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个夏商周断代工程就是对当时作为把握着话语权的西方史学界的一种反击。
西方的很多质疑中国历史的人,他们提出中国的上古三朝的历史是中国人自己杜撰的,你为了说明你们的历史悠久,你们自己编了一个历史。
其实这句话实际是说明西方知道在中世纪之前的历史就像他们质疑中国的历史一样,是同一种来历。
这种论点被大量的西方学者引用,甚至也引起了中国自己的历史学家的怀疑,在这种情况之下见过之后,我们呢就需要通过大量的考古研究对中国以前的上古历史进行一个说法。其实这就是西方一贯的观点,你要我相信你要拿出证据。
中国人的历史凭什么让西夷人质疑!我们说什么就是什么。
有些受西方教育的那些所谓开了眼的西化人看了点儿国外的东西啊,就觉得自己就顿悟了。
核心内容就是讲一些西方的所谓这种民主,自由,就这套东西,是不是个人就说,看看人家,人家这叫启发民智啊。
而且这群人所指的西方并不是指西方某个国家。
其实每个成功的国家,他所选择的那条路,一定是他自己最适合的路啊,这条路啊,是经过漫长探索经验探出来的一条路,这个它不仅体现在制度上,它在方方面面都有体现。
举个例子,二战前各国的军事思想中苏军的大纵深军事理论,进攻地带的宽度定为300到400公里,战役的纵深定为200公里。
这种军事思想理论一定是一个地域广阔的国家才能想出来的。你一岛国,你西欧那些国家啊,你想破脑子你也想不出来呀。
国家所处的环境就不一样,这就是国情,我什么情况我自己最清楚。拿你的一套成功的“正确”办法往我身上套,必然有个水土不服的问题。
林夕觉得自己应该捋一捋思路,然后跟两名师兄商量一下,顺便再请教一下魏先生的意见。然后再决定自己如何编写这部有时间线连贯起来的小说。
但是魏先生这几天有事要忙。便把教导那些跟他读书的有志科考的人的任务交给了林夕。
林夕在教授他们读书的空闲时间里经常和这些学生一起说笑,因为他们的岁数本来就是一样大的。
有个学生向林夕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庙里所有关公的塑像都是读春秋的,而不是其他什么书呢?”
林夕兴致以来便给他讲解起来。
寺庙里都有关羽夜读春秋的塑像或画像,甚至有的地方啊专门为这个读书场景修建了单独的建筑春秋楼。
现在众多三国题材的戏剧作品,以及许多民俗中也经常出现关羽夜读春秋的形象,可以说春秋和青龙偃月刀,赤兔马一样成为了众所周知的关于外在的物化形象。
那为啥在这个形象中关于读的是春秋而不是别的书呢?
这个形象是怎么来的?又是如何流行起来的呢?
首先要说明的是这个形象不完全都是虚构的啊,在历史上有原型,在历史上关羽确实是喜欢读春秋的,那准确来说呢是喜欢读春秋的注释作品左传,左传又名《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春秋,相传是孔子根据鲁国的史书修改而成的一部儒家经典。
由于春秋是过于简略,语言极为精炼啊,整本书2万字不到,却记载了240多年的历史,那理解起来是相当困难,所以后来出现了一些对春秋进行补充解释的作品,被称为传。
左传就是其中之一,还有两个很有代表性的是《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在三国志蜀书关羽传中有记载,羽好左释传。而在三国志吴书吕蒙传也有这样的记载,吕蒙说关羽长而好学,读左传略接上口。
关于喜欢读左传在当时并非是个例,在汉末3国时期,不同的社会群体,比如政治家,军事家,儒家学者等都在读左传。
就是和关羽同时这个武将群体来说吧,曹操集团的大将李典,孙武的大将吕蒙都读过左传。
比关羽稍后一些的三国世纪灭掉蜀汉的曹魏名将钟慧12岁就开始读左传了,西晋初年灭掉东吴的大将都玉不仅喜欢读左传,还给左传写了注释,他所著的《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到今天都是研究作战的重要著作。
因此关羽读左传是受到了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那他读左传的目的是什么呢?当时的一些像关羽这样的武将,读左传的目的更多的应该还是为了学习如何打仗。
和《公羊传》《谷梁传》注重阐发春秋的微言大义不同,左传更加注重扩充春秋所记载的历史事实。
春秋时期又是战争十分频繁的事情,因此左传记载了大量的战争,比如晋楚城濮之战,晋楚鄢陵之战,秦晋殽之战,吴楚白举之战,《曹刿论战》,烛之武退秦师等了有些战争记载的非常详细,不但详细描写了战争的过程,还展示了谋略战术的运用方式,对胜败的原因也有分析等有鲜活的战争案例,可以说是极好的兵法教科书。
不说当时的武将了,后世的很多武将也喜欢读左传。
比如岳飞啊,除了《孙子兵法》,《吴起兵法》外,还喜欢看左传。
关羽夜读春秋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在灯火之下,关二爷一手拿着春秋,一手捋着长长的胡须,聚精会神的看书。
不过虽然说左传是春秋的注释作品,二者的联系很紧密,但是毕竟是不同的两本书,那为啥现在看到的各种相关塑像,画像等,呃,还有相关影视作品里的关羽读的是春秋这就是后来在真实的历史上进行艺术加工的结果了。
我们先来说关于夜读春秋这个形象是怎么形成并流行起来的,很多人可能首先会想到是《三国演义》进行的艺术加工啊,毕竟这是塑造关羽形象最成功,影响力最大的一个作品了。
《三国演义》中则是明确在几处地方提到了关于读过左传或是春秋。
根据相关学者的考证,就目前所掌握的文献资料而言,将关于与春秋联系在一起最早应该是从元代开始。
元代出现了不少三国题材的杂剧,比如元曲四大家之一的关汉卿的这个《单刀会》第四折,鲁肃都观影说想军侯文武全才通练兵书习春秋左传。
元曲四大家之一的郑光祖的虎牢关三战吕布啊第一者,张飞指责关羽,二哥哥你往将左转春秋看。
在这些杂剧中,关羽读的书既有春秋又有作者啊,这些作品之所以提到关于读左传,那应该就是受到了三国志相关记载的影响。
不过提到关羽读春秋,哎,却是这些作者的虚构和艺术加工,到了大明各个社会群体都开始参与到关于夜读春秋这一形象的塑造中来了,当时出现了一些三国题材的传奇,戏曲中呢提到关于秉烛达旦的故事时往往会明确指出关于晚上看的书就是春秋。
有的三国小说中的相关插图里呢也是在图上啊标注出了关于读的这个书呢就是春秋。
而很多文人也都将关羽读春秋当做了历史事实,而不怎么再提,其实历史上呢他读的是左传。
参加科举考试的读书人也推动了关羽读春秋这一形象的塑造,因为很多人认为关羽好读春秋啊,当时的科举考试也是考儒家的四书五经嘛,所以他们就把关羽当做其中《春秋经》的权威来崇拜。
在不少的传说的故事里就衍生出来了很多啊关羽忽悠了不少仕子在科举中高中在以上各个社会群体的推动下,最终形成了关于夜读春秋的故事和塑造了相关形象啊,并逐渐让其变得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了。
不过虽然说左传是春秋的注释作品,二者的联系很紧密,但是毕竟是不同的两本书,他们为啥要把关于喜欢读的书从左传改为春秋。
并且去合力构建关羽夜读春秋这样一个形象呢?主要还是为了借助关公崇拜的影响来宣扬儒家的春秋大义中所蕴含的政治理念,道德规范,左传和春秋都是儒家经典,但是思想内涵却有着很大的不同,左传注重通过扩充史实来注释春秋,所以更像是史书。
那春秋原本也是史书,但是经孔子的删改后就变成了蕴含微言大义的经书,儒家学者认为孔子在春秋中通过暗喻褒贬的手段,在书中明辨了是非,善恶,政协等等,阐发了儒家理想中的政治文化秩序和规范,春秋三传中的《公羊传》和《谷梁传》在注释春秋时就更加注重阐发其中所蕴含的微言大义。
尤其是在汉代春秋,在汉代的儒家经典里居于最高地位,汉儒相信春秋是孔子为汉朝乃至千秋万世所提前制定的规则,所谓孔子为万世立法,因此春秋也就成为了汉朝统治者制定统治策略的重要理论依据……。
林夕正坐在讲台上大放厥词,但被恰巧赶来的魏先生听见,把林夕从讲台上轰了下去。
然后他和魏云两个人便顶着铜盆在书院院中罚站。
从那以后,魏先生再也不让他上讲台了。只是让他们检查那些学生的功课,并批改他们的作业。
林夕在魏先生那里受了一闷棍,决定抛开魏先生,反正这件事情其实并没有什么难办的,时间线已经确立,其余的就是往这根时间线上填故事。
时间线都是由历史上各个真实存在的帝王组成的。所以就围绕这些帝王添一些忠贞爱国的故事就行了。
文天祥的《正气歌》所以写出来的12个故事就是选拔这本书的故事的标准。
这12个故事也是林夕这个故事集第一批录入的故事。
这十二个故事的来历时文天祥被元朝抓捕囚禁在了元大都,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城。
文天祥呢在囚牢之中写下了《正气歌》其中列举了历史上12个人的故事,以表示自己誓死不降的决心,他说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说穷途末路时候显现出的高风亮节都记录于史册之中。
第一在齐太史简。
说的是齐国的太史,在竹简上写史书的一个官员,齐国的权臣崔杼搞政变,扶持这个齐庄公登基。
结果呢齐庄公这个人啊,人品不怎么样啊,做事儿不地道。那崔杼的老婆呀长得特别好看啊,国色天香,这女的本来是个寡妇啊,但是被崔杼这样一个当朝首席大臣给取回来了,就可以想象崔杼的老婆有多好看了吧。
结果被齐庄公给看上了,就给崔杼戴绿帽子了,而且呢毫不避讳,就在崔杼家里边儿,崔杼呢就当没看见。
有一天呢齐庄公又来了,临走时不但把崔杼的帽子拿走了还把崔杼的帽子赐给了别的大臣。
这下崔杼忍无可忍啊,就在家里纠结了一帮家丁把再次来到崔杼家的时候把齐庄公给杀了。
当时齐国的太史官啊,他就写崔杼弑其君。
崔杼当时权倾朝野,连国君都敢杀的人,直接就把他给砍了啊,这个太史坤的弟弟呀也是开始也如实记载,又被崔主给杀了。
这个三弟呢还没开始写。崔主告诉他说你的哥哥们都死了啊,你不怕死吗?还是按我说的写齐庄公暴病而死。
结果这小弟说那不行,我是有职业道德的啊,做史官的不能秉笔直书,那还不如死了算了。
后来呢崔杼一看无可奈何,就把老三给放了啊,史书写成了,所以文天祥呢以他为榜样表示认可史官的血可流,气节不能丢。
在这其中就表示了春秋当时是实行的世卿世禄制度,也就是说这个家族永远当着同样的官即使同为国君和大夫只能换人,而不能换家族这种无奈的情况。
第二个故事是再晋董狐笔。
这个故事同样是一个史官,不过他是晋国的。这个说的是晋国太史董狐。
当初晋国的大臣赵盾啊是托孤重臣辅佐晋灵公登基。
但是晋灵公长大以后呢嫌弃赵盾了啊,就是联合宠臣屠岸贾要杀掉赵盾。
栽赃,陷害,暗杀,伏击啊,各种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啊,每但是每次都失败了,但是赵盾呢在遭到一次伏击以后啊,他就逃跑了。
还没跑出晋国的国境,就听说他的弟弟赵穿搞突袭啊,把晋灵公杀了。
于是赵盾就又回来收拾残局,扶新君登基,这时候晋国的太史令董狐在史书上写道,秋九月,赵盾弑其君。
哎,赵盾说先君不是我杀的呀,是赵穿杀的,你怎么能再栽赃给我呢?
董狐就说啊,你是晋国的首席大臣,你逃不出镜,归不讨贼,那不是你是谁呀?
孔子他老人家听到这事儿呢,也认可董狐的说法,当然赵顿这个人必定是善良啊,不像崔杼他没杀掉董,狐时呢他也没杀掉屠岸贾。
这就造成了屠岸贾后来又得势啊,最终扑灭了赵盾全家只有一个小婴儿活了下来,这就发生了后面《赵氏孤儿》的故事。这件事也是三家分晋的导火索。
第三个故事。是在秦张良锥。
说的是刘邦手下著名的谋士张良,年轻时候张良呢本来是韩国人,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以后呢,有一次要东巡。
这个张良呢很快就知道了啊,他想给韩国报仇嘛,他又带了一个大力士埋伏在一个叫博浪沙的地方,那秦始皇的巡游车队到了以后啊,他就让大力士把一个一百多斤的大铁锤啊扔了过去,想把秦始皇砸死。
但是秦始皇这个人啊,怕人行刺,他坐的车有好几辆一模一样的。
你根本不知道哪辆车里有钱是好,结果呢张良猜错了。
误中副车这个成语就说的是白浪沙张良刺秦王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