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一九九八 第三十二章 一条疯狗,重生无憾,树的孤独,免费小说导航

第一卷 一九九八 第三十二章 一条疯狗
1998年,《萌芽》杂志以《教育怎么办》为主题,编发了一组文章,指出中学语文教育正面临巨大危机,已经远远不能够适应时代的需要。

“新概念作文大赛”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其出发点就是探索一条还语文教学以应有的人文性和审美性之路,让充满崇高的理想情操、充满创造力、想象力的语文学科,真正成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学科。

赛事立意是好的,但是恐怕就连组织者都想不到,这项比赛会产生多么深远的影响。

有人用一句话概括新概念作文大赛的影响——

它创造了“80后”,也毁了80后。

新概念创造了很多符号,80后、愤青、青春作家等等,有人借此一飞冲天,而更多的人则在喧嚣浮华中迷失了自己。

抛开负面影响不提,单从经济角度来看,新概念是成功的。它实实在在引爆了国内青少年图书市场,贴牌的青春小说作家就像施了尿素的韭菜一样,割掉一茬又一茬,忽悠了整整一个时代。

……

在家小睡一觉,熬到下午一点,李源借口去上学,出去买了本《萌芽》。

这本杂志在北方不太出名,辗转几家书报摊,才如愿找到一本。

买到杂志第一件事,就是查询比赛信息。比赛形式不复杂,分为初赛和复赛,其中初赛的截止日期是十一月底。

现在已经是十一月初,即使当天写好寄出去,也不知道时间上来不来得及,李源对邮政的办事效率持悲观态度。

……

买完书,左右无事的李源溜达着去了学校。

下午课还没开始,教室里一如既往闹哄哄。

赵旻对李源会来上课表示惊讶,说道:“我还说一会儿让郭华给你打电话呢,你怎么跑来了?”

“托你的福,我现在有更头疼的事要做。”

李源把杂志翻给赵旻看。

“新概念作文大赛?”赵旻表情古怪,“你行不行啊?”

“以后记住不要问男人这种问题。”李源拿起杂志敲了下赵旻的脑袋。

赵旻抢过杂志,翻了几下,随手丢在桌上:“没意思,还不如看我的《科幻世界》呢。”

赵旻说着从书桌里拿出一本崭新的科幻世界,说道:“写作文多没意思,你写篇科幻小说给我看看?”

“我脑袋有没磕,哪来的幻觉?”

李源开着玩笑,拿起科幻世界翻了翻,印象中看过这本杂志,不过那是“二十年前”的事了,真说起来,还有谁比自己的经历更科幻呢?

“你的作文想好怎么写了吗?”赵旻不满他乱翻书的态度,把杂志夺走,问道:“有信心获奖吗?”

李源摇了摇头。

作为重生者,李源清楚所谓的新概念就是一场分赃大赛,只要关注过历届获奖名单,就会知道才华不是人生捷径的敲门砖,有个好爹才是关键。

想到这里,不免有些意兴阑珊。

“算了不写了。”李源决定放弃。

“这就放弃了?”赵旻见状不乐意了,“不试试怎么知道呢?”

她说着把杂志摊开,指着上面的一篇文章说:“你看,人家也是高中生,都能发表小说……”

李源瞟了一眼,那是校园科幻版块一篇很普通的小说。

“谁知道是不是抄来的。”

“会抄也算本事啊!”

这话真让人无言以对。

李源看着赵旻手中的《科幻世界》,不禁回想起一段往事。

《科幻世界》是中国科幻小说的主阵地,催生出许多“大神”,比如刘慈欣、王晋康、何夕等等,不过李源印象最深的作者不是他们。

他印象最深的作者名叫姜春龙。

如果不出意外,明年四月的《科幻世界》上,会刊登一篇名叫《纸器时代》的校园科幻作品,作者姜春龙,是津门大学附属中学的学生。

大概是同为学生身份引发的共鸣,李源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孜孜不倦的向《科幻世界》投稿,期望能够满足自己渺小的虚荣心。

虽然李源的垃圾稿件从来没被选用过,但这并不妨碍他把姜春龙视作创作路上的引路石,然而讽刺的是,直到上大学后,他才知道那篇小说是剽窃作品,原作者实际上是老牌童话作家郑渊洁……

姜春龙无疑是会抄的,不过和新概念炮制的一些作家比起来,他的手段实在不值一提。

想到这里,李源突然压抑不住心中的恶趣味。

和尚摸得,我摸不得?

……

摸尼姑脑袋,也要讲究手法。

什么样的文章适合拿去参赛呢?

李源答曰:哗众取宠。

他拿出纸笔,认真的在稿纸上写下标题——《一条疯狗》。

……

短文一蹴而就,刚写完就被赵旻抢了过去。

“一个警察打死了一条疯狗,目击者把这件事告诉了一个愤青……”

故事不长,赵旻很快读完,笑得前仰后合。

“哈哈哈,你怎么想出来的?”

“不好意思啊,我是抄的。”

“哎?是吗?从哪抄来的?”

李源没有回答她,他总不能告诉她这种段子在后世都烂大街了吧。

赵旻笑够了,问道:“你就准备拿它去参赛?”

“不行吗?”

“不是不行,不过连一句名言都没有,评委能看得上吗?”

赵旻的观点代表了当代“文化人”对文学的普遍态度。

九十年代的文艺圈,文艺装逼范很吃香,一个作者如果不会扯几句尼采萨特黑格尔,那是没教养的体现,就连国民岳父不是也把钱钟书他老人家反反复复消费了好些年?

和号称博览群书实际更擅长开车的某人不同,李源是真的读过很多书,或者更确切的说,真的装过很多逼。

如果真的冲着奖项去,他也不介意把文章写的花团锦簇,不过他的目标已经变了,恶心人才是最重要的事。

……

当然,能得奖就更好了。

首届作文大赛迷雾重重,但是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那就是真正意义上的二代选手屈指可数,评委们要等到效果出来,才会把自己的儿女塞进参赛名单里。

即便如此,如果没人帮忙,李源别说拿奖,连初试都赶不上。

找谁帮忙好呢?

关学道首先被排除掉。他或许有人脉,但是肯定不会陪着李源胡闹。

乔若男呢?李源觉得如果提出来,她应该会帮忙,但是潜意识里并不想拿这种事麻烦她。

思前想后,一个人选出现在李源脑海里。

……

“咚咚咚……”

“请进。”

李源推开校长室的门,发现老校长李鸿飞正坐在办公桌前看报纸。

“李老师好!”李源鞠了个躬。

“是你啊,”李鸿飞放下报纸,笑呵呵的问:“找我有什么事吗?”

“是这样的……”

李源不兜圈子,直接说明来意。

“……现在寄出去,时间来不及,不知道李老师有没有办法?”

“我看看你写的文章。”

李鸿飞拿起稿纸认真看了一遍,端起茶缸喝了口水,说道:“萌芽上的文章我有看过,你知道他们为什么要搞这次比赛吗?”

“往小里说,是因为不满意现在的语文教学。往大里说,是为了培养新生代作家吧……”

“嗯。”李鸿飞连连点头,对李源的回答很满意,又说:“我看你的文章可不像在批判教育。”

“我不觉得语文教育有问题啊。”

“哦?”李鸿飞很意外。

“中学语文培养的是听说读写,是教人应用,又不是教人创作。”

李源轻松的说道:“语文教育本来就不是培养文学家用的,创造力这个东西,更多来源于生活,把责任都赖在学校身上,是很不负责任的行为。要我说,国内文化界青黄不接的现状,恰恰是文艺工作者自己造成的……”

“这个说法挺新颖,是你自己的想法?”

“是啊。”

“那你说说,为什么是文艺工作者自己造成的?”

“李老师平时看电影吗?”

“很少看。”

“我也很少看,主要是现在的电影太没意思……就拿电影来举例好了,现在的国产电影喜欢看的人不多,除非单位组织,普通人很少去电影院,在家看光盘录像带,主要也是看港台的片子……电影是门艺术,而艺术追求的是雅俗共赏,国内电影人过度追求雅,追求内涵,生怕别人一眼看穿他想表达什么。问题是,普通人看电影是为了娱乐,不是为了受教育去的……俗人接受不了高雅艺术,就不会买账,而没人买账,艺术家连活下去都成问题,自然也就没法再搞创作……”

“脱离群众。”李鸿飞一语中的。

“文学也是同样的道理。文章是用来读的,不是用来炫耀学识的,一边写着让人费解的文章,一边怪人不肯花钱买书,这不成了——”

李源及时刹车,将既当彪砸又立牌坊咽进肚子里。

“说的很有道理,我相信这是你自己写的。”

李鸿飞拍了拍桌上的稿纸,李源的脸不禁一红。

“最后一个问题。”李鸿飞问道:“既然你不打算批判教育,为什么要参加这个比赛?”

“为了出名。”李源坦率的说:“虽然不认同他们的观点,但是我认为这个比赛会引发轰动,张海玲也说了,出名要趁早,我认为这是个机会。”

“出名以后呢?”李鸿飞又问。

李源翻了个白眼,说好一个问题的,怎么还问?

不管怎样,还是要回答的。

“出名是为了赚钱。我平时喜欢写作,如果没有名气,没有哪个出版社会搭理一个初中生,有名气就不一样了,就算我胡说八道,也会被当成至理名言。”

李源像个恶魔一样诱惑道:“而且您想啊,我要是出了名,等于咱们学校出了名……”

“学校可教不出你这样的学生。”

李鸿飞无可奈何,也不知道该为李源的诚实感到高兴,还是为他的功利而感到担忧。

李鸿飞思考了很久,终于做出决定。

“我有些同学在上海工作,我会把你的稿子传真过去,请人帮你报名,至于能不能入选,也不是我一个糟老头做的了主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