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泰山之巅(完稿),继绝环,冒充金庸弟子,免费小说导航

第一百二十五章 泰山之巅(完稿)

两人默然无语。


过了良久,盛无为忽问段有:“你在想甚么?”


段有说道:“我在想,这朗朗乾坤、茫茫九州,何日能得清平!我还在想,前日靳溢所说明主,究竟是何人?”


盛无为叹一声,说道:“无纷争,无战乱,天下太平,但愿早日!”顿一顿,接着说,“靳溢此人,不会甘居人下,他所说明主,应是他自己。”见段有疑惑,又道,“当然,起事之际,他会借助别人力量,我猜想,这个人可能是东晋太尉刘裕。刘裕雄才大略,极有可能将东晋取而代之,尔后图谋天下。东晋日薄西山,这司马梓虽是个人物,却改变不了大势。”


段有忧心而道:“若是刘裕将来进犯羊苴咩城,或是北凉,我当奋勇杀敌,只是……”他举起自己双手,“前日我在此地杀人无数,至今不敢回想,我所做,究竟是对,还是错,我是不是成了杀人魔王?”


“你做得对!”盛无为说道:“你若不杀了他们,他们下山后就会杀千千万万的人,我小姑说,你这正是佛家的杀度。再说,作为男人,对残害自己家人者,就要以血还血,以牙还牙!否则,我们练武做什么?连自己家人也保护不了,还练甚么武?”


段有一下子身心轻松。


盛无为又道:“这刘裕虽是一代枭雄,却很难一统九州天下。在北方,有人与他不相上下,你可知是何人?”


“拓跋珪、拓跋嗣父子。”段有脱口而道。


“正是!”盛无为说道,“拓跋珪、拓跋嗣父子志在天下,数年前,拓跋珪即秘派武川司马杨元寿周游各地,绘制地图,以备将来。这九州大地,过不了多久,极有可能又会出现南北两个朝廷分庭抗礼局面,虽好于如今,却非我们平民百姓所盼。”


山风吹来,盛无为衣摆发飘,他慨然而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我等平民百姓,只盼有真正明主早日出现


,一统我中华,天下太平,人人安居乐业,个个喜乐安康!”


段有被其感染,也面向前方,朗声而道:“没有战争,没有杀戮,没有乞丐流民,人人安居乐业,个个喜乐安康!”


此时,东方渐白,峰顶之下,云卷云舒,如波涛般,一直漫向天际......


(完)


续 记


* 公元937年,段思平建大理国,定都羊苴咩城(今云南大理)。大理段氏所创“六脉神剑”被公认为天下第一武功。


* 唐朝时,公孙门的后代公孙大娘剑法冠绝天下。大诗人杜甫有诗赞曰“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 公元43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在北魏与柔然交战时,花木兰代父从军,功勋卓著。


* 公元420年,东晋刘裕代晋自立,国号宋。史称刘宋或南朝宋。


* 公元581年,杨元寿后代杨坚统一全国,建立隋朝。


本书辑录(代后记)


▲ 做人处事,言语只是表象,诸多话语,愈是信誓旦旦,愈是难以兑现,说到做不到的,比比皆是。与人相交,贵在诚意,落在行动,而非豪言壮语。


▲ 咱们叫化子,即便有名有姓,也不是祖宗的本姓,有的是给人家干活,主人赐的姓名,有的是被人救了,或收留了,就随那人的姓......这姓氏,于穷人而言,没有几个是祖宗的本姓。



▲ 人往往如此:能作朋友,却不能共事,更遑论成为上下级。


▲ 帝王们可曾想过,在他眼里微不足道的一兵一卒,一个农夫、小贩,在其家人那里,却是头上的一方天,脚下的一方地,是全家人的希望和寄托?!


无为先生不知,段有八岁丧父失母,唯一妹妹丢失,


孤身远避大漠八年,其间心之煎熬、生之艰辛,难以言表,回凉州后,身边几乎尽皆穷苦孤儿,段有感同身受,终日心盼无有战争,无有祸端,故尔思虑颇深。而他则出生世家望族,从小锦衣玉食,虽有遍寻小姑之寂苦,却难以同草根百姓之苦相提并论,是以虽有所悟,却说不出段有这番话来。


▲ 立国亡国者,势也,绝非武功高强就能定夺。


▲ 练武有益,但人皆有贪心,人一旦习武,在乱世之际,难免生争强斗狠之心,此心一生,即要争霸,小则霸一方,中则霸一国,大则霸天下。争霸之际,四海不宁,生灵涂炭,于百姓无益,于己更无益。故而,习武首修武德,次练武技。


▲ 若人视我为草芥,我则视其为虎狼;若人视我为兄弟,我则敬人如父母!士为知己者死。


▲ 人情为何物?人情即是利益。你于他有用,他则百般用情;一日无用,则一日情淡,百日无用,则百日情薄,千日无用,则成陌路,先前情谊,皆成了过眼烟云。


▲ 卑劣之徒发誓,如同放屁,屁散誓忘。


▲ 人身不由己时,多因亲情所困。


▲ 屑小之辈胡乱妄言,只有屑小之人才信之传之。


▲ 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天下子民,皆受上天眷顾,赐于米粟草木、阳光雨露,我等皆乞食乞福于天,在上天面前,我等皆为乞丐!


▲ 人若心怀仇恨,最终受伤害的反而是自己。


▲ 一个人若是被误解,不管如何辩解,皆是徒劳,反而会适得其反。清者自清,消除误解的最好方式,不是当面辩解,而是以后行动。


▲ 男儿当如此,知恩必报,大义当行。国之大义,至高无上。


(全书完)

推荐阅读