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术亲率大军入洛阳城的时候很有意思,因为朱儁亲自迎接,袁公路倍有面子,不等客气两句,就见洛阳禁军严阵以待,刀枪明晃晃地在阳光下反射冷光。袁术一愣,正欲开口,朱儁面无表情道:“最近东都戒严,西凉军即将兵临城下,老夫不得不有所准备,请袁将军不要见怪。”
“太尉见外了,我袁术什么场面没见过?嗯,不错,果然是太尉带出的兵,个个龙精虎猛。”袁术装模作样地点评一番,下令全军列队入城。
禁军分列两边,刀枪并举,眼神冷冰冰的。六千袁军心中打鼓,纪灵、俞涉等大将也如踩云端,而外围赶来看热闹地老百姓对袁军指指点点,多有讥笑之色,气氛一度尴尬。袁术终于表现出了一军之主的素养,骑马和朱儁并肩行于军前,谈笑自若:“听说西凉军马上到了,而太尉治下百姓安然,不愧国家栋梁。”
朱儁可没闲心和他扯淡,问:“将军准备怎么守城?”
幸好袁术没说“守城?本将军没想着守城,就是打他娘的”之类的话,他来之前已经拿定主意,也相当清楚凭自己一帮手下,面对西凉军腿先软了,谈何守城?朱儁平定黄巾,威声满天下,军旅经验丰富,还不如由朱儁统一指挥。
汉末部曲制是主流,将领对各自部曲的控制力还是很强的,各级军官就算不是世族出身,也和世族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这种情况在袁术的军队中尤其严重。因此,袁术不担心朱儁吞并自己的部曲,只要适当时机把兵权收回就不怕,但部曲制的最大害处就是:如果你不能成为最大的“部”,就很难具体指挥下面的“曲”,而且容易形成兵将依附关系,造成军阀势力崛起。
汉唐的军事实力都很不错,即便是王朝末期也能按着周边少数民族揍,譬如曹操征乌桓,卢龙节度使暴打契丹,但汉唐都亡于军阀割据。宋代玩募兵制和兵将分离,除了北宋初年和南宋初年、孝宗中兴之外,军队战斗力都不行,北宋亡于金,南宋亡于元。
袁术指挥手下的将军还行,但无法插手军队的方方面面,除非和将军们商量。林宁就没这样的顾忌,他的军官大部分是军校培养出来的,起家的班底也是来自秦末的楚军,真是天高海阔任遨游,拥有绝对的自主权。
“一切由太尉定夺,术的兵马也由太尉指挥。”
这个回答令朱儁很满意,部曲制也有优点,就是“将知兵,兵亦知将”,凝聚力高,战斗力强。袁术愿意合作,还把指挥权上交,接下来就好说了,不必担心协同作战的问题。
袁军抵达洛阳次日,又有上百骑兵飞驰而来,是从虎牢关方向,那里能来的只有林宁或曹操。朱儁和袁术登上城楼,望那旗帜,左书“九原侯安北将军”,右书“张”,旗下大将铠甲璀璨,威风凛凛。其后军士,虽不过百骑,阵型如一,昂然挺拔,气势直上云霄,一看就是精锐。
袁术拍着城墙,叫道:“是林宁的军队,那将领我听说过,是阵斩乌桓王蹋顿的猛将张辽张文远!”
朱儁也听过张辽的大名,尚德山一战不仅使林宁再次名扬海内,斩杀蹋顿的张辽也跟着传遍天下。最委屈的是黄忠,明明是实际指挥幽州军团的人,却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名气远不如张辽。
“开门!”
洛阳城门大开,朱儁下城迎接,张辽一听是当朝太尉,吃了一惊,慌忙下马跪拜。其实张辽才不是拜的大汉太尉,他是拜的朱儁这个人,被朱太尉扶起来地时候还想:大汉太尉哪根葱?指挥得动我手下的兵吗?朱公伟剿灭黄巾,威名远扬,又满腹经纶,渊博如海,是个英雄,我张文远最佩服这样有本事的人。
“我主林车骑最迟三日就会赶到洛阳,请太尉耐心等待。因担心洛阳可能遭受贼兵,故命辽以上百精骑急行军两日一夜,来洛阳助太尉一臂之力。”
朱儁见张辽身后的骑兵虽然昂首挺胸,仍难掩疲惫之色,忙道:“将军勿忧,老夫自有安排,快请入城歇息。”
张辽谢过,这时袁术背着手悠悠走来,指着他说:“怎么就带了一百人啊?得有一千铁骑才好。”
张辽听了旁人介绍,得知这就是南阳太守、后将军袁术,因着袁家四世三公的背景,倒也没有发作,淡淡地应付过去了。朱儁带着张辽在前面走,袁术就在后面喋喋不休:“一百人真干不了什么,你得相信本将军,就是精锐,人家十个打你一个,你不得疲于奔命?林宁这厮……”
“袁将军!”朱儁回头怒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