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十几天的跋山涉水,萧成的马队终于来到了汴京城前。
如今天气已经进入深秋了,秋风萧瑟,路上少行人。
然而,随着离汴京越来越近,周边的行人车马也越来越多,熙熙攘攘,好不热闹。
大家都是从五湖四海过来的,带着各种目的来到那汴京。
他们中有的是探亲的,有的是投奔,有的是科考的,各种各样的人在路上都可以看到。
萧成看着周围忙碌的赶路人,内心对着汴京有些期待了。
随着周围的人越来越多,萧成感觉汴京城应该很快就到了。
于是,他掀开车窗窗帘,看向外面。
在远处可以看到那汴京城那高耸的城门,一道由人群汇集的人流,不断地涌入其中。
萧成所在的马队跟随着人流,开始不断地朝前方前进。
在前方,萧成很快就可以看到那巨大的城门楼子,如同一个巨兽观察着来往的行人。
但是在那路口处站着一个人,萧成认出来此人是谁!
那就是之前的铁林军指挥使,郭旭。
在他旁边则是他的妹妹,郭淑。
这两人,萧成非常熟悉,哪怕还没有到,远远望着就能认出来了。
“这两人怎么在这里?”萧成有些不解。
从这两人的样子来看,萧成认为他们应该是在等人。
否则那郭淑不断张望做什么?
随着马队前进,那郭淑似乎看到了萧成的马队,然后一脸兴奋地对着自己的哥哥说些什么。
很快,那郭旭的目光也看向了萧成这边。
在确认是萧成的马队之后,那郭旭骑上了马,带着郭淑朝着萧成过来了。
这番举动,让萧成有些害怕起来。
因为萧成他身上还背着官司,那两人都是官宦人家,尤其是那郭旭还是有告身的官员。
“他们不是来找我麻烦的吧!”萧成心中说道,内心也变得忐忑起来。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随着马车的行进,萧成也只好放弃了。
很快,那两人就来到萧成的马车旁。
那郭旭朝着躲在马车上的萧成说道:“萧成在里面吗?”
在旁边的两位看押的衙役,看到那郭旭的衣衫非常华丽,知道非富则贵,立刻说道:“萧成就在里面。”
看了那两位衙役,那郭旭拿出了一张文书,对着他们说道:“这是开封的解押文书,那苦主已经撤诉了,你们拿着这个回去吧!”
两位衙役彼此看了一下,觉得有些奇怪,但是当着那郭旭的面也不敢有所不满。
他们接过那文书,打开一看,确实是开封府开具的文书。
上面的内容和那郭旭说的差不多,印鉴也对的上,应该不是假的。
但是他们还是有些疑惑,因为接待他们的应该是开封府来的衙役,而不是看上有些陌生的郭旭。
于是,其中一人说道:“敢问你是什么人?”
那郭旭说道:“在靖边侯之子,郭旭!”
那两人听闻大惊失色,赶紧叩拜道:“小人有眼不识泰山,请大人赎罪!”
那郭旭摆摆手说道:“不用如此大礼,你们还是早些回去了。”
这一下,那两人不敢有所疑虑,赶紧收了文书,收拾一些东西就离开了。
他们临走前,还是和萧成打了一下招呼,说明了一些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