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周家、马家一直是古井镇的三大家族。
三家论及财力和声望,互相伯仲,难分高下。
值得传颂的是,三家比邻而居,相互之间极为交好。
就连祖上墓园都是连在一起,墓园立起一尊石碑,名为三丈碑。
碑文记录了三大家族为镇子建立的种种功勋。
问题便出自这三丈碑。
上个月三大家族不约而同的收到来自不同地方的拜帖。
并且拜访同是今天。
随拜帖同来的还有同一本书籍,《三丈碑》。乃是岭西才子吴纵玉所著。
林书山收到第一封拜帖,翻阅之下,只惊得一身冷汗。
书上面对林家、周家、马家极尽溢美之词。
问题是,大都言过其实,并且添油加醋。
甚至还有一些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的事,也被加在书上。
林书山惊惧之下,遂与周显、马家家主马文公聚在一起相商。
三人谈及此事,都不免费解。几番思量,觉得此事大有蹊跷,来访者似乎不怀善意,倒有兴师问罪的意味。
三人最终决定,在市面上收买所有书籍,加以销毁。
但毕竟流传太广,所能收回的不过十之六七。
再各自动用自己的人脉,找来一些能言善辩且颇具学问的名宿前来助阵。
方展先前见到的那些老学究,原本都是周显邀来已备今日之约。
奈何被周继元误以为又是给他找来的先生,被周继元一番逼问,一众老学究纷纷败下阵来。
周显也是抱着试试儿子,同时也试试这些所谓的老学究的本事,没有阻拦。
哪曾想会是这样的结果。
见到那些老学究个个气得吹胡子瞪眼,便没有说出下面的话。
此时,在林府的宅院当中,摆好了桌椅,东西各分一排,靠北位置石阶上,是林书山、周显、马文公三人。
左首都是今日来访的宾客,右首则是林书山和马文公邀来的助阵宾客。
方展、李玄衣、尚可三人受林书山邀请,便坐在林书山三人的旁边。
毛团儿林眸清、傲娇少年周继元,还有一个马家的小少爷马果儿各自挨在自己母亲的旁边,站在檐下,同时注视着场中正在说话的一人。
场中人手里正拿着那本《三丈碑》。
他翻到其中一页,说道:“梧桐学院赵彦博,有一点不明。这书里面提到一句,“林、周、马三大家族藏书三万卷,即令梧桐学院的天书阁也难望其项背。”天书阁目前藏书两万七千三百二十九卷,便请三位家主不吝把藏书给赵某一观,真若是能超出天书阁,赵某也好回去交差。”
林书山三人相互看了看,林书山道:“赵兄说笑了,我三家是有些藏书,但就连我们自己,也未曾严格统计过到底有多少卷,现在如果把这些书做个统计的话,时间上不允许。林某三人刚才再三解释过,《三丈碑》并非我们三家授意,这书与我们真的无关!”
赵彦博道:“林老爷不必过谦,整理书籍却是费时费力,所以赵某才第一个站出来,等后面这些访客逐一解决了来此的目的,你的书籍也整理的差不多了。”
林书山摇了摇头,道:“我们不会整理,若是因此开罪了梧桐学院,我三人在此认输,赵兄回去如实回禀便是。就说梧桐学院的地位,无可撼动。这样可好?”
赵彦博正色道:“吴纵玉是什么人,所著书籍岂同儿戏。即便他吴纵玉言过其实,赵某也想知道到底差距多少,便请三位家主成全。”
林书山看了看周显,又看了看马文公,三人都无奈摇了摇头。
便吩咐下去,令府上所有人全都参与其中,把三家的书籍统一搬到林府宅院里面,着人专门拿笔一一记录。
此事颇费时间,场中众人不再理睬。
赵彦博拱手说道:“赵某便在此等候。”
这时一人来到场中,翻开手里的《三丈碑》。
说道:“《三丈碑》第二十九页所提“林家修桥三十七座。周家修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马家疏通河道一千八百余里。此等功勋,即令远在东北边陲的瀚海王,也当拱礼交赞。”
说到这里,他把书一合,说道:“林老爷、周老爷、马老爷,湖州戴尊礼想问一句,瀚海王征战四方,辅佐先皇打下这不世江山,也是你区区三家富商可比的么?”
林书山,周显、马文公三人面面相觑,不知如何作答。
右首阵列中,一人猛然站起。
怒气冲冲的说道:“不才蒋世旭身居江台州,对三家多年来所作所为深表钦佩,书中所提,有何不妥?难道瀚海王不入俗尘,对修桥铺路通河道难以入眼不成?”
左首阵列中又有一人站起说道:“区区商贾,并论于开疆扩土的一代戎马藩王,可笑之极!”
右首站起一人,朗声道:“此书乃是吴纵玉所著,各位也该问问这岭西才子才对。”
左首宾客中一人摇头晃脑的说道:“韩良有礼。”
右首那人拱手道:“是那位作画的韩大家吗?”
韩良笑道:“所谓“大家”,不过是旁人往脸上贴金罢了!”
右首那人回道:“在下郑茂林,请问,郑某刚才喊你一句韩大家,韩先生也答应了,那证明你是一位真正的大家喽!”
韩良一怔,说道:“我可没有这样说,是你自己说的。”
郑茂林笑了笑,再没说一句话,就坐了下去。
场中一时无人再说一句话,气氛瞬间凝滞。
郑茂林只用这一问一说,便隐然解释了此书与三大家族之间的关系。
正如韩良自己所说“我可没有这样说,是你自己说的。”
片刻后,左首有人站起说道:“鄙人安子游,书中第三十八页所提,“高唐国护国神柱九千八百根,三丈碑仅只一碑。一者护国,一者护镇,其功有大小,其意无高低”。安子游素来居于幻海之滨,家边就有一根护国神柱参天拔起。近十几年来,每每看到,心生崇敬。此《三丈碑》怎敢与护国神柱相提并论。”
安子游一番话说完,没有一人回复。
只因这护国神柱在高唐国上下都无人敢诋毁。
在高唐国百姓心里面,护国神柱便是真神一样的存在。
高唐国正史有载:
“武凌十三年,三月十四日,子时三刻,琼华州境内,天降无数道天火,而后地有强震。
地有近五尺宽裂缝,绵延三千余里。
隔日裂缝渐宽,增尺半。
再隔日,增二尺余。
三日,又增半尺!而后停止继续增宽。
武凌十四年,三月十四日,再次发生强震,裂缝复又增宽二尺。
武凌十五年,三月十四日,三次发生强震,裂缝又宽一尺。
武凌十六年,国主武凌皇帝飞龙入梦,按梦中所示,结盟幻海王朝,以九千八百根通天铁柱深埋地下一千五百余尺,铁柱直径长七尺七寸,上以巨链连接一起,试图牢牢固住裂缝不再增裂。
武凌十六年三月十四日,最后一根巨型通天铁柱在高唐南境,幻海之滨,经两国协作,浩然立起。
同日,海中出现巨大漩涡,幻海王朝三十万将士连同国君在内,卷入漩涡中,无一生还!
自此,高唐国每年三月十四日,举全国之力,各地百姓择近对九千八百根通天铁柱行跪拜礼,以缅怀盟国幻海王朝三十万将士和幻海国君的英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