是盟友,就捉拿了解扬,并将解扬送给了楚庄王。
楚庄王知道了解扬的使命,就劝说解扬,要求解扬答应,到宋国劝说宋国人投降,解扬假装答应了。
楚庄王让解扬来到宋国都城城下,解扬对着城上的宋国人喊道:“不要投降,晋国大军就要到了。”
楚庄王很生气,命人将解扬拿下,楚庄王问解扬:“你已经答应了我,怎么可以出尔反尔呢?”
解扬说:“我接受晋国国君的命令来宋国送信,必须守信;我欺骗了您,你可以把我杀了。”
楚庄王说道:“为臣的,尽忠于国家,没有罪。”下令将解扬释放。
楚军围困宋国多日,宋国十分困难,宋国大将华元趁着夜深,潜入楚军军营,来找楚军大将子西。子西问道:“你们城里的情况怎么样啊?”
华元答道:“没有粮食了,我们用人骨头做柴火做饭,相互交换孩子吃,但是,我们不会投降。你们的情况怎么样啊?”
子西说道:“只剩下两天的粮食了,打算两天后撤军。”
华元走后,子西向楚庄王报告,楚庄王说:“真是一个君子啊。”
两天后,楚军按照计划撤退,有人劝阻楚庄王,说:“坚持一下,宋国就会投降。”
楚庄王说:“不能失信于君子。”
从楚庄王的言语行动来看,楚国之所以能够取代晋国,称霸中原,首先必须有实力,包括经济、军事、人口、土地等,其次,还必须接受华夏族的价值观念比如信义、忠孝、华夷之分等,只有同时具备了软硬两种实力,才能够号令诸侯。”
楚庄王的确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他不愧为春秋时期,继齐桓公、晋文公之后,第三位也是最后一位真正的中原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