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清已经选择投靠帝国,她将捐赠出大部分的财富以供帝国修建长城,运河,皇陵等庞大工程,并且愿意利用行商店铺为帝国监视各地,提供情报。帝国也可以借此丰富国库,利用她的经商能力为帝国添砖加瓦!”
赵辰紧随其后的一句话,也是抹去了嬴政的忌惮心思。
“不错!这三点足以改变帝国如今存在的隐患,辰儿你还有其他意见吗?”
嬴政很满意的点了点头,作为一个帝王他无需多么智慧,最主要的是知人善用,善于听取建议,更何况嬴政这一个千古一帝,文韬武略都是不俗的人呢?自然轻而易举地明白这些政策的重要性。
“最主要的也是根治源头的办法却是帝国自己开办一个官学,培养忠诚与帝国的官员,有教无类,也能用这种办法吸引一些诸子百家之人前来讲学,消弱帝国面前的敌人阻碍。”
“这?官学,诸子百家,这恐怕与秦国依法治国不符吧!”嬴政有些犹豫。
“帝国的根基依旧是依法治国,大乱之后是大治,唯有法律才能让天下安定遵循,因此这些一切的条件都是基于依法治国这一基础之上。
如儒家说的道德仁义,这些固然可以改变一些人,但是却不如法律改变全天下,但是其也有可用之处,可以用来教导一些偏远有着异族,不经王化的山野之人
至于道家的无为而治,经过改造可用于如今的巴蜀,毕竟巴蜀才经过清洗,不宜在大动干戈,但是这一切都是建立在遵循法律的前提上。
名家善于舌辩之术,可用来宣传帝国的政策法律,改变帝国在其他人眼中的看法,至于其他的更是数不胜数。
这些学说都有其适用之点,我们只需选而改造,再按照情况用之。
毕竟一直讲究法家学说也是会导致帝国内部僵化,一家独大,唯有竞争才能促进新的活力!我相信一旦这个消息透露出去,肯定会有不少的学派心动的,既然想要传播教导,那么就要拿出符合帝国利益的新宗旨!进行改变!”
赵辰十分诚恳的对着嬴政解释道。
嬴政眉头微皱,这件事听上去很不错,但是就是不知道实际情况,他倒是很赞同赵辰说的不能让法家一家独大,可能之前做的那些确实有些不妥,是时候进行一番改变了!
毕竟之前巴蜀出事时,不也是用法家来治理吗?为何还会如此呢?简直触目惊心,说不定这样的改变会给自己给帝国带来惊喜!
嬴政原本的理念也是有些动摇,尤其是在巴蜀这样的事情发生之后,更是让他有些疑惑。
他也想起了之前赵辰对自己说的,百家汲取有用之处用以强国,现在这样的情况不是正和他说言相呼应吗?
罢了,既然如此,那就试一试!
嬴政对自己有着绝对的自信,要是出现问题绝对能够压制处理,因此他也是头一次松口:“罢了,既然如此,那就姑且一试,这个官学先着手准备,然后进行试验培养一些学子,看看他们的能力,在进行推广!你要亲自监督,随时应对可能出现的意外,帝国绝对不能出现差错混乱!”
“诺!”赵辰听到这话,也是眼中掠过一抹喜色,嬴政终于松口了,自己终于有机会改变大秦原有的命运,他绝对不会让父王失望的。王霸兼用,法家严苛,儒家仁义,再加上其他学说,搭配使用,一紧一弛,更大程度减轻百姓的不满,增加国力。
这种官学一旦成功那么诸子百家必将开始逐渐融入帝国内部,彻底成为帝国的一份子,也能大大增强帝国的实力,消弱敌人的盟友有生力量。
翌日,章台殿内,李斯与冯去疾两位丞相接到嬴政的召见,也是一同进宫觐见,来到殿内,李斯一眼就看见了早已等候在一侧的武安君的身影,看见赵辰之后,李斯也是心中一动,他知道恐怕武安君又提出了什么有用的建议,致使陛下这般着急召见他们两人,恐怕也是因为之前巴蜀一事而导致的,毕竟他就是全权负责巴蜀整治的主官。
李斯心中也是收敛心神,恭敬地躬身拜见,两道整齐的声音骤然响起:“臣等拜见陛下!陛下万岁!”
“起来吧!此番特地召见尔等,正是为了一件大事,一件有关帝国内部稳定的大事,辰儿此事既然是由你提出的,就交给你来为两位丞相详细讲解一番!”
嬴政平淡的语气缓缓传出,也是验证了李斯之前的猜测,李斯两人也是不由得抬头看向赵辰,有些好奇是什么建议竟然能够有这般大的作用。
“李大人,冯大人!”赵辰对着李斯两人微微抱拳,
“武安君殿下!不知殿下有何计策可令帝国内部重新稳定,避免巴蜀之事再次发生。”
李斯第一个开口询问道,毕竟上一次他可是犯了失职之罪,有挺大一部分责任在他身上,因此他也倒要看看赵辰究竟能说出怎样的办法来!
“李大人何必着急?想必大人应该也清楚,一切的根源都来自于帝国一部分官吏与各地的家族商人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为了避免偏袒勾结的现象,也为了更好的控制地方,本君有三个计策:
第一异地为官第二御史巡查监督考核第三建立官学,在依法治国的前提下,引进各个学派的优点,进行改造重新定义,培养忠诚的帝国官员,也为帝国收拢人心,减少反对分子,平稳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