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满清为啥喜欢割地赔款,穿越崇祯朝1628,35岁退休,免费小说导航

28.满清为啥喜欢割地赔款

清末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对比,那就是朝鲜王朝。朝鲜王朝很有意思,他对满清称臣纳贡,极尽恭顺,但是对同时期的洋人列强却经常表现出非常强硬的态度。以丙寅洋扰为例子,这个事件发生于1866年,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间相近。

当时朝鲜王朝禁止洋教传播,之后有九名法国传教士因为触犯了禁教令而被朝鲜王朝所杀。当时在清国的法国军队决定动用武装力量对朝鲜王朝进行惩戒。战争主要在当年10月进行,法军虽然成功登陆朝鲜江华岛,但遭遇了朝鲜的顽强反抗后撤退。

这场战争,朝鲜有4人阵亡(加上非战斗人员为10人左右),2人失踪,6人受伤法国则有3人阵亡,30余人受伤。单论战损比来说,朝鲜军队的战损比比同时期清军对列强的战损比还要好得多。

法国人走后,美国人又来了。

1871年,美国派遣舰队武装入侵朝鲜。实力孱弱的朝鲜完全不是美军的对手,美军在朝鲜取得了军事上的成功。然而,后面朝鲜王朝并没有像清王朝一样割地赔款,同意美国的门户开放,反而朝鲜各地掀起了大规模的排外浪潮。

遭到美国报复攻击后,朝鲜不但没有屈服,排外意志反而更加强化。美军撤离江华岛的当天,高宗在经筵上表示:“此夷(美国)之所欲和者,未知何事。而以若数千年礼义之邦,岂可与犬羊相和乎?虽几年相持,必痛绝乃已。若有以和字为言者,当施卖国之律矣!”侍讲的右议政洪淳穆极口称赞国王圣明,高宗命令将此番话公布于朝报

中,令官民知晓他斥和攘夷的决心。摄政的大院君也下令将他在“丙寅洋扰”期间所写的十二字诀“洋夷侵犯,非战则和,主和卖国”刻为“斥和碑”,竖立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市中心的钟

路,随后命令在朝鲜各地竖立此碑,从而形成举国“斥和”的局面,以此鼓舞民气;又以身作则,从云岘宫拔出衣服和粮食输送给前线将士,还命令上自大臣、下至市民都给前线将士捐衣物,以

此鼓舞士气。

此时,朝鲜的处境也很困难。美国舰队的入侵导致漕运被切断、税船上不来,因而汉城物资短缺,造成“谷价日踊、穷夏艰食”的局面。民心也有

所动摇,时人记述“都下汹汹,颇有不可镇之势”、“市价倍高,生计没策,内眷出避不知其数”。尽管如此,国王高宗仍表示:“彼船虽百年来侵,我则固守不改;千艘更来,我亦增兵之”,绝对不会向美国妥协,又说“正气盛则邪气自熄,洋丑之消灭,必有其日矣”。金炳学附和道:“朱夫子(朱熹)云:‘中原之戎虏可逐,一己之私欲难制。’今若守正道、制私欲,则洋丑之出没不足忧,而亦可指日消灭矣。”大院君则大张宴乐,以镇人心。

由于朝鲜从官方到民间的一致抵抗,使得美军最终选择了撤离。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其实是因为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欧洲列强很远,清国很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