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饥民,明末边军一小兵,老白牛,免费小说导航

第八十六章 饥民

“斗沉吟良久,决定怀是井练出一队的轻骑兵。不过决定权还是在王斗手上。


林道符与韩朝都是抱拳领命。又有一队兵归自己管辖,韩朝未免喜上眉梢,韩仲也是羡慕地看了哥哥一眼。不过韩朝要管步军,又要管骑军,肩上的担子更重。


王斗对温方亮、孙三杰微笑道:“温大人,孙百户,韩哨长要练轻骑,可能会选用一些你们队上的军士,到时你们可别舍不得。”


见自己队上寥寥无几的兵又要被选走一些,孙三杰未免有些不舍,不过他还是郑重地抱拳答应了。


温方亮则是满不在乎地道:“大人言重了,下官队上的兵,还不一样是舜乡堡的军士?下官一定会尽力配合韩哨长的选用!”


末了,他又嬉皮笑脸的道:“只是大人,我与孙百户同样是哨长,只是我们这两个哨长带的兵未免太少了吧?不知大人什么时候将我们的兵额补足?”


这个问题也是王斗一直在考虑的,堡内的青壮己经是利用到极致,不可能再从堡内挑选男丁了。


他道:“眼下舜堡丁口较少,或许过些时日,我们舜堡招募流民,可以给你们补足兵额。”



温方亮舒了口气:“那就好。”


他笑嘻嘻地坐了下来。


会议散了后,韩朝立时去马铺内挑选了五十匹骏马,然后又从舜乡堡全军内挑选哨探夜不收的人选。


不比步军列队堂堂而战,这哨探夜不收较注定个人技艺,平时刮练,多是如何提高自己的体力战技,如何伪装。如何学习夜间潜伏,如何深入敌后,侦察敌军目标个置,捕捉俘虏,刺杀与破坏。如何认识地理天文,如何辩知敌军的语言文字,如何认识敌军旗号金鼓等,要掌握的东西非常多。等他们技艺深了,韩朝还会教他们如何在马上抛射飞斧与标枪等。


韩朝练这些骑兵夜不收,王斗并给不了什么专业的意见,不过他要求韩朝在夜不收练成后,以后出外测绘,哨探,或是在外展情报人员时,需要使用一种专业的密码文字体系。


这种密码体系是使用一种密码本,采用字典的换算方式,每个字代表不同的意思,密码母本掌握在韩朝手中。还定期更换,就算前方情报被敌人得到,由于不知道换算方法,所以绝不可能翻泽出来,大大保证了情报的安全。


这种密码体系来自后世,韩朝听王斗说出后,惊为天人,立时采用。


有了这种情报体系,以后军中情报的泄漏,将大大减少。


不过采用这样的情报体系,对夜不收们的知识度要求大大加深。以后他们读书识字,甚至要比步军中的军官们还来得严格,几个月后,他们至少每人要掌握几百个词汇量。


在韩朝练夜不收的时候,王斗仍是在每 或是晚卜招集队长及以上的军官们读书识字。讲解州谈兵书战阵等。王斗现在一哨兵有四个队长,两哨兵便是八个队长,加上两个哨长,还有温方亮与孙三杰等几个军官,每天便是十几个大小军官集中在王斗面前读书识字。


虽说对王斗一个武人还精通文墨,众人都是有些奇怪,现在大明军中,就是游击、参将、总兵都有一大堆人大字不识一个的。不过这些舜乡堡军官都是文盲,又都是成年人,早过了识字的黄金时段,连韩朝、韩仲都不例外,要他们读书识字,真是难为他们了。


这些军官们,叫他们练武,他们可以练个不停,一说到识字,就千奇百怪,叫苦连天了。整天不是这里累,那里累,就是这里疼,那里疼。不过王斗要求军官们每天至少认识三个字,每天都是让几个书吏抽查,有记错写错的,就要打军棍。特别是韩仲,几个月下来,字认不到一百个”每天都要被打个一阵军棍,不过打得多了,他的皮倒也练厚了,坚如皮甲。


自三月中有饥民进入舜乡堡地界来,王斗便下令在堡外设立粥厂,赈济灾民,并下令派出一队的舜乡军到处巡逻,埋瘾弃尸等。不过随着饥民越来越多,王斗下令舜乡堡严加戒备,同时在堡外设立的粥厂规模越来越大。


三月二十日,堡外一股上千人的饥民来到,王斗也招集了堡内的大小军官们,商议如何赈济灾民。


厅中气氛沉闷,在场的韩朝,韩仲,林道符,迟大成,温方亮,孙三杰,冯大昌等人都是不语,半响,林道符叹了口气,道:“大人,我们堡内的钱粮也是不多,先前那数百的灾民还好,眼下又来了千人的饥民,下官恐怕”


他摇了摇头,堡内的财政情况,他是最清楚不过的,就算没有这些灾民,恐怕也只能支撑不到三个月,又来了这存多饥民”


王斗沉思良久,叹道:“同为大明百姓,岂可见死不救?我们堡内也正好缺乏丁口,这些灾民收容起来后,以后开垦荒地,编军练伍,都是最好的人口,粮钱紧张,我会想办法的,无论来了多少灾民,我们都要尽量不死一个”


温方亮道:“大人仁厚,属下等又岂可落于人后,下官便捐出五十石米粮,用于赈济饥民吧


众人都是吃惊地看了他一眼,温方亮虽然富有,家有良田数百亩,不过一口气捐出五十石米粮,也是大手笔。


孙三杰道:“下官也捐出十石米粮


孙三杰在舜乡堡也有良田一百多亩,捐出十石米粮,家内的库存也是散出一大半。


王斗欣慰地看了二人一眼,没想到大明军官中,也有这么乐善好施之人。


王斗沉吟了半晌,道:“也罢,不过秀娘你得小心。”


崇祯九年三月二十一日,舜乡堡在东门外开设更大的粥厂,一鼓可活数千人。


消息传出,保安州各地都是吃惊,都在打听那舜乡堡的驻守军官是谁。听到这个消息,保安州城下又有近千饥民奔涌而来,几乎所有进入保安州的饥民都是云集舜乡堡下。


在王斗的要求中,架锅施粥,所熬的粥要达到“插上筷子不倒,解开布包不散。的标准。这样的粥,就算饿倒在地的饥民,用米汤灌之,再用稀粥接续与食,十者可救五六,快要饿倒的饥民可以全救。


同时粥厂规模相当大,可容三千人同时吃粥,先前到舜乡堡下的饥民,己是菜色渐有生气,后看到的饥民,也可以活命,一时间,这些饥民都对舜乡堡感恩戴德,也避免了这些饥民沦为流寇。


在王斗计 中,等这些饥民们调养一些日后,便会组织这些饥民们,以工代赈,他将大规模的开垦荒地,扩大铁厂的经营,还要修建靖边堡的城墙。


无论是谁,这些饥民们,只要能搬一块砖,挑一担土,就可以管一天的饭。这样的做法,可以让饥民们有尊严地接受帮助,有自尊地吃下用自己劳动换来的一餐一饭。


最后,王斗还会将这些饥民们全部编为军户,将他们中的青壮编为军士。让这些饥民们,全部成为舜乡堡的户口人丁。


“一个一个来,全部都有,大家排好队。”


“今日太太与老夫人亲自施粥,你们喝着粥,要记着恩德,是谁让你们活命的,”


十几口大锅出热气与香气,上面熬的,都是热腾腾的米粥()。在大锅的周边,只是密密麻麻的饥民们,他们排着队,拿着自己的碗,只是一个接一个上前领粥。


谢秀娘站在一大口锅旁,手上拿着勺子,只是一个个为饥民们施粥,她的个子小相貌也并不出众,不过她温柔的微笑,特别是挺着一个肚子,在饥民们看来,却不亚于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


特别听说这个瘦小怀孕的女子就是舜乡堡防守官王斗的夫人后,众饥民更是感激涕零,个个领到粥后,只是不住口的感谢。


在谢秀娘身后,有一些帮忙的舜乡堡军户妇女,一些在府中谢秀娘身旁照料的仆妇丫头,同样是在旁边帮忙,维持秩序,在有些饥民们没有碗筷的,还负责分碗筷。


另外一些大锅旁,王斗母亲钟氏也是同样施粥,忙个不停,在府内闲久了,这一忙开来,钟氏反倒觉得惬意。觉得还是干着活好,特别是在施善的情况下。


她精力十足,勺了一个时辰仍是不觉得累,从她手上领到粥的饥民们,同样是千恩万谢。特别听说这个老太太还是防守大人的母亲,更是诚惶诚恐,恭恭敬敬,同时心下又感激非常。


只有在这舜乡堡,才有这么仁厚的官爷太太,让大家伙活命 谁还敢拥挤,不顾脸面的争抢?


钟氏与谢秀娘都出来亲自施粥了,堡内一干军官太太们也不甘落于人后,全部出来亲手施粥,或是帮忙维持秩序,舜乡堡下饥民虽多,反倒是井井有条。



老白牛:


昨天停电,真是悲剧。


今晚还有事,看看明天能不能多更一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