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玉门关,黯淡的中世纪,耳东禾,免费小说导航

第三十六章 玉门关

三皇子夜访归去之后,希什曼这一路上就再也没有见过三皇子了。


大漠之上,只剩黄沙戈壁。


经过数日的长途跋涉,商队们跟着红巾营一起,终于抵达了玉门关。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希什曼看着这一座屹立于西域的雄关,那高达十几米的城墙,比起自己在后世看到的残垣断壁,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作为中原在西方的门户,玉门关所在的位置,向来是历朝历代的战略要地。


中原王朝与西域及中亚各国的交流,全部指望着这一条从汉代就流传下来的丝绸之路。


希什曼仰头看着这一座有着极强东方韵味的雄关,心想在如此一个东西商路的要冲,建立起了这样一座难以想象的坚城,只需囤一两千人在此,足以一夫当关,将百万大军挡于塞外,不得踏入中原一步。


在这个太阳消失的世界里,希什曼本以为欧洲动乱的背景下,东方也免不了遭遇一场浩劫。


在东方的浩劫确实是有的,但远没有希什曼想象中的那么严重。


而且在这场浩劫之后,于废墟之上建立起来的新朝大魏,居然依旧延续下来了如此璀璨的文明。


不说那些能征善战的宿卫营黑甲铁骑,就面前这一座闻名历史的玉门关,就比希什曼记忆中的复原图规模要大上数倍不止。


想必这大魏国也知道玉门关这处地方的重要,几经修缮扩建,才有了今天这样一个巨大的规模。


北边是哈密、乌鲁木齐,南边的青藏高原上的吐蕃诸部,西边是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南是且末、于阗。


而东边,就是酒泉和张掖,再往东一步,就是大魏国的武威郡,再往东,就是河套平原上是朔方郡。


四通八达,可攻可守,大魏将镇西军屯了十数万在这个地方,就是为了看住这扇帝国的西大门。


萧关这些年来将玉门关看得非常仔细,无论是吐蕃诸部,还是北边的草原蛮子,都没有从这这玉门关通过任何一个人。


但右贤王勾结于阗,将西域商路把持着,玉门关也已经很久都没有迎接过来自西方的商队了。


“好了!”


“到了!”


“我们到了!”


商人们激动地大叫着。


有人甚至跪在了地上,亲吻着脚下的黄沙。


“玉门关,玉门关。”


希什曼看着这座巍然耸立的雄关,虽然表情平静,但内心却恰恰相反。


实际上希什曼比任何一个人都更加激动,但他还没来得及激动,就从这座雄关上发现了更多的信息。


希什曼看到了,在那十数米高的城墙上,有着一个个非常有东方特色的城垛,而在那城垛之后,有着一门门骇人的火炮,正用它那黑洞洞的炮口,俯视着面前这一片漆黑的戈壁。


果然,东方也已经将火炮投入了使用。


希什曼虽然没有看到那那些城墙上的火炮是何模样,但想到那个大魏国神秘的开国皇帝,只要那个家伙不像自己这样是个物理方面的白痴,那火炮就不应该比康斯坦察的差。


希什曼还在思考之中,城楼上传来一阵厚重的号角声。


只见得那玉门关宽厚的城门,在一阵令人牙酸的声音下,为城外归来的红巾营,以及远道而来的商人们敞开了怀抱。


一彪人马从城内迎出,希什曼见那为首的一人,一眼就认出了他。


正是带着宿卫营奔袭右帐王庭的,大魏国镇西将军萧关。


这个萧关果然是一员猛将,带着宿卫营两千多人就攻破了右帐王庭,俘虏辎重无数的情况下,还能比红巾营先回到玉门关,光是这一份组织力,希什曼就已经自叹不如。


如果让自己带着康斯坦察随便哪一营去干这种事情,是绝对不可能做到萧关这么完美的。


希什曼知道自己的战术水平其实并不怎么样,更多的是依靠自己手下的高级军官团来组织日常事务的。


而萧关的手下,明显是没有那么一群参谋一样的角色的。


萧关身着明光铠,带着一队宿卫营骑兵到了红巾营的面前,跳下马来作了一揖道:“末将镇西将军萧关,参见三殿下、黄公公。”


右帐王庭新破,萧关的手下不知道沾着多少的鲜血,但此时他站在这里,竟然没有一点肃杀的感觉,反而让人觉得内敛亲切。


希什曼想起之前三皇子跟自己说的话,想通了难怪萧关当年于大魏天子有救命之恩,那皇帝老儿却像不念旧情一样,把萧关丢到了最为辛苦、只需守成的镇西军来。


不是因为天子薄情寡义,而是因为这是萧关最适合干的就是这个活。


萧关就是一柄无锋的重剑,使用起来极为困难,平时只要放在那里就好了。


但如果谁敢小觑了这柄重剑,就会被萧关突然出手,给砸成一堆烂泥。


右贤王就是最好的例子。


“萧将军,今日怎生如此客气。”


三皇子也勉强当自己是凯旋而归,换上了自己那一身威风的黑甲,已然变成了一个威武的少年将军。


她看着恭谨的萧关,觉得有些奇怪。


除了这次自己不慎被右贤王俘虏,萧关可一直就只把自己当成一个普通的下属来对待的。


至少在表面上,萧关从来没有把三皇子当成一个娇贵的殿下的,今日突然对自己行礼,三皇子反倒觉得有些不自在。


“回禀三殿下。”


萧关一丝不苟地答道:“陛下诏书已至,命三殿下与黄公公回玉门关后,即日返回京师,不得延误。”


三皇子惊道:“父皇诏书已至?”


“是的。”


萧关答道:“破右帐王庭之日,末将已遣军士将捷报八百里加急传递京师,陛下闻言,即刻下诏,令三殿下及黄公公回京述职。”


“好!”


三皇子心想难怪萧关举动如此反常,自己既然被诏回了京师,那就已经恢复了三皇子的身份了,萧关自然也不会再以一个校尉的态度来对自己。


三皇子刚欲端起皇子的架子,褒奖萧关几句,却突然想到了什么问道:“萧将军不随我等一同回京吗?”


“回三殿下。”


萧关答道:“陛下并未诏末将回京。”


没有萧关?


三皇子知道,自己和黄公公得以提前回京,就是因为萧关去北方浴血奋战,攻破了右帐王庭。


萧关这一仗以少胜多、出其不意,大破右帐王庭,斩右贤王首级,掳人口近万,另牛羊无数,可以说是不世之功了。


当年太祖皇帝多次北伐未竞全功,这才将北方的蛮子册封为左右贤王,以期使其相互攻伐。



但事与愿违,左右贤王非但没有内讧,还同气连枝,灾荒之年时常南下寇略,以致北方数郡人民苦不堪言。


现任大魏天子,与镇国将军徐宁,两人也是在北方吃过大亏的。


直到本朝,二皇子与镇北将军薛宗才对左贤王取得决定性的胜利,逼迫他恢复了朝贡。


但也只是一次胜利而已,二皇子与薛宗两人,只是把左贤王打得无路可退,但从始至终都没有找到过左帐王庭的具体位置,也就没能对左贤王的根本,造成任何威胁。


但萧关不一样,他这次是直接摸到了右帐王庭,斩草除根了。


经此一役,大魏在北方将永远少了一个麻烦的敌人,而且西域商路一并畅通,再加上于阗国的朝贡,至少可保得大魏西陲数十年太平。


这一切的功劳,父皇居然熟视无睹,连一句口头的夸奖都没有。


三皇子觉得有些匪夷所思,虽然因为萧关对自己的态度,三皇子一直不是非常欣赏这个榆木似的将军,但不影响此时此刻,三皇子为萧关鸣不平。


这么一把好剑放在玉门关,父皇不怕把这把剑放顿了吗?


三皇子看着萧关那毫无情绪的面容,心中叹了一口气,这一把重剑,本来就是无锋的,哪里有什么钝不钝的说法。


父皇也是看中了萧关这一点,才放心地把镇西军交给他的吧。


一阵寒风拂过,卷起了戈壁的黄沙,那砂砾吹到了三皇子的脸上,打得双颊生疼。


“萧将军。”


不知道是不是黄沙入口的原因,三皇子开口,觉得喉咙有些干涩:“玉门关,交给您了。”


萧关垂首答道:“职责所在。”


三皇子点了点头,一旁的黄公公看着萧关,也知道自己这次是沾了这个苦命将军的光,无论两人平时有什么过节,黄公公在这个时候也不好再说什么了。


“三殿下。”


黄公公轻声道:“我们进城吧。”


“嗯。”


三皇子微微点头,拍马向前,却在走了两步之后又停了下来,看着一旁作揖的萧关,说道:“萧将军,你我之约,某不敢相忘。”


萧关的眼中终于出现了一抹诧异。


三皇子所说的约定,萧关也是记得的。


那就是陛下百年之后,如若三殿下幸得登基,那么镇国大将军的位置,就是留给自己的。


“末将谢三殿下。”


三皇子闻言,不再去看萧关,纵马向城内行去。


红巾营将士进城,卷起沙尘无数,他们都知道发生了些什么,看着这个站在路旁的镇西将军萧关,不知怎的凭空多了些兔死狐悲的感觉。


萧关看着这些红巾营士兵的眼神,微微皱眉,大喝道:“陈肖!”


“在!”


本来走在队伍前列的陈肖听到了萧关的声音,像是条件反射似地应了一声,连忙下马跑到了萧关的面前。


“镇西军红巾营主将游骑将军陈肖,参见萧将军!”


“嗯。”


萧关看着这个膀大腰圆的将军,轻轻点头道:“陈肖,当年随我北上救驾,一千余人,只有八十五骑返回朔方郡,人言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你却随我来守这玉门关,官衔止至游骑将军,可有后悔过?”


陈肖就是萧关千里奔袭左帐王庭后,那侥幸活下不满百人中的一员。


当年二十未满的他,此时已至中年,满是伤疤的脸上神情坚毅道:“跟随将军,至死不渝。”


“好。”


萧关看了看那些熙熙攘攘的红巾营士兵,说道:“治军非你所长,难为你了,从今以后,红巾营不再归你所属。”


“将军?”


陈肖瞪大了铜铃似的眼睛看着萧关,膀大腰圆的他比萧关壮出不少,但站在萧关面前,虽然瞪着眼睛,却没有丝毫的气势。


“听了。”


萧关长舒一口气道:“带上几个信得过的兄弟,护送三殿下回京,然后就不要再回来了。”


“将军!”


陈肖明白了萧关的用心,但那眼睛却瞪得更大了。


“我会求黄公公在陛下面前为你说话,把你留在京师的。”


萧关抬手止住了陈肖的话,说道:“回营。”


萧关的声音很平淡,但却有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味道,陈肖听到这句话后,那话都堵在了喉头,看着萧关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但也迟迟未挪动脚步。


“去吧。”


萧关看着陈肖,又补了一句道:“当年随我北上的人活着的没有几个了,你回京后,能有个更好的前程,以后希望你我不要再相见了。”


陈肖看着萧关,七尺男儿涕泪纵横,但又怕自己身后的属下看见,只能把所有东西都咽回去,向萧关抱拳一拱,骑上自己的战马奔向城中,向着黄公公追去。


萧关面上古井无波,看着红巾营最后一名士兵进入了玉门关中,还是没有丝毫的变化。


直到一个人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那是一个西方的蛮夷,一个自称是大秦国使节的蛮夷,但萧关知道这个家伙的身份绝对比表面上的要复杂得多。


而且这个家伙只是看上去,就能发觉他的不简单。


“萧将军。”


希什曼让自己的商队跟随进城,自己却走到萧关面前,向他作了一揖。


萧关也拱手拜道:“希爵爷。”


希什曼微笑道:“恭喜萧将军。”


萧关一怔,旋即应道:“希爵爷,同喜。”


希什曼是这些商队的人里面,唯一一个能全部搞懂萧关现在处境的人,但是他依旧说了一句恭喜。


萧关却回了一句:同喜。


两人相互看着。


希什曼搞不清楚,萧关是否明白了自己那句恭喜的意思。


但萧关这句同喜,希什曼大约是听懂了。


“恭喜萧将军。”


希什曼又说了一遍同样的话,便没有多做停留,径直走向了玉门关中。


关于三皇子的事情,希什曼是这几天才想通的,不知道这个看上去有点古板木讷的萧关,想不想得通这里面的关节要害。


希什曼认为萧关是想明白了的。


不然他不会回自己一句同喜。


这个萧关,果然是重剑无锋,明明是一个极为聪慧的人,给人的感觉却像是一个政治白痴。


希什曼这个时候,不得不抢先恭喜一下这柄立在西域的重剑。


省得以后他真成了镇国大将军,自己送礼都没地方送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