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家禽的传染病 鸭传染性浆膜炎,兽医传染病学资料整理,望月铃,免费小说导航

第7章 家禽的传染病 鸭传染性浆膜炎

鸭传染性浆膜炎

(Infectious Serositis of Duck)

一、概述

1、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里氏杆菌病,感染家鸭、鹅、火鸡多种禽类的一种接触性、急性或慢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侵害1-8周龄小鸭;

2、临诊表现为困倦,眼与鼻孔有分泌物、绿色下痢、共济失调和抽搐;

3、慢性病例为斜颈,病变特点为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千酪性输卵管炎、关节炎和脑膜炎。

二、病原

1、为鸭疫里氏杆菌

(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

属于黄杆菌科,里氏杆菌属;

2、G-小杆菌,无芽孢、无鞭毛、有荚膜,瑞氏染色两极浓染;

3、最适培养基是巧克力平板,不能在普通琼脂和麦康凯培养基上生长,在血琼脂上不产生溶血。

在含5~10%二氧化碳环境中生长良好;

4、最易分离器官为大脑(分离率80%)、心血(60%);

5、该菌根据琼脂扩散试验分为21个血清型,彼此间无交叉免疫保护性。

6、室温下大多数菌株在固体培养基上存活不过3-4天,4℃下肉汤培养物可存活2-3周,冻干菌种可保存10年以上。

7、凝集试验和琼脂扩散试验都可用于血清分型,世界分离血清型超过20个,我国超过15个。目前我国流行优势血清型为血清1型。

三、流行病学

1、易感动物

主要感染1~8周龄雏鸭,其中2~4周龄雏鸭最易感,成年鸭和1周龄以内的鸭少发病。

火鸡、鸡、鹅及某些野禽也可感染;维鹅感染本菌可发病,今年有增加趋势。

2、传染源

发病和带菌禽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常因引进带菌鸭而发生流行;

3、传播途径

污染的饲料、饮水、飞沫、尘土、人员、用具、交通工具、孵化器具等都是本病的传播媒介。

本病主要经呼吸道感染,另外消化道和损伤的皮肤也可感染。

4、流行特点

(1)冬春季多发,环境卫生差、饲养密度过高、通风不良、潮湿等均可促发本病;

(2)易与其它疾病混合感染,如E.coli、沙门氏菌病、鸭肝炎等,加剧本病发生和死亡;

(3)无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往往伴随育雏季节较多发病;

(4)发病死亡率与年龄、毒株、饲养管理水平和应激因素有密切联系,一般为5%~75%。

四、临床症状

根据临诊表现和病程的长短,可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慢性型。

1、最急性型

常见不到任何明显症状而突然死亡。

2、急性型(多见于2~4周龄雏鸡)

(1)嗜睡,缩颈或嘴抵地面,腿软,不愿走动、步态蹒跚;

(2)眼鼻有分泌物,眼流出浆液性或粘性的分泌物;

(3)粪便稀薄呈绿色或黄绿色;

(4)后期出现神经系统症状,例如痉挛、背脖、两腿伸直呈角弓反张状,尾部摇摆等,不久抽搐而死,病程一般2~3d。

3、慢性型

(1)日龄较大的小鸭(4~7周龄),病程一周以上。精神沉郁,少食;

(2)共济失调,痉挛性点头运动、前仰后翻、翻转后仰卧、不易翻起等症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