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荻洲立兵中将便回到了第13师团,准备指挥作战。
但即使他求战心切,也不可能说发起进攻就发起进攻。
一场大型战役的前期准备时间是很漫长的,日军这种水平的军队自然做不到冷启动,不可能一声令下就立刻开拔。
其中光是筹备足够的弹药物资就需要不少时间。
除此之外,他还要研究第3师团损兵折将的原因,研究中国军队防线的布置情况,研究田湾河战役的全过程,研究中国军队作战的特点,研究自己能够调动的力量,研究地形和当地人口等等因素。
贸然发起进攻,不知己不知彼,就算是他也只能像第3师团一样死路一条。
在仔仔细细的分析战局几天之后,荻洲立兵中将认为自己捕捉到了中国军队能持续胜利的最重要的两个因素。
第一、中国军队强大的炮兵火力。
这一点他当初在淮河一战中就深有体会。
中国军队‘几百门大炮’同时调集起来轰击一片区域的力量可不是开玩笑的,有时候甚至能把一支联队给直接轰散了架,更何况中国军队手中居然不声不响的还多出了几门巨炮,简直把胜利的天平牢牢攥在了手中。
第二、地形。
中国军队极其善于利用地形打出一场场围歼战,荻洲立兵同样深有体会。
此前的淮河一战中,中国军队就利用宽阔的淮河将第116联队从第13师团中给切割了出去,在兵力较少的情况下硬是打出了兵力优势,最终围歼了第116联队的全部人马。
而第3师团同样中了招,这次则是利用河谷,并且爆破堵住了整个地形,让整个第5旅团深陷沼泽,根本无法从容撤退,最终全军覆灭。
两个棘手的难题啊……
深思熟虑之后,荻洲立兵中将认为自己有希望克服这两个难题。
首先,中国军队虽然有着庞大的炮队,但一支炮兵光有大量火炮可不够,他们还得有足够的炮弹才能发挥出恐怖的火力。
别忘了,此刻的北陵县虽是一个烫手的山芋,还是一座孤岛,华中派遣军和华北派遣军已经扫清了周边区域,将此地重重包围起来。
因此,中国军队是得不到任何后勤补给的,他们在田湾河一战中就消耗了巨量的炮弹,此刻的炮弹储备必定有限。
不可能一直无穷无尽的轰下去。
只要不断用佯攻消耗中国军队的炮弹,那么他们的炮兵力量必然会在不久之后彻底沉寂下去,再也无法发威。
其次则是地形。
这个问题也能解决,已经吃过两次大亏的日军绝不会在同一个坑里摔倒三次……应该不会吧……应该吧。
接下来,荻洲立兵中将开始在头脑中规划大致的作战方针。
首先,他要利用兵力优势,从西南和东南两个方向上分兵攻击,互为掎角之势,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不冒险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