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第56章,红楼之环御九天,捕快A,免费小说导航

这日,虽是暮秋,却是难得的暖阳,贾环和黛玉一起陪着林如海在后花园的一处开阔之地,一边晒着暖融融的太阳,一边品着香气浅淡却回味悠长的龙葵茶,一边天南地北地神聊。


一会儿,忽见一个门吏奔了过来,气喘吁吁地说:“老爷,老爷!知府吴大人来了。”


林如海一惊,吴知府这不早不晚地亲自上门却为何事?他马上说:“快将吴大人请入中厅,就说我即刻便来。”


那门吏答应了一声,忙又往回跑,赶去传话去了。


林如海说:“玉儿你先回房。环儿,你扶着我去见这吴知府。”


贾环以为自己听错了,迟疑着问:“我也要去吗?还有,姑父不换官服吗?”


林如海笑了笑,道:“我和吴知府既有同僚之谊,又是知交一场,他既来了我家,我又在病中,就是穿着这家常衣服也是无碍的。”


贾环便答应着,招呼了两个小厮抬过一张竹椅子来,搀着林如海坐上,自己便随着椅子一路去了中厅。到了门口,贾环又将林如海搀扶了下来,扶着他进了中厅。


吴知府正在林府的中厅内背着手转来转去,一见林如海,便大步走来,关切地说:“如海贤弟,你的气色比上次我来的时候可是大有起色啊。”


贾环心想,一见面只问及病情,看来这吴知府的确和姑父交情不浅,而且也不“大人”来“大人”去的打官腔。


见吴知府说话时眼睛却微微一瞟贾环,目光中微带疑问,林如海便先介绍道:“谢志洲贤兄关心。这是我外甥,这段时日幸得他陪着我,诸事才弄得还算停当,志洲贤兄只管说,不必避讳他在场,他人虽小,却还懂事,不会多嘴的。”


吴知府知道林如海无子,又生这一场大病,几乎可以说是鬼门关前晃了一圈回来,身边有个小辈的亲戚时时刻刻陪侍着也是常有的事,便松了戒心。


随后,林如海又微笑道:“如海此次算是大难不死,现在料是无大碍了。改日若是大好了,定要摆上几桌筵席,备下几杯好酒,感谢志洲贤兄并诸位同僚们。”


吴知府心不在焉地说:“好说,好说,到时候我一定来。哎,我今儿来,是要说一件要紧的事儿。”


林如海忙说:“志洲贤兄请讲。”


吴知府道:“这事儿不得亏我在京城的内兄,我们还被蒙在鼓里呢。说是秦王领了圣命往咱们扬州这边来,现在已经在路上了,估计半个月左右就到咱这地界了。秦王不知为何扣着通告没发,算是秘密过来的,我怎么觉着这事儿有些……”


吴知府没有继续说,原是官场上的话点到为止即可,说多了言多必失。这林如海侵淫宦海多年,也听出意思来了:秦王微服秘行,跑扬州来了,具体来干嘛的不知道,总归不是来请咱几个喝酒的,八成没啥好事。身为地方首要官员的吴知府因为琢磨不透秦王此行的目的,故而来找人商量来了。


吴知府说:“我往日在京城为官的时日浅,对这几位皇子也不甚了了,倒是如海贤弟您只怕之前还见过这秦王吧?”


林如海抬起头来,目光幽远,似在回忆,道:“往日我还在京城为官时倒是见过,那时候秦王还是小孩子呢,可叹他那时不过五六岁的光景,却似小大人一个,一张小脸儿绷得就跟这白瓷茶碗一般,那架势,端得可足了!不过,再怎么尊贵,到底是自小失恃(丧母),唉……”


吴知府忙附和着说:“可不是吗?三岁看老,我听说秦王为人一向端凝严肃,遇事则果敢勇毅,任是多大的官都不假辞色,京城的官们都怕他。所以,听着他来这一趟,我这心里真是没底啊。唉,我琢磨着到时候大家还是小心着一点为妙,别叫他不高兴了,回去大笔一挥,记上咱几笔就麻烦了。本来你这病着,我也不想劳动你的,可是,秦王来了,可能你再怎么病体难支也少不得要去混一混的。”


林如海马上说:“那是自然,但凡能起床,便一定会去的,怠慢谁也不敢怠慢秦王啊,除非是想要致仕了。多谢志洲贤兄提点。”


吴知府皱着眉,说:“你说这事儿该如何是好?这秦王不发通告就来了,咱们是在衙门里装作兢兢业业、发奋图强的好呢?还是跟接其他的钦差大人一般,早早地去那接官厅迎接才好?”


林如海沉吟着,道:“秦王既然不发通告,咱们不如就索性装不知道,还是在衙门里该干嘛干嘛吧。”


吴知府连连叹气,最后还是说:“这我可不敢冒险,上次三皇子殿下来咱们这里,又吃又玩,最后还敲了咱一笔,说咱招待得不好。秦王的身份虽然身份三皇子高得多,但是,兄弟嘛,总归有些相似之处。我可不敢大意啊。”


林如海也不好说了,毕竟他虽然见过小时候的秦王,现在究竟是怎样的品行,还真不好说。再说,也不知道秦王来这里干嘛的,要是揣摩错了秦王的用意,不去迎接,让秦王觉得被轻忽怠慢了,他们这一众的扬州地方官都招架不住。


吴知府体贴地说道:“秦王来的那一日,我可不敢大意,凡是扬州的地方官员,都要命他们去驿道口的接官亭迎接。我还得叫人去把那里好生拾掇拾掇。还有,我想着迎接的那一日不定要在那里等多久呢,你这身子经不得风寒,不如就在府衙大堂里等着吧,到时候我会代你和秦王解释一下。”



林如海连忙答谢不已。


吴知府告辞出去后,林如海思忖了好一会儿,忽然望着贾环道:“环儿,我刚才见你这眼珠子骨碌碌转、一副听得出神的模样就想问你来着,你认识秦王吗?怎么一副好奇得很的样子?”


贾环笑了笑,说:“谈不上认识,我真的只是好奇而已。另外还有个小小的念头姑父莫笑。我是觉得,以后要走仕途的话,若是以后官儿当大了,就免不了要和这些皇子王爷们打交道,多知道一些情况总是好的。”


林如海指着贾环,笑道:“你这猴儿,还真说起大话来了!王爷是什么身份?就是你连中三元,考上状元,风光过后也不过就是在翰林院当当差罢了。想和王爷打交道,起码得在官场混上十年!”


贾环笑而不语,最后说:“姑父说的是,我原是把话说大了。不过,我倒是猜出了秦王此来的目的,只是不知道对不对。且说与姑父听,以后做个验证吧。”


林如海一惊,肃容说道:“你倒是说来听听。”


贾环笑道:“我往日在京城时曾经为我父亲往工部衙门里送过一次公文,恰巧遇上秦王往工部去视察,后来听我父亲回来说,才知道秦王原是为了成安江水患一事而去的,后来秦王领着工部连着办了两个月的差,终于将水患的事情弄好,将堤防修好了。我就琢磨着,他这一次来,是不是和上一次的差事有什么关联?我听你们说道这秦王,总感觉他是个追求完美的人,既然上一次修建堤防的事情办得好,他会不会一鼓作气,转而想将灾民安置的事情一并做好?”


林如海若有所思,道:“灾民安置?这和我们扬州的地界有关系吗?离着这么远……”


贾环又笑着说:“扬州富甲天下,举国皆知,最叫人垂涎的当然要属盐务这一块儿了。”


林如海一个激灵,反应了过来,抚掌道:“环儿你个鬼机灵,连这个都被你参透了!可不是吗?他来扬州,原来是为了筹集赈灾款而来!”


能博得官场大鳄,前朝探花林大人的真心褒扬之语,贾环心下也微感得意,不禁又说:“那就难怪他不发通告,微服秘行了!原是怕打草惊蛇,因为这边的官吏平素都得了盐商们的好处,定是要帮着盐商们对抗朝廷,不肯痛痛快快筹出这赈灾的银子!”


林如海颔首道:“是啊,商人嘛,无利不起早,盐商们宁可拿去贿赂官员,也绝不愿意多花一文钱去施舍灾民。秦王纵然威重严苛,这一桩差事却是难办呢。”


贾环有些神往地说:“惩治贪官污吏,杀富济贫,还是打着朝廷的名义!可惜我没有官职,不然真想真身参与到这一场硬仗中去,也出一把力才好!姑父你不知道,我送林姐姐过来的时候,路过那水患的省市,看着灾民流离失所,只觉得心有恻恻。现在眼看着严冬将至,灾民们再不能好生安置,必是饿殍遍地啊!”说到这后面的一段话,贾环的口气中满是悲悯。


——————————分割线——————————


十日后。


寒风冷冽中,扬州知府吴志洲领着一众头戴官帽、身着官服的扬州大小官员们在装点一新的接官厅外守候着,焦灼的目光不时地扫向门外。


门外的通道上铺着长长的红色地毡,与驿道相连接。


几位官员挨不住寒风寒气,在下面嘀咕着:“怎么秦王还没有到?都等了三四个时辰了。”


“还是林大人安逸,就在府衙大堂里坐着,一边喝着热茶一边等,咱们就倒霉了,被这风刀子吹得脑仁儿都疼了!”


“人家林大人是病着呢,你不知道吗?且说这风凉话!”


众人正等得五心烦躁,忽见一队衙役急匆匆赶来,先行了礼,向吴知府禀报道:“吴大人!王爷已经到了!”


众位官员俱是惊慌,道:“这是怎么回事?”


领头的衙役道:“小的也不知道,也许是王爷没走这一条驿道,从什么小道过去的吧。总之,王爷人现在已经在府衙里了,正等着诸位大人呢!”


一时间诸官乱作一团,“备马!”“备轿!”的声音不绝于耳。


这边,秦王和恰在府衙内等候的林如海遇了个对着,坐定之后,秦王接过林如海呈上的手本,问道:“你就是扬州巡盐御史林海?”


林如海行了跪拜之礼后,颤颤巍巍地被贾环搀扶了起来,道:“回王爷,下官正是扬州巡盐御史林海。”


秦王的目光扫到了贾环的身上,询问的意思很明显。


林如海说:“这是下官的外甥,因为下官病体孱弱,故而小甥一直陪伴下官左右,时刻不离。不意王爷提前驾到,故而小甥未来得及回避,请王爷恕罪,下官这便令他去内堂候着。”


秦王淡淡地说:“不必了。林大人病体难支,却还强撑着办差,协同小王一起解决民困,精神可嘉,身边有个人陪护着也好。”


林如海忙推一把贾环说:“还不谢王爷恩典?”


贾环便跪谢了秦王,取得了正大光明旁听这一出即将开锣的好戏的资格。


贾环站起来,偷偷地抬眸往上看的时候,恰逢秦王的眸光也扫到了他的身上,贾环似乎看到有一丝笑意飞快地掠过,随即某王又恢复了波澜不惊的冰山模样。


他这一次倒好像没得脸盲症,居然还记得我!贾环在心底下偷笑,不过很快调整回了正常的心态:哼,记不记得都无所谓,小爷三观正,节操杠杠滴有,对有家的男人可是绝无想法!不过,谁叫这混蛋的颜长得这么正,叫我一个外貌协会的会长情何以堪啊!


作者有话要说:这日,虽是暮秋,却是难得的暖阳,贾环和黛玉一起陪着林如海在后花园的一处开阔之地,一边晒着暖融融的太阳,一边品着香气浅淡却回味悠长的龙葵茶,一边天南地北地神聊。


一会儿,忽见一个门吏奔了过来,气喘吁吁地说:“老爷,老爷!知府吴大人来了。”


林如海一惊,吴知府这不早不晚地亲自上门却为何事?他马上说:“快将吴大人请入中厅,就说我即刻便来。”


那门吏答应了一声,忙又往回跑,赶去传话去了。


林如海说:“玉儿你先回房。环儿,你扶着我去见这吴知府。”


贾环以为自己听错了,迟疑着问:“我也要去吗?还有,姑父不换官服吗?”


林如海笑了笑,道:“我和吴知府既有同僚之谊,又是知交一场,他既来了我家,我又在病中,就是穿着这家常衣服也是无碍的。”


贾环便答应着,招呼了两个小厮抬过一张竹椅子来,搀着林如海坐上,自己便随着椅子一路去了中厅。到了门口,贾环又将林如海搀扶了下来,扶着他进了中厅。


吴知府正在林府的中厅内背着手转来转去,一见林如海,便大步走来,关切地说:“如海贤弟,你的气色比上次我来的时候可是大有起色啊。”


贾环心想,一见面只问及病情,看来这吴知府的确和姑父交情不浅,而且也不“大人”来“大人”去的打官腔。


见吴知府说话时眼睛却微微一瞟贾环,目光中微带疑问,林如海便先介绍道:“谢志洲贤兄关心。这是我外甥,这段时日幸得他陪着我,诸事才弄得还算停当,志洲贤兄只管说,不必避讳他在场,他人虽小,却还懂事,不会多嘴的。”


吴知府知道林如海无子,又生这一场大病,几乎可以说是鬼门关前晃了一圈回来,身边有个小辈的亲戚时时刻刻陪侍着也是常有的事,便松了戒心。


随后,林如海又微笑道:“如海此次算是大难不死,现在料是无大碍了。改日若是大好了,定要摆上几桌筵席,备下几杯好酒,感谢志洲贤兄并诸位同僚们。”


吴知府心不在焉地说:“好说,好说,到时候我一定来。哎,我今儿来,是要说一件要紧的事儿。”


林如海忙说:“志洲贤兄请讲。”


吴知府道:“这事儿不得亏我在京城的内兄,我们还被蒙在鼓里呢。说是秦王领了圣命往咱们扬州这边来,现在已经在路上了,估计半个月左右就到咱这地界了。秦王不知为何扣着通告没发,算是秘密过来的,我怎么觉着这事儿有些……”


吴知府没有继续说,原是官场上的话点到为止即可,说多了言多必失。这林如海侵淫宦海多年,也听出意思来了:秦王微服秘行,跑扬州来了,具体来干嘛的不知道,总归不是来请咱几个喝酒的,八成没啥好事。身为地方首要官员的吴知府因为琢磨不透秦王此行的目的,故而来找人商量来了。


吴知府说:“我往日在京城为官的时日浅,对这几位皇子也不甚了了,倒是如海贤弟您只怕之前还见过这秦王吧?”


林如海抬起头来,目光幽远,似在回忆,道:“往日我还在京城为官时倒是见过,那时候秦王还是小孩子呢,可叹他那时不过五六岁的光景,却似小大人一个,一张小脸儿绷得就跟这白瓷茶碗一般,那架势,端得可足了!不过,再怎么尊贵,到底是自小失恃(丧母),唉……”


吴知府忙附和着说:“可不是吗?三岁看老,我听说秦王为人一向端凝严肃,遇事则果敢勇毅,任是多大的官都不假辞色,京城的官们都怕他。所以,听着他来这一趟,我这心里真是没底啊。唉,我琢磨着到时候大家还是小心着一点为妙,别叫他不高兴了,回去大笔一挥,记上咱几笔就麻烦了。本来你这病着,我也不想劳动你的,可是,秦王来了,可能你再怎么病体难支也少不得要去混一混的。”


林如海马上说:“那是自然,但凡能起床,便一定会去的,怠慢谁也不敢怠慢秦王啊,除非是想要致仕了。多谢志洲贤兄提点。”


吴知府皱着眉,说:“你说这事儿该如何是好?这秦王不发通告就来了,咱们是在衙门里装作兢兢业业、发奋图强的好呢?还是跟接其他的钦差大人一般,早早地去那接官厅迎接才好?”


林如海沉吟着,道:“秦王既然不发通告,咱们不如就索性装不知道,还是在衙门里该干嘛干嘛吧。”


吴知府连连叹气,最后还是说:“这我可不敢冒险,上次三皇子殿下来咱们这里,又吃又玩,最后还敲了咱一笔,说咱招待得不好。秦王的身份虽然身份三皇子高得多,但是,兄弟嘛,总归有些相似之处。我可不敢大意啊。”


林如海也不好说了,毕竟他虽然见过小时候的秦王,现在究竟是怎样的品行,还真不好说。再说,也不知道秦王来这里干嘛的,要是揣摩错了秦王的用意,不去迎接,让秦王觉得被轻忽怠慢了,他们这一众的扬州地方官都招架不住。


吴知府体贴地说道:“秦王来的那一日,我可不敢大意,凡是扬州的地方官员,都要命他们去驿道口的接官亭迎接。我还得叫人去把那里好生拾掇拾掇。还有,我想着迎接的那一日不定要在那里等多久呢,你这身子经不得风寒,不如就在府衙大堂里等着吧,到时候我会代你和秦王解释一下。”


林如海连忙答谢不已。


吴知府告辞出去后,林如海思忖了好一会儿,忽然望着贾环道:“环儿,我刚才见你这眼珠子骨碌碌转、一副听得出神的模样就想问你来着,你认识秦王吗?怎么一副好奇得很的样子?”


贾环笑了笑,说:“谈不上认识,我真的只是好奇而已。另外还有个小小的念头姑父莫笑。我是觉得,以后要走仕途的话,若是以后官儿当大了,就免不了要和这些皇子王爷们打交道,多知道一些情况总是好的。”


林如海指着贾环,笑道:“你这猴儿,还真说起大话来了!王爷是什么身份?就是你连中三元,考上状元,风光过后也不过就是在翰林院当当差罢了。想和王爷打交道,起码得在官场混上十年!”


贾环笑而不语,最后说:“姑父说的是,我原是把话说大了。不过,我倒是猜出了秦王此来的目的,只是不知道对不对。且说与姑父听,以后做个验证吧。”


林如海一惊,肃容说道:“你倒是说来听听。”


贾环笑道:“我往日在京城时曾经为我父亲往工部衙门里送过一次公文,恰巧遇上秦王往工部去视察,后来听我父亲回来说,才知道秦王原是为了成安江水患一事而去的,后来秦王领着工部连着办了两个月的差,终于将水患的事情弄好,将堤防修好了。我就琢磨着,他这一次来,是不是和上一次的差事有什么关联?我听你们说道这秦王,总感觉他是个追求完美的人,既然上一次修建堤防的事情办得好,他会不会一鼓作气,转而想将灾民安置的事情一并做好?”


林如海若有所思,道:“灾民安置?这和我们扬州的地界有关系吗?离着这么远……”


贾环又笑着说:“扬州富甲天下,举国皆知,最叫人垂涎的当然要属盐务这一块儿了。”


林如海一个激灵,反应了过来,抚掌道:“环儿你个鬼机灵,连这个都被你参透了!可不是吗?他来扬州,原来是为了筹集赈灾款而来!”


能博得官场大鳄,前朝探花林大人的真心褒扬之语,贾环心下也微感得意,不禁又说:“那就难怪他不发通告,微服秘行了!原是怕打草惊蛇,因为这边的官吏平素都得了盐商们的好处,定是要帮着盐商们对抗朝廷,不肯痛痛快快筹出这赈灾的银子!”


林如海颔首道:“是啊,商人嘛,无利不起早,盐商们宁可拿去贿赂官员,也绝不愿意多花一文钱去施舍灾民。秦王纵然威重严苛,这一桩差事却是难办呢。”


贾环有些神往地说:“惩治贪官污吏,杀富济贫,还是打着朝廷的名义!可惜我没有官职,不然真想真身参与到这一场硬仗中去,也出一把力才好!姑父你不知道,我送林姐姐过来的时候,路过那水患的省市,看着灾民流离失所,只觉得心有恻恻。现在眼看着严冬将至,灾民们再不能好生安置,必是饿殍遍地啊!”说到这后面的一段话,贾环的口气中满是悲悯。


——————————分割线——————————


十日后。


寒风冷冽中,扬州知府吴志洲领着一众头戴官帽、身着官服的扬州大小官员们在装点一新的接官厅外守候着,焦灼的目光不时地扫向门外。


门外的通道上铺着长长的红色地毡,与驿道相连接。


几位官员挨不住寒风寒气,在下面嘀咕着:“怎么秦王还没有到?都等了三四个时辰了。”


“还是林大人安逸,就在府衙大堂里坐着,一边喝着热茶一边等,咱们就倒霉了,被这风刀子吹得脑仁儿都疼了!”


“人家林大人是病着呢,你不知道吗?且说这风凉话!”


众人正等得五心烦躁,忽见一队衙役急匆匆赶来,先行了礼,向吴知府禀报道:“吴大人!王爷已经到了!”


众位官员俱是惊慌,道:“这是怎么回事?”


领头的衙役道:“小的也不知道,也许是王爷没走这一条驿道,从什么小道过去的吧。总之,王爷人现在已经在府衙里了,正等着诸位大人呢!”


一时间诸官乱作一团,“备马!”“备轿!”的声音不绝于耳。


这边,秦王和恰在府衙内等候的林如海遇了个对着,坐定之后,秦王接过林如海呈上的手本,问道:“你就是扬州巡盐御史林海?”


林如海行了跪拜之礼后,颤颤巍巍地被贾环搀扶了起来,道:“回王爷,下官正是扬州巡盐御史林海。”


秦王的目光扫到了贾环的身上,询问的意思很明显。


林如海说:“这是下官的外甥,因为下官病体孱弱,故而小甥一直陪伴下官左右,时刻不离。不意王爷提前驾到,故而小甥未来得及回避,请王爷恕罪,下官这便令他去内堂候着。”


秦王淡淡地说:“不必了。林大人病体难支,却还强撑着办差,协同小王一起解决民困,精神可嘉,身边有个人陪护着也好。”


林如海忙推一把贾环说:“还不谢王爷恩典?”


贾环便跪谢了秦王,取得了正大光明旁听这一出即将开锣的好戏的资格。


【*抽搐得很啊,闹得作者更新很困难,读者读文也很困难,先么么一个,感谢大家这么艰难的情况下还爬上来看文,支持正版。此外,昨日收到长评非常开心,后面会在剧情十分紧张的时候加更一章的,某捕说到做到,(*^__^*)嘻嘻,大家也可以适时提醒窝,比如要拉小手,亲小嘴的时候之类滴】


这日,虽是暮秋,却是难得的暖阳,贾环和黛玉一起陪着林如海在后花园的一处开阔之地,一边晒着暖融融的太阳,一边品着香气浅淡却回味悠长的龙葵茶,一边天南地北地神聊。


一会儿,忽见一个门吏奔了过来,气喘吁吁地说:“老爷,老爷!知府吴大人来了。”


林如海一惊,吴知府这不早不晚地亲自上门却为何事?他马上说:“快将吴大人请入中厅,就说我即刻便来。”


那门吏答应了一声,忙又往回跑,赶去传话去了。


林如海说:“玉儿你先回房。环儿,你扶着我去见这吴知府。”


贾环以为自己听错了,迟疑着问:“我也要去吗?还有,姑父不换官服吗?”


林如海笑了笑,道:“我和吴知府既有同僚之谊,又是知交一场,他既来了我家,我又在病中,就是穿着这家常衣服也是无碍的。”


贾环便答应着,招呼了两个小厮抬过一张竹椅子来,搀着林如海坐上,自己便随着椅子一路去了中厅。到了门口,贾环又将林如海搀扶了下来,扶着他进了中厅。


吴知府正在林府的中厅内背着手转来转去,一见林如海,便大步走来,关切地说:“如海贤弟,你的气色比上次我来的时候可是大有起色啊。”


贾环心想,一见面只问及病情,看来这吴知府的确和姑父交情不浅,而且也不“大人”来“大人”去的打官腔。


见吴知府说话时眼睛却微微一瞟贾环,目光中微带疑问,林如海便先介绍道:“谢志洲贤兄关心。这是我外甥,这段时日幸得他陪着我,诸事才弄得还算停当,志洲贤兄只管说,不必避讳他在场,他人虽小,却还懂事,不会多嘴的。”


吴知府知道林如海无子,又生这一场大病,几乎可以说是鬼门关前晃了一圈回来,身边有个小辈的亲戚时时刻刻陪侍着也是常有的事,便松了戒心。


随后,林如海又微笑道:“如海此次算是大难不死,现在料是无大碍了。改日若是大好了,定要摆上几桌筵席,备下几杯好酒,感谢志洲贤兄并诸位同僚们。”


吴知府心不在焉地说:“好说,好说,到时候我一定来。哎,我今儿来,是要说一件要紧的事儿。”


林如海忙说:“志洲贤兄请讲。”


吴知府道:“这事儿不得亏我在京城的内兄,我们还被蒙在鼓里呢。说是秦王领了圣命往咱们扬州这边来,现在已经在路上了,估计半个月左右就到咱这地界了。秦王不知为何扣着通告没发,算是秘密过来的,我怎么觉着这事儿有些……”


吴知府没有继续说,原是官场上的话点到为止即可,说多了言多必失。这林如海侵淫宦海多年,也听出意思来了:秦王微服秘行,跑扬州来了,具体来干嘛的不知道,总归不是来请咱几个喝酒的,八成没啥好事。身为地方首要官员的吴知府因为琢磨不透秦王此行的目的,故而来找人商量来了。


吴知府说:“我往日在京城为官的时日浅,对这几位皇子也不甚了了,倒是如海贤弟您只怕之前还见过这秦王吧?”


林如海抬起头来,目光幽远,似在回忆,道:“往日我还在京城为官时倒是见过,那时候秦王还是小孩子呢,可叹他那时不过五六岁的光景,却似小大人一个,一张小脸儿绷得就跟这白瓷茶碗一般,那架势,端得可足了!不过,再怎么尊贵,到底是自小失恃(丧母),唉……”


吴知府忙附和着说:“可不是吗?三岁看老,我听说秦王为人一向端凝严肃,遇事则果敢勇毅,任是多大的官都不假辞色,京城的官们都怕他。所以,听着他来这一趟,我这心里真是没底啊。唉,我琢磨着到时候大家还是小心着一点为妙,别叫他不高兴了,回去大笔一挥,记上咱几笔就麻烦了。本来你这病着,我也不想劳动你的,可是,秦王来了,可能你再怎么病体难支也少不得要去混一混的。”


林如海马上说:“那是自然,但凡能起床,便一定会去的,怠慢谁也不敢怠慢秦王啊,除非是想要致仕了。多谢志洲贤兄提点。”


吴知府皱着眉,说:“你说这事儿该如何是好?这秦王不发通告就来了,咱们是在衙门里装作兢兢业业、发奋图强的好呢?还是跟接其他的钦差大人一般,早早地去那接官厅迎接才好?”


林如海沉吟着,道:“秦王既然不发通告,咱们不如就索性装不知道,还是在衙门里该干嘛干嘛吧。”


吴知府连连叹气,最后还是说:“这我可不敢冒险,上次三皇子殿下来咱们这里,又吃又玩,最后还敲了咱一笔,说咱招待得不好。秦王的身份虽然身份三皇子高得多,但是,兄弟嘛,总归有些相似之处。我可不敢大意啊。”


林如海也不好说了,毕竟他虽然见过小时候的秦王,现在究竟是怎样的品行,还真不好说。再说,也不知道秦王来这里干嘛的,要是揣摩错了秦王的用意,不去迎接,让秦王觉得被轻忽怠慢了,他们这一众的扬州地方官都招架不住。


吴知府体贴地说道:“秦王来的那一日,我可不敢大意,凡是扬州的地方官员,都要命他们去驿道口的接官亭迎接。我还得叫人去把那里好生拾掇拾掇。还有,我想着迎接的那一日不定要在那里等多久呢,你这身子经不得风寒,不如就在府衙大堂里等着吧,到时候我会代你和秦王解释一下。”


林如海连忙答谢不已。


吴知府告辞出去后,林如海思忖了好一会儿,忽然望着贾环道:“环儿,我刚才见你这眼珠子骨碌碌转、一副听得出神的模样就想问你来着,你认识秦王吗?怎么一副好奇得很的样子?”


贾环笑了笑,说:“谈不上认识,我真的只是好奇而已。另外还有个小小的念头姑父莫笑。我是觉得,以后要走仕途的话,若是以后官儿当大了,就免不了要和这些皇子王爷们打交道,多知道一些情况总是好的。”


林如海指着贾环,笑道:“你这猴儿,还真说起大话来了!王爷是什么身份?就是你连中三元,考上状元,风光过后也不过就是在翰林院当当差罢了。想和王爷打交道,起码得在官场混上十年!”


贾环笑而不语,最后说:“姑父说的是,我原是把话说大了。不过,我倒是猜出了秦王此来的目的,只是不知道对不对。且说与姑父听,以后做个验证吧。”


林如海一惊,肃容说道:“你倒是说来听听。”


贾环笑道:“我往日在京城时曾经为我父亲往工部衙门里送过一次公文,恰巧遇上秦王往工部去视察,后来听我父亲回来说,才知道秦王原是为了成安江水患一事而去的,后来秦王领着工部连着办了两个月的差,终于将水患的事情弄好,将堤防修好了。我就琢磨着,他这一次来,是不是和上一次的差事有什么关联?我听你们说道这秦王,总感觉他是个追求完美的人,既然上一次修建堤防的事情办得好,他会不会一鼓作气,转而想将灾民安置的事情一并做好?”


林如海若有所思,道:“灾民安置?这和我们扬州的地界有关系吗?离着这么远……”


贾环又笑着说:“扬州富甲天下,举国皆知,最叫人垂涎的当然要属盐务这一块儿了。”


林如海一个激灵,反应了过来,抚掌道:“环儿你个鬼机灵,连这个都被你参透了!可不是吗?他来扬州,原来是为了筹集赈灾款而来!”


能博得官场大鳄,前朝探花林大人的真心褒扬之语,贾环心下也微感得意,不禁又说:“那就难怪他不发通告,微服秘行了!原是怕打草惊蛇,因为这边的官吏平素都得了盐商们的好处,定是要帮着盐商们对抗朝廷,不肯痛痛快快筹出这赈灾的银子!”


林如海颔首道:“是啊,商人嘛,无利不起早,盐商们宁可拿去贿赂官员,也绝不愿意多花一文钱去施舍灾民。秦王纵然威重严苛,这一桩差事却是难办呢。”


贾环有些神往地说:“惩治贪官污吏,杀富济贫,还是打着朝廷的名义!可惜我没有官职,不然真想真身参与到这一场硬仗中去,也出一把力才好!姑父你不知道,我送林姐姐过来的时候,路过那水患的省市,看着灾民流离失所,只觉得心有恻恻。现在眼看着严冬将至,灾民们再不能好生安置,必是饿殍遍地啊!”说到这后面的一段话,贾环的口气中满是悲悯。


——————————分割线——————————


十日后。


寒风冷冽中,扬州知府吴志洲领着一众头戴官帽、身着官服的扬州大小官员们在装点一新的接官厅外守候着,焦灼的目光不时地扫向门外。


门外的通道上铺着长长的红色地毡,与驿道相连接。


几位官员挨不住寒风寒气,在下面嘀咕着:“怎么秦王还没有到?都等了三四个时辰了。”


“还是林大人安逸,就在府衙大堂里坐着,一边喝着热茶一边等,咱们就倒霉了,被这风刀子吹得脑仁儿都疼了!”


“人家林大人是病着呢,你不知道吗?且说这风凉话!”


众人正等得五心烦躁,忽见一队衙役急匆匆赶来,先行了礼,向吴知府禀报道:“吴大人!王爷已经到了!”


众位官员俱是惊慌,道:“这是怎么回事?”


领头的衙役道:“小的也不知道,也许是王爷没走这一条驿道,从什么小道过去的吧。总之,王爷人现在已经在府衙里了,正等着诸位大人呢!”


一时间诸官乱作一团,“备马!”“备轿!”的声音不绝于耳。


这边,秦王和恰在府衙内等候的林如海遇了个对着,坐定之后,秦王接过林如海呈上的手本,问道:“你就是扬州巡盐御史林海?”


林如海行了跪拜之礼后,颤颤巍巍地被贾环搀扶了起来,道:“回王爷,下官正是扬州巡盐御史林海。”


秦王的目光扫到了贾环的身上,询问的意思很明显。


林如海说:“这是下官的外甥,因为下官病体孱弱,故而小甥一直陪伴下官左右,时刻不离。不意王爷提前驾到,故而小甥未来得及回避,请王爷恕罪,下官这便令他去内堂候着。”


秦王淡淡地说:“不必了。林大人病体难支,却还强撑着办差,协同小王一起解决民困,精神可嘉,身边有个人陪护着也好。”


林如海忙推一把贾环说:“还不谢王爷恩典?”


贾环便跪谢了秦王,取得了正大光明旁听这一出即将开锣的好戏的资格。


贾环站起来,偷偷地抬眸往上看的时候,恰逢秦王的眸光也扫到了他的身上,贾环似乎看到有一丝笑意飞快地掠过,随即某王又恢复了波澜不惊的冰山模样。


他这一次倒好像没得脸盲症,居然还记得我!贾环在心底下偷笑,不过很快调整回了正常的心态:哼,记不记得都无所谓,小爷三观正,节操杠杠滴有,对有家的男人可是绝无想法!不过,谁叫这混蛋的颜长得这么正,叫我一个外貌协会的会长情何以堪啊!



作者有话要说:这日,虽是暮秋,却是难得的暖阳,贾环和黛玉一起陪着林如海在后花园的一处开阔之地,一边晒着暖融融的太阳,一边品着香气浅淡却回味悠长的龙葵茶,一边天南地北地神聊。


一会儿,忽见一个门吏奔了过来,气喘吁吁地说:“老爷,老爷!知府吴大人来了。”


林如海一惊,吴知府这不早不晚地亲自上门却为何事?他马上说:“快将吴大人请入中厅,就说我即刻便来。”


那门吏答应了一声,忙又往回跑,赶去传话去了。


林如海说:“玉儿你先回房。环儿,你扶着我去见这吴知府。”


贾环以为自己听错了,迟疑着问:“我也要去吗?还有,姑父不换官服吗?”


林如海笑了笑,道:“我和吴知府既有同僚之谊,又是知交一场,他既来了我家,我又在病中,就是穿着这家常衣服也是无碍的。”


贾环便答应着,招呼了两个小厮抬过一张竹椅子来,搀着林如海坐上,自己便随着椅子一路去了中厅。到了门口,贾环又将林如海搀扶了下来,扶着他进了中厅。


吴知府正在林府的中厅内背着手转来转去,一见林如海,便大步走来,关切地说:“如海贤弟,你的气色比上次我来的时候可是大有起色啊。”


贾环心想,一见面只问及病情,看来这吴知府的确和姑父交情不浅,而且也不“大人”来“大人”去的打官腔。


见吴知府说话时眼睛却微微一瞟贾环,目光中微带疑问,林如海便先介绍道:“谢志洲贤兄关心。这是我外甥,这段时日幸得他陪着我,诸事才弄得还算停当,志洲贤兄只管说,不必避讳他在场,他人虽小,却还懂事,不会多嘴的。”


吴知府知道林如海无子,又生这一场大病,几乎可以说是鬼门关前晃了一圈回来,身边有个小辈的亲戚时时刻刻陪侍着也是常有的事,便松了戒心。


随后,林如海又微笑道:“如海此次算是大难不死,现在料是无大碍了。改日若是大好了,定要摆上几桌筵席,备下几杯好酒,感谢志洲贤兄并诸位同僚们。”


吴知府心不在焉地说:“好说,好说,到时候我一定来。哎,我今儿来,是要说一件要紧的事儿。”


林如海忙说:“志洲贤兄请讲。”


吴知府道:“这事儿不得亏我在京城的内兄,我们还被蒙在鼓里呢。说是秦王领了圣命往咱们扬州这边来,现在已经在路上了,估计半个月左右就到咱这地界了。秦王不知为何扣着通告没发,算是秘密过来的,我怎么觉着这事儿有些……”


吴知府没有继续说,原是官场上的话点到为止即可,说多了言多必失。这林如海侵淫宦海多年,也听出意思来了:秦王微服秘行,跑扬州来了,具体来干嘛的不知道,总归不是来请咱几个喝酒的,八成没啥好事。身为地方首要官员的吴知府因为琢磨不透秦王此行的目的,故而来找人商量来了。


吴知府说:“我往日在京城为官的时日浅,对这几位皇子也不甚了了,倒是如海贤弟您只怕之前还见过这秦王吧?”


林如海抬起头来,目光幽远,似在回忆,道:“往日我还在京城为官时倒是见过,那时候秦王还是小孩子呢,可叹他那时不过五六岁的光景,却似小大人一个,一张小脸儿绷得就跟这白瓷茶碗一般,那架势,端得可足了!不过,再怎么尊贵,到底是自小失恃(丧母),唉……”


吴知府忙附和着说:“可不是吗?三岁看老,我听说秦王为人一向端凝严肃,遇事则果敢勇毅,任是多大的官都不假辞色,京城的官们都怕他。所以,听着他来这一趟,我这心里真是没底啊。唉,我琢磨着到时候大家还是小心着一点为妙,别叫他不高兴了,回去大笔一挥,记上咱几笔就麻烦了。本来你这病着,我也不想劳动你的,可是,秦王来了,可能你再怎么病体难支也少不得要去混一混的。”


林如海马上说:“那是自然,但凡能起床,便一定会去的,怠慢谁也不敢怠慢秦王啊,除非是想要致仕了。多谢志洲贤兄提点。”


吴知府皱着眉,说:“你说这事儿该如何是好?这秦王不发通告就来了,咱们是在衙门里装作兢兢业业、发奋图强的好呢?还是跟接其他的钦差大人一般,早早地去那接官厅迎接才好?”


林如海沉吟着,道:“秦王既然不发通告,咱们不如就索性装不知道,还是在衙门里该干嘛干嘛吧。”


吴知府连连叹气,最后还是说:“这我可不敢冒险,上次三皇子殿下来咱们这里,又吃又玩,最后还敲了咱一笔,说咱招待得不好。秦王的身份虽然身份三皇子高得多,但是,兄弟嘛,总归有些相似之处。我可不敢大意啊。”


林如海也不好说了,毕竟他虽然见过小时候的秦王,现在究竟是怎样的品行,还真不好说。再说,也不知道秦王来这里干嘛的,要是揣摩错了秦王的用意,不去迎接,让秦王觉得被轻忽怠慢了,他们这一众的扬州地方官都招架不住。


吴知府体贴地说道:“秦王来的那一日,我可不敢大意,凡是扬州的地方官员,都要命他们去驿道口的接官亭迎接。我还得叫人去把那里好生拾掇拾掇。还有,我想着迎接的那一日不定要在那里等多久呢,你这身子经不得风寒,不如就在府衙大堂里等着吧,到时候我会代你和秦王解释一下。”


林如海连忙答谢不已。


吴知府告辞出去后,林如海思忖了好一会儿,忽然望着贾环道:“环儿,我刚才见你这眼珠子骨碌碌转、一副听得出神的模样就想问你来着,你认识秦王吗?怎么一副好奇得很的样子?”


贾环笑了笑,说:“谈不上认识,我真的只是好奇而已。另外还有个小小的念头姑父莫笑。我是觉得,以后要走仕途的话,若是以后官儿当大了,就免不了要和这些皇子王爷们打交道,多知道一些情况总是好的。”


林如海指着贾环,笑道:“你这猴儿,还真说起大话来了!王爷是什么身份?就是你连中三元,考上状元,风光过后也不过就是在翰林院当当差罢了。想和王爷打交道,起码得在官场混上十年!”


贾环笑而不语,最后说:“姑父说的是,我原是把话说大了。不过,我倒是猜出了秦王此来的目的,只是不知道对不对。且说与姑父听,以后做个验证吧。”


林如海一惊,肃容说道:“你倒是说来听听。”


贾环笑道:“我往日在京城时曾经为我父亲往工部衙门里送过一次公文,恰巧遇上秦王往工部去视察,后来听我父亲回来说,才知道秦王原是为了成安江水患一事而去的,后来秦王领着工部连着办了两个月的差,终于将水患的事情弄好,将堤防修好了。我就琢磨着,他这一次来,是不是和上一次的差事有什么关联?我听你们说道这秦王,总感觉他是个追求完美的人,既然上一次修建堤防的事情办得好,他会不会一鼓作气,转而想将灾民安置的事情一并做好?”


林如海若有所思,道:“灾民安置?这和我们扬州的地界有关系吗?离着这么远……”


贾环又笑着说:“扬州富甲天下,举国皆知,最叫人垂涎的当然要属盐务这一块儿了。”


林如海一个激灵,反应了过来,抚掌道:“环儿你个鬼机灵,连这个都被你参透了!可不是吗?他来扬州,原来是为了筹集赈灾款而来!”


能博得官场大鳄,前朝探花林大人的真心褒扬之语,贾环心下也微感得意,不禁又说:“那就难怪他不发通告,微服秘行了!原是怕打草惊蛇,因为这边的官吏平素都得了盐商们的好处,定是要帮着盐商们对抗朝廷,不肯痛痛快快筹出这赈灾的银子!”


林如海颔首道:“是啊,商人嘛,无利不起早,盐商们宁可拿去贿赂官员,也绝不愿意多花一文钱去施舍灾民。秦王纵然威重严苛,这一桩差事却是难办呢。”


贾环有些神往地说:“惩治贪官污吏,杀富济贫,还是打着朝廷的名义!可惜我没有官职,不然真想真身参与到这一场硬仗中去,也出一把力才好!姑父你不知道,我送林姐姐过来的时候,路过那水患的省市,看着灾民流离失所,只觉得心有恻恻。现在眼看着严冬将至,灾民们再不能好生安置,必是饿殍遍地啊!”说到这后面的一段话,贾环的口气中满是悲悯。


——————————分割线——————————


十日后。


寒风冷冽中,扬州知府吴志洲领着一众头戴官帽、身着官服的扬州大小官员们在装点一新的接官厅外守候着,焦灼的目光不时地扫向门外。


门外的通道上铺着长长的红色地毡,与驿道相连接。


几位官员挨不住寒风寒气,在下面嘀咕着:“怎么秦王还没有到?都等了三四个时辰了。”


“还是林大人安逸,就在府衙大堂里坐着,一边喝着热茶一边等,咱们就倒霉了,被这风刀子吹得脑仁儿都疼了!”


“人家林大人是病着呢,你不知道吗?且说这风凉话!”


众人正等得五心烦躁,忽见一队衙役急匆匆赶来,先行了礼,向吴知府禀报道:“吴大人!王爷已经到了!”


众位官员俱是惊慌,道:“这是怎么回事?”


领头的衙役道:“小的也不知道,也许是王爷没走这一条驿道,从什么小道过去的吧。总之,王爷人现在已经在府衙里了,正等着诸位大人呢!”


一时间诸官乱作一团,“备马!”“备轿!”的声音不绝于耳。


这边,秦王和恰在府衙内等候的林如海遇了个对着,坐定之后,秦王接过林如海呈上的手本,问道:“你就是扬州巡盐御史林海?”


林如海行了跪拜之礼后,颤颤巍巍地被贾环搀扶了起来,道:“回王爷,下官正是扬州巡盐御史林海。”


秦王的目光扫到了贾环的身上,询问的意思很明显。


林如海说:“这是下官的外甥,因为下官病体孱弱,故而小甥一直陪伴下官左右,时刻不离。不意王爷提前驾到,故而小甥未来得及回避,请王爷恕罪,下官这便令他去内堂候着。”


秦王淡淡地说:“不必了。林大人病体难支,却还强撑着办差,协同小王一起解决民困,精神可嘉,身边有个人陪护着也好。”


林如海忙推一把贾环说:“还不谢王爷恩典?”


贾环便跪谢了秦王,取得了正大光明旁听这一出即将开锣的好戏的资格。


【*抽搐得很啊,闹得作者更新很困难,读者读文也很困难,先么么一个,感谢大家这么艰难的情况下还爬上来看文,支持正版。此外,昨日收到长评非常开心,后面会在剧情十分紧张的时候加更一章的,某捕说到做到,(*^__^*)嘻嘻,大家也可以适时提醒窝,比如要拉小手,亲小嘴的时候之类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