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司马炎有没有可能篡改了古籍的内容,故意放大了古代篡权的故事,来向天下人证明篡权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在上古先贤门都干过这样的事情,以此来反饰他西晋政权的合法性。但是这种记载又不能说他是错的,因为即使同一件事情站在不同的角度之上看待,得到的结果也截然不同。
但是到了南北朝之后,王权不再衰落,门阀世家的势力得以压制,所以竹书纪年中的内容逐渐被主流价值观抛弃,最终逐渐失传。
所以竹书这本书之所以消失不见了,就是皇权与相权的斗争,或者说呢,皇族与权臣的斗争结果。
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开始,中国进入了第一次皇权衰落的时期,就像东周的礼崩乐坏一样,曹丕篡汉后,司马氏篡魏,刘裕篡晋。肖道成禅宋,最后呢,陈宝先篡位于齐,而北朝是宇文氏立国北周。高欢得禅位北齐,篡夺皇位成了那个时代的主线。
所以在一个充满野心家和阴谋论的年代,打击尧舜禹,相当于打击儒学。打击儒学就等于打击忠君思想,打击忠君思想,最后就等于打击皇权。
但随着时代的推移,皇权最终战胜相权,不断得到强化。
而且陈先生最后给林夕下了个断言,像这种歪理邪说自己研究或者自己写本书自己看,都无所谓可以无视。
一旦他们敢对外大规模传播,那就要坚决打击,做到杀一儆百。如果他们不听话,拎出两只鸡宰了个给其余的猴看看。
林夕拿着这本书看着一脸求知欲的小丫头。林夕面对她简单粗暴的解释道:“这本书是别人伪作,书里头都是胡说八道。你没看里面的批语都是如何批驳这本书的。”
说完便把这本书是从小丫头手里夺了过来,这是林夕心里流了一把冷汗。
这件事之后,他对小丫头做出规定,以后想看什么书必须经过他的同意。同时告诉王铁锤和李铁蛋没有自己的允许,不允许小丫头再进自己的书房。
林夕怎么规定并不是防着小丫头,而是他的书房里什么书都有,甚至林玉恒在他离开广州的时候还给了他一箱子书。
那箱子书回来便被给他收拾行李的王铁锤藏到自己的屋子里去了,那是满满一箱子的春宫画。
此时大明这种书籍是在书店中摆着卖的,而且很多人家中都有这种书籍。只不过是要防着小孩子不让他们看而已。
林夕不敢保证他的这一屋子书中有没有漏网之鱼?如果有一天小丫头拿着这样一本书问林夕,到那时他上哪儿去找地缝钻下去?
而且这个小丫头还非常不识趣,每每借了书都不及时归还。只见书从林夕的书房出去,从来没见过一本儿自动的回头,都是林夕想看的时候找不到才发现被小丫头拿走了。尤其是《西厢记》聊斋等小姑娘非常喜欢看的小说,那是想要都要不回来。
至于第三个原因才是主要原因。因为原来跟林夕学习医术的别看有五个人,其实真正的学生只有林月华自己,陈小花那是属于陪读。剩下三个人就跟着沾光而已。
而且其中三个人跟林夕的关系都特别亲密即使长时间待在一起也不会有人说什么,剩下两个丫头在此时的大明权贵家族根本不当人看。
而现在却截然不同,来了大米和小米两个丫头。这两个丫头虽然属于林夕的晚辈,但是他们岁数却基本差不多,所以难免瓜田李下之嫌。
林海氏便选出一个院子统一教学,再也不让这几个人跑到林夕哪里去学习了。
林夕正站在院子里胡思乱想,这是一生清脆的少女的娇憨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呀,师叔可真神了,你怎么知道今天会晴天。”
一个由蓝色丝带绑着发髻,小脸肥嘟嘟的包子脸少女,穿了一身八成新的对襟褙子,手拿着一个锦囊,叽叽喳喳快步走来。
少年扭过头看到少女手里拿着的锦囊,脸上的笑意不由更浓了,真是一个天真的竟然真信了。
还没等林夕开口,又是一个女声传来,清脆好听,仿佛大晴天飞来了一只百灵鸟。
“笨蛋小米,你被师叔骗了呢。”
伴随着声音走来一位似乎是误入凡尘的仙女,披了一个毛绒绒的披风,穿着百褶裙,腰间系着飘带,最为引人注目是她一双漆黑如墨的眸子,灵气十足可是这种话仙气被她怀中抱着那个流着哈喇子吃着一双手的一个小娃娃破坏了。
这位少女身后是一位气质雍容的妇人。后面跟着呼啦啦一大票人,两个老妈子,好几个小丫鬟,拿着各种东西跟随到在他的身后。
这个妇人便是林夕的大嫂林海氏,而前面的大米怀中抱着的确是林长石最小的一个儿子。他还没有正式起名,现在叫做彘儿,跟汉武大帝一个名字。
“师父,我不是笨蛋。你看,锦囊里面的纸条上写着四个字‘今日天晴’呢,这张纸条是我上次借书时师叔写的呢,好神啊,他竟然猜到今日会晴天哎。”
小米鼓着嘴巴委屈地说,还把锦囊里的一张纸条展开给她的师父看。
“哎呀,你真是个笨妞!被他卖了还帮他数钱!”大米气急败坏的说道。
林海氏伸手的往笨丫头脑门上敲了一下。
小丫头一个没注意大米怀中的小孩儿一把把那张纸拽到手里然后就要往嘴里填。
还是林海氏眼疾手快,一把把纸从小娃娃的手中薅了出来,随手扔到地上。
“以后你不要拿着这样东西靠近你师弟,这家伙现在什么都吃,上一回……,”
这是旁边一个令人讨厌的声音说道:“昨天我还看见他把脚丫子伸到嘴里使劲儿的啃呐。”
林夕好笑的看着手里端着一个铜盆,盆里装着半盆水的林月华在旁边说道。
林夕是心里笑道,活该你这个小丫头挨罚,当着亲妈说儿子的坏话,不罚你罚谁?
其实事情是这样的上次林月华带着大米,小米来借书时,林夕见小丫头嘟嘟囔囔的期盼晴天,整个人都快魔怔了不由想逗她一下。
于是林夕哄她说自己是对道士。虽然不能够呼风唤雨,但是也能掐算天气。
之后,林夕就点了一炷香,装模作样的掐算了一下,然后挥毫泼墨在纸条上写了一句话,封存锦囊中。叮嘱她说,天晴了,才能打开锦囊,否则就不灵了。
这不,今天一大早,小丫头起床就发现外面青天白日,于是迫不及待的拆开锦囊一看:今日晴天四个大字写在纸上,这才有了现在的这一出。
至于小丫头非得盼天晴,其实这跟广东的气候有关,现在这个时候正是回南天儿。往哪里一坐都是潮乎乎,十分不舒服,只有天晴的时候能把衣服晒干才好受一些。
林海氏坐在小院儿的一角抱着孩子轻声的哄着。同时丫鬟给院儿里的众人一人端上了一碗酸梅汤,当中的冰鱼儿碰着碗壁,发出叮咚的声响。
林夕斜眼看着举着水盆站在那里的小丫头,不由的一阵苦笑。这酸梅汤就是小丫头受罚的理由。
现在的广东气候虽然不是夏天,但是也有一些燥热。有一杯冰镇的酸梅汤,再好不过了,提神醒脑,生津止渴。但是酸梅汤如果不加冰的话,喝着还是有些发苦。
小丫头就利用林夕在广州和三师兄一起研究出来的那种把水煮沸蒙上布,放在木桶之中倒上水的,加上硝石放到井中制冰的方法用了出来。
然后把制出的冰在林府中以半钱银子一罐儿的价格到处出售,本来林海氏睁只眼闭只眼看着几个小孩子在那里胡闹。但是千不该万不该,小丫头拿着加了冰的酸梅汤,居然想喂给还在吃奶的娃娃。顿时林海氏怒不可遏。就罚林月华在听课的时候举着铜盆,同时没收了她所有的卖冰的收入。
林海氏的本意是让林月华站着听课,因为林夕的教材都是没有书的需要在课堂上记笔记。课后再用大字书写笔记的方法再罚她写几篇大字。
可是林夕上了一回课便发现了林海氏的意图以后再上课就讲一些跟医术有关,但只要记在脑里,脑子里听一遍就不会忘记的小知识。
所以林月华逃脱了课后写大字的惩罚。而且那些小知识就由她的丫鬟白鸽写下来交给林月华。
别看林月华平时一副眼睛长在脑门上拽的不行,可是见了林海氏就跟猴子看到老虎似的,一下子变的乖巧的不行。
因为大小姚氏没有教育子女的权利的,而林王氏有教育子女的权利,可是她没有那个耐心?所以林夕的那些哥哥们是由祖母教育的,而林夕的这些侄子和一些岁数比小的哥哥都是在林海氏的教育之下长大的。
尤其是林月华这个小丫头,那几乎林海氏就把她当做女儿再教育。
由于林月华是老来女,林父和林母都对她十分溺爱,而几个哥哥都把他当做女儿看待。所以这小家伙在林府中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只有祖母和长嫂林海氏是不惯着她,发现林月华犯错误就一顿竹笋炒肉,所以这小家伙在林府中只怕这两个人。
林夕等大家坐好之后并开始挨个点名,这是教书的程序之一。当然点的是学名,而不是小名。
“林月华”“到”
“王铁锤”“到”
“陈小花”“到”
“李铁蛋”“到”
“张黍”没有人回答。“张黍”林夕又叫了一声,这时大米桶的小米后背,小米才反应过来这是她的名字,喊了声:“到”。
林夕点了点头,然后又说:“张粟”
大米喊了一声“到”
林夕点了点头,然后坐下从身旁的桌子上拿起一个东西,像几个人展示道:“谁认识这是什么?把他的名字告诉我。”
林夕手里拿着一个像排萧一样的东西。由十二根竹管组成。竹管从右到左长度依次逐渐的缩短。
其实林夕手中的这个东西叫做律吕。律吕,是古代校正乐律的这么个器具——律管和吕管的统称。
律吕作为校定音律的一种设备,相当于现代音乐上叫定音管。
中国古代在音乐上有五音——宫商角征羽,这是五个全音,再加上两个半音,一个是4,一个是7,一共七个音。
这七音是一个八度的自然音阶,没有音高,也就是没有定调怎么办?就要用律吕来给它定调。
律吕用竹管或金属管制成,共十二管,管径相等,以管的长短来确定音的不同高度。
从低音管算起,成奇数的六个管叫做“律”;成偶数的六个管叫做“吕”,合称“律吕”。
十二根管分成六阴、六阳两组。六根单数的属阳,叫六律;六根偶数的属阴,叫六吕。
六律的第一个是黄钟,六吕的首个叫大吕,所以音乐里有黄钟、大吕之说。
律吕定音调的方法是:早在黄帝时代的伶伦,用十二根竹管,其中最长的九寸,最短的四寸六分,因为九是阳的极数。然后按长短次序将竹管排列好,上面的管口一边齐,下边长短不一,像切大葱一样,留斜茬,然后插到土里面。
竹管是空的,里面灌满用苇子膜烧成的灰。这种飞灰最轻,叫暇莩(xiá fú)。把这些管埋在西北的阴山,拿布幔子遮蔽起来,外面筑室,绝对吹不到一点风,用它来候地气,因为地下的阴阳二气随时都在变化。
冬至的时候,阳气一产生,第一根九寸长、叫黄钟的管子里面的灰,自己就飞出来了同时发出一种“嗡“的声音。这种声音就叫黄钟,用这种声音来定调。这个时间就是子,节气就是冬至。用这种声音来定调,同时可以定节气。这就是“律吕调阳“的原理。
十二根管可以依次定出12个“节”,“气”再根据“节”来划分。同时也调出了古代音乐的12个音高。古人用“闰余成岁”的方法,使历法和四季在理论上相互对应符合;用“律吕调阳“的方法,使历法与四季气候,历法与实际的物候,也就是二十四节气,能够相互对应符合。所以,律吕调阳,也归在历法体系中。
律吕调阳,在现代科学的解释方法是利用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四季变化,会伴生不同频率的地磁波,这些不同频率的地磁波其中有些会与十二律吕刚好吻合,从而发生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